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到一个朋友家做客。朋友的儿子今年五岁多了,看起来性格比较内向,但很有礼貌,主动问好后还端了一杯水过来。 我跟朋友夸他,你这儿子真懂事啊,小小年纪这么懂礼貌。 朋友叹了口气,嗐,这是跟你不熟,在幼儿园老师也说他乖,乖个屁啊!在家里动不动就拉这个脸耍性子,前两天刚跟他生过气! 其实,像朋友家儿子这种情况不算少,很多孩子都是属于“窝里横、外面怂”的类型,不少家长也为此伤脑筋,想各种办法改善。 不过,我倒觉得这不是一件坏事,相反,我要恭喜有这类孩子的家庭。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 我以往观察过一些孩子,那些在父母、熟人面前“窝里横”,到了外面陌生环境又“怂”的孩子,其实都很聪明,换句话说,就是“有眼力价”,能够自己评估不同状态下的不同行为,会产生什么后果。 其实,孩子在家庭内外表现出的“双重性格”不能说是一种缺陷,而是低等动物到人类都会有的一种本能:趋利避害。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孩子面对父母时,发脾气、闹小性子,其实是因为他们知道“家庭环境”意味着“安全”,越是有安全感的环境,人越放得开。 反之,在陌生的环境、或面对陌生人时,孩子的安全感没有那么高,所以言语行为上会谨慎,来保护自己。 虽然孩子“窝里横”的行为并不对,需要我们去引导,但是这种本能是正常的,假设孩子的趋利避害意识很弱,就有可能在外面惹祸或者出危险,反而更棘手。 从这个角度来说,先要恭喜一下各位家长。 窝里横的家庭,通常缺乏规则感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视频: 一对母子在商场里闲逛,男孩看上了一个玩具,要妈妈给买。 妈妈不给买,男孩就躺在地上哇哇大哭,各种撒泼打滚。 妈妈没有理会,往前走了几步,小男孩还是躺在地上哇哇大哭。 结果,妈妈就掉头回来,小男孩窃喜了一下,想妈妈大概是被自己“磨”动了。 没想到的是,妈妈没有安慰儿子说“给你买”之类的话,而是把男孩扔在地上的书包踢到了他身边,说: “我要走了,给你10秒钟时间自己站起来,或者你自己回家,下次我就不带你出来了。” 说完,当妈的就站到一边“假装看风景”。 小男孩也停止了“假哭”,自己摸了摸脸爬起来,抓着书包朝妈妈跑了过去。 当时看完这个视频,觉得这个妈妈很像传统意义上的“虎妈”,但是她并没有疾言厉色,也没有打骂孩子,但是给人的感觉像军队里的教官,没有拖泥带水的话,而是简练的指令,就把孩子治的服服帖帖。 相信这个男孩下次也不会用同样的方式去“闹”,因为他已经明白这招不好使了。 反观那些“窝里横”的孩子,大多数的情况是知道撒泼打滚有用,所以屡试不爽。 而那些爸爸妈妈,在孩子哭闹后最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好了好了,给你买还不行吗,别哭了。”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哭闹很烦,往往用这种及时满足的方式来“制止”孩子的哭闹,非但没有解决根本问题,还让孩子形成了需求和哭闹捆绑在一起的行为意识。 换言之,这样的家庭往往都存在规则感模糊不清、宠溺无度的情况。 老人带孩子,溺爱偏多 孩子出现“窝里横,外面怂”的表现,很大程度上还和谁平时抚养孩子时间最多有关系。 现在很多家庭是拜托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来照看孩子,虽然替年轻的父母们分担了压力,但在教养方面是存在一些短板的。 中国老年人的传统观念比较重,在教育问题上掌握的知识和对孩子的要求也远低于年轻父母,这就意味着老人带孩子,往往会缺少基本的规则教育,甚至说没有规则。 之前朋友把孩子给奶奶带过一段时间,养成了吃饭必须刷抖音快手的习惯,看到喜欢的,高兴吃两口,看的不喜欢,就不吃,必须刷出让自己高兴的视频才能好好吃饭。 这种习惯,在朋友把孩子接回家后几个月扳了回来。 所以说,为了减少育儿理念偏差造成的家庭矛盾,还是建议爸爸妈妈们尽量自己带孩子。 不要把内向当成“怂” 现在有很多育儿文章,教我们如何让孩子变得开朗、外向,还给了一些所谓的“方法论”。这其实很奇怪。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正如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有的好动爱说话,有的就喜欢一个人静静呆着,都没有错。为什么要用人为干预的方法,去逼迫一个内向的孩子做TA不愿意做的事呢? 当然,也有很多家长把内向当成一种负面评价,认为内向的孩子以后不好和人相处,这完全是对性格的误读。 孩子在外面怂,本身不是坏事,正如上文中所说的,这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其实很强,他们的“怂”其实是对未知风险的一种保护色。 比方说,当孩子结识新的小朋友,一开始不敢说话、或者互动很少,这叫不叫怂? 不一定,家长可以继续观察。 孩子们一般会慢慢熟悉起来,这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家长不能通过一开始的表现就判断孩子是否有社交障碍或其他行为问题。 “怂”背后的深层原因 孩子的哪些“怂”才是真正需要我们父母去关注的? 一般常见的行为有: 离不开父母,父母不在就容易哭泣、表现出焦虑; 不愿意和家人以外的人沟通交流; 被人欺负了,不知道怎么办,只会哭; 造成上面这种结果,通常有两种原因: 原因一,父母或家庭成员给予的保护和关注度过高,导致孩子习惯了被家人捧在手心里的感觉。当家人不在时,自己就会缺乏安全感,用“怂”的行为去掩饰自己的不安。 原因二,父母喜欢大包大揽,让孩子本该自己尝试、体验的机会被剥夺。这就导致孩子在接触外界时出现了行为上的断层,无法很好的融入进外部环境,体现出一种“怂”。 如此看来,孩子的“怂”不怪孩子自己,都是父母给作出来的(笑哭) 道理千篇一律,理解才是第一 我们总在说孩子身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反观我们成年人自己,往往也扮演着“窝里横”的角色,只不过自己常常意识不到而已。 所以,这里并不想跟大家唠叨太多的方法论,孩子没有规则感、被溺爱太重的解决方法,绝大多数人都明白,但只有先理解孩子的行为,才能找到原因,最后用最适当的方法去引导孩子。 比起讲大道理,我更希望家长们能停下脚步、放下手机,多去观察孩子、倾听孩子。只有理解了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我们才能更好的养育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