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梨山坪揭秘民国往事

 三苗网 2020-09-14

探秘梨山坪

文|吴安明

在施秉南部有一个名叫梨山坪的苗寨,苗语叫“朵香”,写成苗文“Dongs dliangb”,其苗意不得而知。而汉语则很明白,即为多梨树之意。当地人说,到白洗(现名杨柳塘)你要知道:“平礳的糖,屯上的柿,梨山坪的梨子‘胆旺’。”“胆旺”就是皇帝。说明,古时候,这里产的梨子是作为贡品的。不过,这贡品之事,史料上没有记载,可能是说明这里产的梨子确实好吃而已。

 梨山坪坐落于构巴仙山脉的北面,其溪流为潕阳河水系,而翻越构巴仙的瓮西大坳,就属清水江水系了——构巴仙就是分水岭了。

梨山西坪坐落在一个山谷之中,背靠南面是大山,面对山谷和田园,有溪流从寨前通过。从施秉去双井的乡村公路从寨前经过。公路两旁有古树,左面是一大丛柏香,溪沟就从柏香树下流过。

公路的右边独立着一棵高大的檬子树,丈余处分成了好多的枝桠,满树的刺针,叶子也很茂盛。檬子树是贵州的特有树种,生长环境恶劣,多为石山及深山密林中,生长缓慢,(直径约3厘米的,大约需要5-7年),取材十分不易。由于其质地缜细、坚硬、造型独特,近年来逐渐被一些根雕艺人加工成为各式拐杖、手杖及健身棒,经手搓、揉一段时间后,材质由白转红,这种木材身上的疙瘩,经打磨抛光,及后期手上的把玩包浆都很有观赏价值,及健身作用。送给老人不仅可以助行,还可以当健身棒。梨山坪的这种檬子树可能是施秉最大的檬子树了。

左道那丛柏木树下,溪流很小,溪上架有简陋桥梁,这是一座吴氏族人修建的桥梁。仔细读取那碑上的文字,辩认很难,后来屯上村的吴清华支书赶到,这碑是他那一房族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立的。他找来了水草清洗,经过认真研读,感觉到这碑文很有意思。碑云:“盖闻,洪武当年开劈云贵而起,祖太公大卿子吴世万密切谊友姚君赞、谢天飞等三人,由江西朱柿巷到湖南,踏云贵,交择友,居择邻。我公曾经居西江人也交空也。兴不知数孙子难以清查,听老人传说,祖太公太婆五样梭,勾样纪,又由西江移进我施杘,稳信于屯上,居于长山,他孩儿叫你勾样,孙儿叫隆你,玄孙儿叫形隆,曾孙叫斗形,重孙儿叫以斗冲,重重孙叫匀啟以,由此数上……”这些文字有一些因年久,风蚀严重,无法读取,但我们也能依稀看出一点门道来。简述就是吴氏江南始祖大卿的儿子吴世万,伙同好友姚君赞、谢天飞共三人,由江西朱柿巷出发进入贵州,先居雷山西江,其子“五样梭勾样纪”又从西江迁至施秉白洗居住。施秉杨柳塘吴氏仅在此镇就接近两万人口,除陆地坪和高塘两村杂有其他吴氏外,均尊“五样梭勾样纪”为入施始祖。杨柳塘的吴氏均为苗族,没有家谱,梨山坪“子孙桥”的这几个文字记载是我考察杨柳塘吴氏文化中,所见到的汉语实物记载。

那么碑中所提到吴世万、姚君赞、谢天飞三人,历史上真有吗?没有佐证。

湖北利川毛坝《吴氏族谱》记载:“远祖吴珊,江南始祖也,生三子:大卿、长卿、道卿。大卿讳都,江西始祖也。生四子:雄万、仲万、世万、付万。……吴世万,时与杨天应、姚君赞、谢天飞、龙必盛迁湖广远口。吴世万是迁来湖南的一世祖。”这里提到了吴世万、姚君赞和谢天飞三人。

 湖南尖山侗族《姚氏族谱》记载:“文献(姚君赞)素与吴世万相契。世万曾献计及子孙之谋,有将来人稠地窄之虑。二人乃行之,忽至杨癩子(杨天应),亦欲卜宅。因三人同行,跋涉渴极,绝无井泉。癩子将竹管插地,清泉顿涌。吴、姚私语曰:‘今日雾泉涌,莫非天应来。’三人乃结为兄弟。姚曰君占(赞),吴曰世万,杨曰天应。异姓视若同胞,不结婚姻,占宅于此……同衍‘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之派。”这里也提到了吴世万和姚君赞。

由此看来,碑中所提到吴世万、姚君赞和谢天飞,历史上确有其人。

我一直想编一本杨柳塘 “五样梭勾样纪” 吴氏族谱,但均落实不到上限的“祖”。采访过很多的老人,都只是说到从雷山西江迁移到施秉的“五样梭勾样纪”这一代,所以我迟迟不敢动笔。通过此碑文,算是找到“祖宗”了。

一年之际在于春,正值桐花开放的季节,苗族人深谙这时令,桐乡花开了,也就是到了播种的时节。在梨山坪的田园里,坝上坝下一片繁忙。有人正在挑粪、有人正在打田、有人正在上田坎,妇女们则用捞兜捞小鱼苗,她们要将它们放到另外一丘水田里去,以腾出水田做秧田。

进村的路还在是泥巴路,这是这个年头很少见的“落后”了。抗美援朝的老兵龙胜文,已是八十七岁的老人了,他带着几孙子在路边坐着看行人。问及村子为什么没有修路?他说,年轻人都是出去了,家里只剩老人和小孩,我做不动了,我不知道这路我还能看得到修好的那天没有。老人的心愿,不知道能否实现。不过村里还是增添了不少的现代建筑,有的也达四五层以上。当我举起相机拍那些古建筑时,主人总是在问:是不是给钱修房子了?我不好回答,只作截然一笑。

吴光兴是个老村长,他说,从小村并成大村之后,很少有人关注梨山坪,如果不并村,进村的道路早硬化了,并成大村,“穷儿子多了,不好当爹妈”。就是一个修得好好的初级学校,本来可以方便小孩在村里读书,如今也并走了。几岁大的小孩天天要跑七八里路,到镇里中心学校读。苦了小孩,也拖累老人。过去几个老师教大群小孩,不方便老师,但方便百姓。集中办学是好了老师,麻烦了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都在路上,学习成绩会好到哪里去?

他突然话锋一转,其实我们这里过去我们这里是有人才的,民国时期,我们这里就出了个杨显尘,他还是施秉中学的首任校长呢。

听说杨显尘的坟墓还葬在这里,于是我在一个叫么的村民带领下,去了杨显尘的墓地。这是一个小坪地,前面是一大块耕地,里面种着太子参,杨显尘的坟墓就是这坪地上。坟墓与当地其的坟墓一样,十分简陋。这是一所全葬墓,上面分别刻有杨明胜及其夫人黄詠香的名字。主碑右边还另立一块他的学生共立的一块碑,碑名:“一代宗师杨公(讳)名胜字显尘老夫子之墓字铭”。上面除介绍杨明胜先生的生前所有贡献之外,还落款了三十七名学生的名字。这些学生有施秉的,也有黄平旧州的。我对这老先生十分的景仰,心里莫名地默哀着这个我不认识的人。

关于杨明胜先生,《施秉县志》(1997年版)第1033页作了介绍。后来,又读到他的学生杨天炳先生写的《记杨明胜先生》一文之后,我才了解杨明胜先的情况。

杨天炳介绍说:杨明胜,号显尘(1887-1947),梨山坪人。清光绪增生,清末废科举,名胜由乡至城,倡办女学,得县内有识之士赞助,建成施秉县女子高等小学,又名坤仪女校,任校长。民国九年(1920年),参与县志撰写,是《施秉县志》(民国稿)三个编纂人之一。事后被举为省参议会议员,派任印江县厘金局总办。1926年,广东革命政府任命王天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军长。王在綦江宣誓就职,即率军东下,参加北伐,途经印江,杨先生素怀救时之志,毅然从军,深得王天培赏识,委任为十军筹饷委员会长兼军机要秘书。1927年,十军攻克徐州,王又任命名胜为五县盐运总监。同年九月,蒋介石为排除异已,于二日杀害王天培于杭州之拱宸桥。先生赋闲,慕古燕京之胜,即旅游北京,以卖诗文为生。约年余,经武汉溯江至重庆,亦靠卖诗文为生,一住三年,回乡经四川彭水县,彭水县长与先生系故交,见先生两袖清风,囊空如洗,有意留先生在彭水县府任司法承审,欲先生就此纳贿,一饮私囊。先生却弭讼息争,司法处之门可罗雀,彭民德之。不久,值军阀混战,彭水县长因派系不合而逃,彭城无主,民众向当权军阀推举先生,为县长,在任一年,于1933年,由家中当田产寄作川资,先生始得返回故里。

先生回乡之后,仍以办学为已任。1934年任施秉县两级(高级、初级)小学校长。1935年,黄平县中学知先生学识渊博,迎任文史教员至1941年,是时,施秉尚无中学,青年学子因家贫不能往镇远、黄平读书。先生毅然回乡,设私塾于中寨,以教失学青年。复奔走呼吁,力请县府创办施秉中学。当时的施秉县长许中杰,竟以经济无出作推诿。幸得任施秉县征收主任的杨信臣极力赞助,亟言全县经费可以提出部分作中学开支,许无奈,始任命先生为筹备主任,施秉中学才得于1942年建成,又附设一年制简易师一班,以发展国民教育。此后,施邑青年之贫者,能在小学毕业升入中学,皆先生之力有以致之。

1945年,先生当选为施秉为施秉县副参议长,当即倡修县志,可叹当时施秉人士,只知于权利之争,无人赞助,致使虽集有大部分资料,终于未能成编。19474月,先生以脑充血去世,创修施秉县志之事系无人过问矣!其所集资料并个人诗文著述,均由其学生杨天炳收藏。

杨名胜先生更筹以诗纪事,著述甚多,于咸同苗民起义,续其师张子敬先生的《夹泉诗话》;随王天培北伐,著有《北上吟草》;攻下徐州,济南后,记北伐军之残著有《劫余吟灰》;回乡后住梨山坪,著有《洞溪随笔》,咏述“黔东事变”甚详,诸作由其学生杨天炳整理未竣,即解放。1951年,政府号召消灭封建文化时,施秉小学教师从杨天炳家搜去,连同施秉县志资料均作为“封建文化”处火而焚,能不痛惜也哉!

杨明胜先生作于1933年的诗文《回乡偶遇》很有意思,诗云:“北伐战争去,十年始回乡。乡人情义好,迎我罗酒浆。红心腌鸭蛋,老口煮酸汤。吧咭还呀咭,苗腔杂汉腔。主客欢醉去,乡情水样长。”(注:老口,指田中老鱼;吧咭,苗语猜拳的数字,即苗语三,呀咭,即八。)从这首诗文可以看出,一个来自于苗乡的末代“秀才”,他对乡民是有感情的,苗寨子里的人对他也十分敬仰,他回来时,乡民们下田捉鱼,用老酸汤煮着,而且还苗腔杂汉腔地与乡人搳着拳,这是一种何等的欣慰。


苗寨土蜂蜜,天然萃取无添加

养颜滋补,甜甜蜜蜜

扫一扫,轻松购买

图片来源:吴安明

本期编辑:九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