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河故事征文 | 小河弯弯 | 作者:李喜平

 大河文学 2020-09-15

 

家门前有一条小河,叫桑榆河。小河弯弯,留下了许多童年的记忆。小河弯弯,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桑榆河起于坡头的酒沟,在天坛的西马蓬村汇入湨河。在西马蓬村境内先是从南往北,然后从西向东,再然后又从南往北,一路高歌流入湨河。正是最后从南往北的一段把西马蓬分成了河西、河东两个大队,现在的两个居委会。

我们小时候的桑榆河,常年流水潺潺,水草丰盛,蛙鸣虫叫,有牛、有羊、有鸡、有狗。有夏天洗澡的水洼,有冬天晒红薯片的河滩。夏秋季节,出工回来,不论是中午还是晚上,总是会先跳到清澈的河水里洗一洗,洗掉身上的灰尘,洗去身心的疲惫。夏天晚饭后,人们先是在河边乘凉,待夜幕降临,便悄悄走入河中,或坐或躺,任流水轻抚全身肌肤,任鱼儿胯下腿弯骚扰啃咬,甚至把头也放到水里只留一张脸,仰望着深邃的天空,看群星璀璨,听布谷声声。

现在的黄河大道和虎岭一号线交叉口,稍微往西偏南一点,我小时候这里有个水库,我们叫上河滩水库。从上河滩水库往北走150米,小河拐了一个大大的弯,折向东,这个地方叫辘轳把弯,小河的河道极像辘轳的把儿。其实拐前和拐后,小河都曾摆几摆,小河也就曲曲弯弯,几乎没有一段直线。小河弯弯,有诗情、有画意,有曲折、有缠绵。

很久以前,桑榆河上有三座桥。

一座连接河东河西,是在河就要往北拐的地方,桥是南北跨在东西的河上,这座桥是河西通往外边的唯一通道。桥虽只有三四米宽,十几米长,但村里人叫大桥。这座桥离我家只有几十步的路程,夏天吃晚饭,我们经常是几个人坐在桥栏上,边吃饭边闲聊,有时候,饭吃完也不回家送碗,就在桥上乘凉。

第二座桥架在河流东西走向一段的中间位置。我们河西有好多耕地在河的南面,这座桥主要是过车、过牲口,为村民下地劳作提供方便。从油坊下坡,沿河向西约一百米,一座漫水桥,桥不大。这里的河道较宽,桥虽不大,两边的引桥不短。过桥后,路转向西,沿着土崖,一个长长的斜坡才能上到大坡顶上的地。

第三座桥是后来修的同心桥,这座桥就在我们五队场地的西边。这座桥修建后,村里和南地、大坡顶、上河滩几块地之间的运输,就不用上坡下坡,既提高了劳动效率又降低了劳动强度。

小河虽小,但一年四季水常流。

冬天,河水有时候会结冰,但也不会断流。冬天的早上,妈妈总拿一篮红薯到小河里洗,拿回家上笼蒸熟就是一家人的午饭。有一次,我帮妈妈洗红薯,不小心掉河里了,穿着湿裤走回家,裤腿变成了硬梆梆的冰,两个脚丫冻得通红。

到了冬天,河滩会堆许多红薯秧。晚上,有麻雀宿在红薯秧中。夜深人静时,麻雀瞌睡了,我们就去捉麻雀,我们叫掏畜畜。掏着畜畜,包上泥搁火上烧,常年不吃肉的孩子吃起来那是真香。

下雪天,河滩雪地上扫干净一片,撒上馍屑、小米等食物。拿一个盛馍馍用的竹筛子,倒扣在食物上,用一个连着长绳的棍子支起来。人远远地藏起来,只等麻雀前往啄食,麻雀来了,快速拉绳,棍倒筛落,把麻雀扣到筛内。如果雪下的大,也有人在河滩上撵野兔。野兔往往在林头下打洞做窝,下雪天出洞觅食,在雪地上留下痕迹,漏了兔脚。兔子尾巴短,腿也不长,雪地里自然跑不快,大雪天撵野兔,每每总有收获。

春天的小河是从蛙鸣开始的。惊蛰过后,河水里,河滩上,有小蝌蚪、小鱼、小虾,有蚂蚁、蜜蜂和蝴蝶。草地上有蜗牛,树上有蚂蚁,地上也有蚂蚁。有时蚂蚁会聚集在一起,我们说蚂蚁开会。有时蚂蚁排成长长的队伍,我们说蚂蚁搬家。孩子们围在一起,蹲在地上,看蚂蚁搬家,看蚂蚁上树。河滩上有一种草我们叫葛白草,草的根白而有节,嚼到嘴里有甜味,俗称甜草根。葛白草铺在河滩上,就像客厅里的地毯,蚂蚱在草地上蹦来蹦去,孩子们在后面蹑手蹑脚地跟着,猛往前一扑,有时会得手,把蚂蚱攥在手里,有时会闹得个嘴啃泥,屁股朝天,引来笑声一片。

到了夏天,有了蝉,蝉鸣声声,搅动了小河的情绪。汛期到来,小河会涨水。涨水过后,形成好几个较大的水塘,这便有了戏水的好去处。水多又深的有三个地方,一个是上河滩水库,一个是辘轳把弯河道转弯之后,一个是同心桥东约50米的地方。最后这个地方因为离家近,水深浅适中,河滩宽阔,所以成了小伙伴的最爱。站在河岸上一个猛子扎下,从下游的人缝里钻出来,吓人一跳。河岸上有几颗柿树,有那淘气的孩子,爬上树摘一些柿子,偷偷埋到河水浅的河道的不稀不稠的泥里,约莫过个十几天,柿子变甜,不再发涩,这就是土法懒懒柿。上河滩水库虽然离家稍远,但是因为水深,年龄大一些的孩子比较喜欢。往往会利用中午放学的时间偷偷跑去戏水,半大的小子,中午不休息,顶着大太阳水里嬉戏,到学校老师用手一挠,身上有白道,就会罚站。罚站完了,还会心存侥幸再洗澡、再罚站。光阴荏苒,一年又一年,当年被罚站的孩子现如今都要退休了。

夏天,小河是避暑的好去处。我们小时候,没有电视,没有空调,没有电风扇。晚上热得人睡不着,大家不约而同到小河边乘凉。有的家有草席,会拿出来,大家坐在一起,手里摇着蒲扇。男人们说古道今,女人们家长里短。孩子们或是泡在水中,或是捉迷藏,或是摸泥牛(蝉蛹或蝉蜕),也有那正上学的学生,默默地回想白天学过的功课。

秋天,正是掏螃蟹的季节。小河里不光有螃蟹,也有鱼、有鳖、有泥鳅。小河的河岸是泥土的,水面和土地交界的地方往往形成一个暗龛,蛤蟆、螃蟹、泥鳅也会趁势打洞,冬眠于此。三哥是掏螃蟹的一把好手,每每出手总有收获。我因为害怕掏住长虫、蛤蟆,也害怕螃蟹夹住手,不敢掏螃蟹,负责给三哥掂鞋、掂掏住的螃蟹或者泥鳅。螃蟹是能生吃的,在河水中洗干净,掰下一只小腿,先吮吸螃蟹白色的血液,再咀嚼他的蟹肉,小螃蟹腿是连壳带肉一起吃的。拿螃蟹是有技巧的,瞅准了,下手要快,稳稳抓住螃蟹的壳,弄不好,螃蟹大脚上的钳子就会紧紧咬住你手上的一块肉,死也不松口,你要硬挣脱,往往拽掉一小块肉。

那一年秋天,二姐带领三姐、三哥和我去翻红薯秧,拔地里的草。收工时,我们到河里洗手,无意中发现一处快要干涸的水塘中有鱼。水少,鱼多,不多一会,我们捉完了塘中的鱼,拿回家都快装满一脸盆了。河里能拾住鱼,河滩上也能拾住鸡蛋。秋天是鸡蛋的盛产期,母鸡一时匆忙把蛋下在河滩上是常有的事,虽然它们经常用草盖上,但还是被有心的人们发现。运气好的,一年也会拾几十个。

小河是温柔多情的,小河是风流浪漫的,小河是多姿多彩的,小河是历经沧桑的。小河弯弯,遗忘了快乐的童年。小河弯弯,多少欢声笑语,多少故事浪漫。小河弯弯,见证了世事的沧桑、历史的变迁。

桑榆河,从轵城镇乔凹村一个叫桑榆河的小自然村流过,桑榆河名字的来历应该与此有关。在乔凹,引沁济蟒渠有一个出水口,渠水能流到桑榆河,所以小河的水是丰沛的。上河滩水库蓄的水,是全村浇水灌溉的重要水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乘着兴修水利的东风,河西村完善了浇地水渠网,上河滩水库的水,打开闸门,直流进水渠,能浇村里所有的地。得益于良好的水利条件,河西的粮食生产一直是公社的排头兵,因多交公粮,年年扛红旗。我上初二那一年,天大旱,大河滩、小河滩的水几近干涸,不能满足浇地的需要,大队一口气打了四、五眼机井,解了燃眉之急。作为浇地灌溉的水源,小河失去了辉煌的历史地位。因为缺水,小河丢失了美丽的容颜。因为缺水,小河不再是草园、花园、乐园。

不记的从什么时候开始,小河里的水一天比一天少,河滩上的草少了,小鸟少了,我喜欢的螃蟹也不见了。河滩上、河道里建了一些养鸡场,养猪场,小型炼铁厂,小型选矿厂。小河的上游也建有这样那样的工厂,小河成了排放污水的地方,也有那不自觉的人把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直接倾倒于河道里。小河的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我美丽的小河,经受着身体和灵魂的蹂躏,苦不堪言。我和小河都盼望着,草长莺飞,蜂飞蝶舞的那一天。

随着济源的城市发展,西马蓬村划归天坛办事处,村也变成居委会。小河两边迎来发展,耕地变成了产业园,有天坛创业园,有虎岭产业集聚区,有富士康(济源)科技集团,有中原特钢创业园,有济源钢铁集团的几个分厂。后来河道硬化,河底加宽,河弯变少。那二等堰、三等堰没有了,那大片的河滩没有了,河边的红薯地没有了。小型工厂,养鸡场都不见了,小河干净了不少。只是,河里的水很少,也不见小鱼、小虾和螃蟹。浴火重生,艰难蜕变。小河的命运,依托于社会的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污染防治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党和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战略,把环境治理作为考量地方政府工作业绩的硬指标。慢慢的,全国各地的生态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2018年,济源启动了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沿黄生态涵养带项目。和全国一样,济源的天正在变蓝,济源的山水也正在恢复容颜。去年,小浪底北岸灌区一期工程试水,黄河水流到了蟒河和湨河,今年黄河水要把全部水网灌满。

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天,作为蟒河治理的一部分,桑榆河河流域彻底治理。桑榆河又被梳洗打扮一番,河道重新硬化,河岸栽上了汉白玉的栏杆,河坡植了草皮。栏杆里四米宽的人行步道铺的是彩砖,济源大道桑榆河桥南河西岸,修建了漂亮的小游园。

如今,济源正在编制战略规划。完善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岸线保护等相关的规定,在全域范围内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建设沿黄生态廊道,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交响曲济源乐章。坚持规划引领,筑牢济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底线;坚持生态优先,优化济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人居环境。济源以愚公移山精神为魂,济源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济源会越来越美,济源会越来宜居。小河弯弯,依靠母亲河的支援,重新温柔多情、风流浪漫,重新红肥绿瘦、多彩绚烂。这是历史的呼唤!

作者简介:李喜平,男,河南济源人。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教体局机关干部,1986年参加工作,教育战线奋战30余年。文学爱好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