分享

非遗大典名录——川南苗族踩山节

 三苗网 2020-09-14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南苗族踩山节”是指产生流传于四川南部叙永县南面山区苗族村寨内的一种苗族民间大型传统庆典活动。

叙永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端,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历为边陲重镇,革命老区,巴蜀名城,素有“川南门户”之称。叙永县为多民族杂散居地区,苗族人口30546人,是四川省境内苗族人口最多的县,其大部分苗族种源主要为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迁徙入川的苗族人。

川南苗族踩山节是苗族同胞最具特色、传承性最强、规模最大、流传性最广的传统节日,是流传于叙永境内的一种独特的、自发形成的民间节庆活动,也称“踩花山”、“跳场”、“耍花山”等。

踩山节是苗族人民纪念英雄始祖蚩尤的传统节日。苗族祖先为蚩尤,因与炎帝、黄帝部落发生冲突,蚩尤战败,苗族从黄河中下游迁入长江中下游。苗族九黎部落入居洞庭湖。据《叙永县志》记载,叙永苗族史称“三苗”,为九黎部落之后,初为散居,明末由洞庭湖大批入居川南彝区。

入川以后,叙永的苗族为纪念民族英雄,决定每年岁首正月初一至十五之间,在居住地附近的山包或林间举行踩花山活动。此习俗已有四百余年。届时,几百上千人围着场地中高高树起的花杆,边吹芦笙边跳舞,表演杂技,赛马斗鸟等体育比赛,青年男女对唱情歌,互相赠送腰带等定情物。苗族同胞喜气洋洋,共度新年。踩山节现分布区域为叙永县南面山区的枧槽、合乐、白腊苗族乡以及正东、摩尼、麻城、兴隆等乡镇。

踩山节的基本内容

一、立花杆需有选材、安放和祭祀的程序。

选材上:选择高大挺直的杉树和柏树枝做成。杉树为男,柏树为女,一般为六七米高。花杆需腊月选好,正月初一天不亮就上山砍伐,砍伐前需烧香。以往多将柏香枝捆在杉树杆上,象征男女合一交媾之意,现在则是削去枝叶剥去皮,在杆上捆扎五颜六色的鲜花和彩旗,装饰得五彩缤纷。

安放上:花杆做好后多选一处高处,大家推举一位“良心好”的人当“花杆头”,他须在节日的第一个早晨太阳出山前把花杆栽好。

祭祀上:花杆下设香坛,掌坛师站在花杆下进行占卜,充任花杆代言人,管理许愿、还愿诸事宜。掌坛师所用卜具为竹片等。花杆下设酒坛,供拜者饮用。酒一般多为主祭者酿制,传说饮用后可健康长寿,人丁兴旺。求神者需带香、纸钱,献与花杆神,并将自己愿望告诉掌坛师,向花杆跪下,并作揖。掌坛师进行占卜,给求神者答复。如事后如愿,必须在下次踩山节上还愿。生子者,以公鸡还愿,生女者,以母鸡还愿。

立花杆有三层意思:一是揭竿而起,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二是团圆数百里亲朋好友相聚;三是生殖文化崇拜,求神杆赐子。

二、芦笙歌舞竞技是踩山节主要节庆形式。

踩山节上的芦笙歌舞表演生动地反映苗家儿女在生活生产劳动中的欢乐情景和内心世界,进行芦笙舞蹈表演或竞技时,表演者将对生活的激情溶入到表演中去。

三、踩山节是男女自由恋爱的一种择偶社交形式。

踩山节期间,苗家青年男女通过对歌形式互相了解、认识,进而互赠信物,传递爱慕之意,使踩山节增添了择偶社交娱乐的色彩。

四、踩山节是苗族进行劳动、生活物资市场交流的形式。

节日期间,各个苗寨间还要举行物资交流,如将苗族蜡染服饰、棉麻制品进行交换,供销部门和个体商贩组织的工农业用品、日常生活用品出售等。整个踩山节的活动洋溢着各民族团结和睦,人民欢乐幸福,购销两旺的景象。

踩山节的主要特征

一、踩山节具有节日的娱乐性。

踩山节中各苗寨将此作为这一区域的最大节日,举行丰富的各类体育、舞蹈、对歌等文娱活动,节日期间,苗家儿女们盛装集体活动,喜气洋洋,通过各类娱乐活动和谐苗家感情。

二、踩山节具有体育活动的竞技性。

踩山节中举行的爬杆、斗牛、斗鸡、斗鸟、穿针引线、赛马、踢鸡毛毽等比赛。

三、踩山节中举行的立杆、许愿、还愿等活动具有宗教仪式性。

苗族信奉诸多神灵,立杆作为踩山节中的标志性活动,其程序、仪式传递了川南苗族特殊的精神文化信仰。

四、踩山节是川南苗族文化的独特复合体。

作为苗族民间的重要节庆习俗,踩山节集合了诸多苗族特色文化,其芦笙音乐独特悠久、芦笙舞技艺高超、苗族服饰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

五、有着固定的时间和行程路线。

作为川南苗族特殊的节日,踩山节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为节庆时期,以苗寨为单位,自发分别在宝佤山、赵家营、高漆岭、簸箕洞、草坝山等十余处聚集举行踩山节。

六、是苗族文化多样性的反映。

叙永县苗族分五个支系,分为黄雀苗、丫鹊苗、红线苗、高山苗、花苗,在服饰及语言上存在一定差异,各自举行踩山节,充分体现了苗族文化的多样性。

踩山节的重要价值

一、历史价值。

据叙永县志史料记载本县民间歌舞历史悠久,在县境内发掘的东汉岩墓中有长袖直舞的舞俑。《叙永永宁厅县合志》载,苗族:“于正月初旬椎牛酾酒,约会高阜,又曰踩山节”。明清时代的诗文中记录了苗族芦笙歌舞表演活动的情景。明杨升庵谪庶云南途经叙永,目睹苗家踩山节,留下“婉转踏歌声,伊呀各有情,马郎与苗女,跳月酾芦笙”的诗句。

(一)踩山节,是川南苗族同胞自发组织的民俗节庆活动,传承性强,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典型的民间文化大荟萃。

(二)踩山节是苗族同胞纪念英雄始祖蚩尤的传统节日。

(三)苗族踩山节,千百年来,从不间断。居住点变了,踩山包换了,然而踩山形式没有变,年复一年,经久不衰。

二、艺术价值。

(一)叙永苗族芦笙曲调式为民族五声调式中的徵调式和羽调式,其旋律发展平稳悠扬,跳动不大,音域不宽,有赶场调、耍芦笙、问答芦笙,踩山芦笙等,极具川南苗族特色。

(二)苗族芦笙舞蹈,因双手持芦笙吹奏,动作变化多在腿部。舞蹈有转鼓舞、对脚舞、幻脚舞、风吹舞、倒立舞、打滚舞、转转舞、独脚舞、碾步舞、脚铃舞、三步舞、梭地盘、桥舞、斗羊舞等舞步。一人表演,二人表演或众人表演,形势多样。舞者边吹边舞,配合鼓点节奏,气氛热烈,特点鲜明,最具观赏性。芦笙舞重要特点是:身体向前倾,重心向下沉,旋转用侧腰,膝盖不能伸。

(三)精美服饰。踩山节这一天男女老少都要着新装,男女青年装色彩华美,制作讲究,蜡染、刺绣、挑花技艺精湛。踩山节上妇女都会穿出自己最美的服饰相互展示、比美。

三、人类学价值“川南苗族踩山节”体现了川南苗族的生殖文化崇拜,求神杆赐子。

四、踩山节是川南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平台。

“川南苗族踩山节”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一个较为稳定的民间文化活动。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它所包含的歌舞、蜡染、体育竞技艺术不仅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固定模式,而且通过活动本身使技能得到了不断的开发和提高。由于其在民间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影响,因此成为川南苗族民间歌舞艺人进行技艺交流和传承的重要舞台。日常生活中,苗族的传统舞蹈已很少见到,但“川南苗族踩山节”以整体规模展现,通过这一活动,川南苗族传统的歌舞形式得以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

五、踩山节期间,苗族的服饰打扮充分体现了川南区域苗族的艺术审美观、高超的工艺水平和创作才能。

图片来源:咪姐、宋永强、鲁雪

文字来源:咪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