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0位摄影师走进“云上马关”,用镜头解锁尘封的苗乡记忆,哪一张惊艳了你?

 三苗网 2020-09-14

招聘  

 乡村振兴 

  图书  

 十佳苗歌 

从前,苗族人的生活很慢,慢到只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日三餐,四季轮回……

千年的迁徙和高原的边疆地势,既隔绝了外面的世界,也赋予了苗家人山水美景和独有的生活节奏,让它美得像一幅画,一首余音绕梁的山歌。

我们在离它渐行渐远,它也慢慢沉睡在了边疆上散落的小小苗寨中,等候着没有遗忘它的人。

启程吧!让我们一起走进云贵高原,来到遥远的边疆苗寨,一起去“穿越时空”,解封时光记忆里的苗乡……

7月16日,云南省老年摄影协会的40位摄影家们来到了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马关县仁和镇茭瓜塘村,跟着热情的苗家人一起,探寻古老苗寨生活,用镜头重新讲述久远的苗疆故事。

茭瓜塘村是一个古老的苗寨,这里保留着淳朴的苗乡风情和古老的苗族文化。此前惊艳我们朋友圈的茭瓜塘苗族古歌传承仪式,就是在这里展开。

这次民俗文化的采风摄影从田园农耕、美食制作、蜡染刺绣、等各个方面再次还原记录了古老传统的苗家生活,接下来我们就跟着摄影师们的优秀作品一起去解锁这段苗乡的记忆吧!

屏住呼吸,海量美图来袭!



苗乡记忆

·

田园农耕



在以前那个没有工业的时代,农耕是一日之计的开始。勤劳的苗家人靠山吃山,即便是贫瘠的高原黄土,也能开垦种出富足的粮食来。

“阿爸执犁,阿妈执锄,阿妹我播种洒谷……”

再辣的太阳,再累的农活,都能在一家人的山歌小调中,转为幸福的耕耘。

双脚踩在大地上,累了就席地而坐,漫膝的青草环抱中,身旁的牛铃“叮叮当当”,悠然地提醒着你——它没有远去,没有离开……

至暮,骑牛而归,无论背上的人是否累得睡着,牛儿都会懂事地自己循着路把你带回到家。

傍晚,背起背篓和姐妹们到村旁的田边地脚,采摘晚饭的蔬菜,为圈里的猪儿们讨把猪草。

满载而归的路上,还有阵阵美妙的木叶曲声相伴!



苗乡记忆

·

美食制作



疲惫一天的身心,总能在一顿美味的晚餐中治愈。

食材的晾晒、梳洗、研磨、蒸煮的每一个环节,总能把漫长的时光填充得满满当当。

阿爸们好不吝啬自己的力气,即便干了一天的重活,也能在美食的打磨面前,重新焕发出活力来!

阿姐阿妈们围坐在灶堂旁淘米做饭,让萦绕的烟火气成为了属于家最温暖的味道。



苗乡记忆

·

蜡染刺绣



至夜,属于苗家人的重头戏,才刚刚开始。

男人们操起镰刀,拿起竹条编起了背篓。

女人们则不辞辛苦地开始织布、蜡染、刺绣,把平淡的日子都绣出了花,把千年的迁徙历史都细细密密地“写”进衣裙中……



苗乡记忆

·

歌舞海洋



一年四季的耕耘,上千个日夜的编制刺绣,只为芦笙场上的华美绽放。

他们把历史穿在身上,让沉淀千年的情思随着悠扬的芦笙曲和山歌倾吐而出,随着恣意奔放的舞步挥洒出来。

爱情也在这里邂逅,故事也从这里代代传承……

没有遗忘,就没有永远的沉睡,属于苗乡的故事也永远讲不完。

这40位摄影师的作品,哪一张启封了你久远的记忆?留言区告诉九妹吧!

END


如果你也有身边的民族作品想投稿分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