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强环境学导论第3版题库

 爱学习的小恐龙 2020-09-15

内容简介

隐藏

不同一般意义的传统题库,本书是详解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何强《环境学导论》(第3版)教材的配套题库,主要包括以下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考研真题精选。本部分从名校历年考研真题中挑选最具代表性的部分试题,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所选考研真题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员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又对一些重难点部分(包括教材中未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详细阐释,以使学员不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本部分严格按照何强主编的《环境学导论》(第3版)教材内容进行编写。每一章都精心挑选经典常见考题,并予以详细解答。熟练掌握本书考题的解答,有助于学员理解和掌握有关概念、原理,并提高解题能力。

试读(部分内容)

隐藏

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

一、名词解释

1环境[温州大学2016年研]

答:环境是指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相适应的环境,或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它们可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种。其中,自然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自然现象的总体。人工环境是指由于人类的活动而形成的环境要素,它包括由人工形成的物质、能量和精神产品,以及人类活动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称上层建筑。

2环境自净能力[中山大学2014年研]

答:环境自净能力是指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自然作用下,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或总量随着时间的变化降低的能力。降低的速度和数量因环境结构和状态的不同而不同,是环境基本特征的表现。环境的自净作用或自净能力的大小是估计该环境容量的重要前提。

3环境质量[中山大学2013年研;温州大学2015年研]

答: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的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人们通常规定一些具有可比性的内容来作为衡量环境质量的指标。

4环境容量[中山大学2016、2015年研;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研]

答:环境容量是指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环境容量是衡量和表现环境系统、结构、状态相对稳定性的一个概念,它的大小,与其组成成分和结构、污染物的数量及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关。

5环境问题[中山大学2014年研;四川大学2013年研]

答:从广义理解,环境问题是指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的问题。从狭义上理解,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问题。一般情况下,人们多从狭义上理解环境问题,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

6生态平衡[中山大学2014年研;四川大学2013年研]

答: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的平衡稳定状态是因其内部具有自动调节(或自我恢复)能力,自动调节力是有限度的,外力干扰超过限度,就会引起生态平衡破坏,表现为结构破坏和功能衰退。

7食物链[中山大学2013年研;温州大学2015年研]

答:食物链是指生物群落中各种动植物和微生物彼此之间由于摄食的关系(包括捕食和寄生)所形成的一种联系。物质和能量通过食物链的方式而流动和转变,食物链可分为捕食性食物链、寄生性食物链和碎食性食物链。

8生态系统[中山大学2015年研;温州大学2016年研]

答: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及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包含四个基本组成成分,即无机环境、生物的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草食动物和食肉动物)、分解者(腐生微生物)。以生物为核心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和特性。

9城市生态系统[四川大学2015年研]

答:城市生态系统是指城市空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和人工建造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加工、改造而建设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总目标是追求系统本身运转的高效、安全、舒适与和谐,其发展具有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

10热岛效应[中山大学2016年研]

答:热岛效应,是指在人口高度密集、工业集中的城市区域,由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热量与其他自然条件的共同作用致使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郊区的气温的现象。

11人口环境容量[中山大学2015年研;温州大学2015年研]

答:人口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全球或地区生态系统所能维持的最高人口数。其特点包括:人口的环境容量是非常小的,而现实中的人口数已大大超过了自然生态系统条件下的环境容量;人口环境容量的制约因素增多,其中最突出的是能源和水源;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中还包括社会机制的作用。

12清洁生产[中山大学2017年研]

答:清洁生产是现阶段作为传统工业向无废生产转化的一种过渡形式,其定义是:“清洁生产工艺是这样一种生产方法,这种生产的实际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彰响不超过允许的环境卫生标准(最高容许浓度);同时由于技术、经济、组织或其他方面的原因,部分原材料可能转化成长期存放或埋藏的废料。”

13水体富营养化[四川大学2013年研;中山大学2014年研]

答: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由于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排入到流速缓慢、更新周期长的地表水体,使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地生长繁殖,有机物产生的速度远远超过消耗速度,水体中有机物积蓄,破坏水生生态平衡的过程。出现富营养化现象后,水体会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在海中称为赤潮。

14BOD[中山大学2016年研;温州大学2016年研]

答:生物化学需氧量,简称生化需氧量,用BOD表示,BOD表示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经微生物分解所需的氧量(单位体积的污水所消耗的氧量,mg/L)。生化需氧量越高,表示水中需氧有机物质越多。

15COD[中山大学2014年研;温州大学2015年研]

答:化学需氧量(COD)又称化学耗氧量,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氧量。COD可以反映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COD越高,说明有机物质越多,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通常用高锰酸钾法和重铬酸钾法测定。

16水污染[中山大学2013年研]

答:水污染又称水体污染,是指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回流水和其他废弃物,直接或间接排入江河湖海,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恶化,从而降低水体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的现象。水污染会造成鱼类死亡,破坏风景区的环境,影响人们的健康。

17水体面源污染[中山大学2016年研]

答:水体面源污染,是指水体受外界气象、水文条件控制的不连续性、分散排放的污染物质污染。面源多为人类在地表上活动所产生的水体污染源,包括地表水径流、农村生活污水、与分散畜牧业废物、农村种植业废物、农药化肥流失以及水土流失等。污染物排放一般分散在一个较大的区域范围,通常表现为无组织性。

18氧垂曲线[中山大学2016年研]

答:氧垂曲线是指在河流受到大量有机物污染时,由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水体溶解氧发生变化,随着污染源到河流下游一定距离内,溶解氧由高到低,再到原来溶解氧水平,可绘制的一条溶解氧下降曲线。

19赤潮[中山大学2015年研]

答:赤潮又称红潮,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形成的根本原因是氮、磷等有机污染物大量排入海洋,造成海洋富营养化,为赤潮生物大量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盐类。

20光化学烟雾[中山大学2013年研;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研]

答:光化学烟雾是指大气中的氮氧化合物和烃类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所形成的烟雾。多发生在阳光强烈的夏秋季节。光化学烟雾会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对动植物和材料都有害。同时,对眼睛、喉咙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并有头痛、呼吸道疾病恶化,严重的会造成死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