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意

 香甜夹心 2020-09-15

人总是难免感慨,感慨多了,保不齐就冒点诗意出来。

会写诗的人,把肚子里那点弯弯绕变成“清凉好个秋”,变成“落霞与孤鹜齐飞”,变成“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变成“我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但不是人人会写诗,譬如我,可心底里的涌动还必须发泄,最终就憋出来些“风”啊,“花”啊,“愁”啊,“念”啊,“天空里飘着云,我先看见了天空,再看见你”这种无病呻吟句式。

最悲催的是看也看不懂,你说我也算是通读过全唐诗的人,现代诗也看过一些海子,顾城,瘂弦什么的,结果现在翻开杂志来一个个字分开来都认识,拼到一起就不明白到底什么意思,也是觉着够难为情的。

写诗这件事,真是老天爷赏饭,能写的如行云流水,不能写的憋出来只是个屁,还是个臭而且硬的屁。而读诗这事,则存乎一心,这诗对的上胃口,那就感觉好像甘泉在心里流淌,浑身舒畅,诵读得满口清甜。若是不对脾胃,反正就是不对,念到舌头打结了也找不到节奏感。

诗是要读的,据说唐代更是要拿来唱的,一个个字从唇舌间跳跃而出,好像有着自己的生命一样,于是整首诗也就有了生命。

这种生命洋溢在天地之间,天地就有了生命。盘旋在山水之中,山水就有了生命,徜徉在锅碗瓢盆中,锅碗瓢盆就有了生命,游走于桌椅板凳周围,桌椅板凳就有了生命。

这种生命再被人的耳朵听见,眼睛看见,舌头尝到,皮肤感触到,那就是诗意。如果你听一首诗听到后脊梁发酥浑身汗毛直竖,那绝对就是一首好诗。

诗意并不存在诗的遣词用句当中,而是在大脑的接收频率之间,脑神经和诗的节奏产生共鸣,浑身的细胞会随着诗歌一起颤抖,这就是你的诗。反之,则是别人的诗,对你而言只是个屁。

对于屁,没必要假装斯文的跟着唱和,再唱和也只是个跟屁虫,老老实实骂几句“我操!”反而显得诚实可爱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