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玲儿作品:曾读同窗月,今作同心圆

 hanyu118 2020-09-15
想写她的愿望由来已久。只是以恃她对自己那份特殊的宽容大度,所以一拖再拖。
 
她叫青,是我高中同学,也是今生难得的知己。是仅次于母亲给予我贴心与温暖的人。三十年的风雨牵绊,从未间断过。
 
当年,她家离学校很近,只有两三公里的路程。每个不曾回家的周末,我基本上都会去她家蹭蹭吃喝。这份贫寒岁月里的温饱恩情,对于那个年代的我们,可谓是恩重如山。
 
青的父母是一对老实巴交的农民,集所有农民的淳朴善良、勤劳勇敢于一身。尽管青的家里并不宽裕,一家四口只能勉强度日,但是淳朴憨厚的他们面对学校回来蹭吃喝的我们,每次都是满心欢喜地竭尽所能。还反复叮嘱我们不要拘谨,要像回自己家一样随便,吃好!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最忘不了的依然是她家的红薯,和她母亲自制的咸菜。尽管时过境迁、漂泊不定,但这种特殊岁月里的特殊味道,一直萦绕脑际从未淡去。
 
上天有时也是不公的,竟然会让一个从善如流的贫寒小家庭遭受如此不幸。高三那年,青的父亲在一次农作时不慎高空坠落,在辗转几家医院、用尽所有积蓄甚至负债累累后,依然回天乏术,撒手人寰。她的母亲也因此积郁成疾,落下终身病根。青原本就是个性情柔弱、不善言语的小女生,这一重创更是让她性情大变,独来独往且终日郁郁寡欢。我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相同的家境,相近的性格,这让我们在这个时候走得更近。她内向且不善言辞,与别人交谈时,目光不敢对视且言辞简短。只有我懂得她的沉默,她的惶恐。
 
在苦难的岁月里,青不仅没有放弃对母亲的医治,还顽强地完成了自己学业。这个柔弱的双肩,当时到底承受了怎样的重压和无人所知的苦楚?除却天边月,无人知啊!不是没有苦,而是她把所有不能言说的苦痛,都淹没在了每晚泪湿的枕畔。
 
彼时她的身体也不好,不仅遗传了母亲的家庭病史,而且由于长期抑郁,也诱发了很多女性方面的疾病。可是她从没对任何人提起,甚至包括自己的弟弟。这一顽强毅力,与她风雨不改的晨跑一样,使得她终生受益!如今的她不仅健康自信,而且谈吐儒雅。这是我此刻最为她感到欣喜的地方。
 
母亲在世时,没少给她添麻烦。我山长水远顾及不了的地方,她都帮我做了。以至于母亲常说,青比我还更像她的女儿。孩子在外婆家上学时,节假日她都会为他们送去母爱般的关怀。我口口声声说要感谢她,可目前为止,一次也没落实过。她是习惯了付出,而不习惯接受回报的人。想想,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
 
接到母亲去世的噩耗,如同五雷轰顶的我,原本没有勇气告诉任何人,包括青!可是回到故乡办事,才发现自己身上竟然没带上一分钱一张银行卡。在绝望的境地里,我拨通了青的电话。未语泪先流!这种无可言说的痛感,此刻仍清晰如昨。当我好不容易刚哽咽出“我妈妈……”这个词时,电话那头就传来了青撕心裂肺的痛哭声。
 
这该是怎样的一种锥心之痛啊?才会让一贯温文尔雅的她,在大众广场的商业城,在众目睽睽的柜台前,如此失态?挂掉电话的第二天,她来给母亲吊唁了。我们抱成一团,哭得肝肠寸断。仿若走了的,是我们共同的母亲。
 
母亲走后不久,我在一个阴雨连绵的早晨,启程回故乡去祭祀母亲的八十岁阴生。启程前一天夜里,我收到青给我的诸多叮嘱,包括当地一周内的天气预报。原以为母亲走了,这世间便再无人关注自己的冷暖、去留了。没想这条回家的路,再次被青默默点亮,一路温情。
 
走出车站,我在淅淅沥沥的雨幕中,看到了擎着雨伞、目光一直盯着出口的青。已然是阳春三月的故乡,依然有些寒气袭人。见我出来,她一路小跑过来。相拥的那刻,我们再次泣不成声。
 
一直以为自己很棒的身体,却被检查出不容乐观的结果,心灰意冷得连儿女也不想多说一句话。突然没有了母亲,想说个话也没地方了!又是她,在一个个不眠之夜,在每个颓废绝望的时刻,一次次悄然而至,一遍遍感人肺腑的劝慰开导。让我在人生最黑暗处看到亮光,触摸到温暖。
 
分别的那天,我们起得很早。天刚蒙蒙亮就出发了。空寂悠长的人行道上,只有我们俩。路灯一会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两条平行线;一会又把我们的影子重叠一起,像个同心圆。仿若我们走过的几十个春秋:相见有时,别亦有时啊!
 
行李箱一直是青为我拿着,看样子比来时重了不少。这次路上说话多的是她,而她说的都是有关我的事。听着她的叮咛,恍惚中好几次错把她当成了为我送行的母亲,眼睛几度湿润。这样深沉的爱,除了父母还会有谁给得起?又有谁愿意给?
 
这是我们最近的一次见面,除了感动还有惊喜。感动于她母亲般的周全,惊喜于她脱胎换骨的自我蜕变。
 
青之前患的家庭遗传病史,以及后天的其他病症,也都烟消云散了。她是我见证的一个奇迹,一个用纯物理方法把自己完全医治好的人。这一切,靠的都是她长期的自律。每日早睡早起,无一破例;每天几公里的长跑、单杠、太极等。几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
 
前些年总不明白,是什么原因让她如此坚持!现在算是清楚了。形同逆生长的她,除了严格的自律以外,更重要的是拥有颗清心寡欲的心。在经历了人世纷扰、尝遍了人世甜酸苦辣后,她不再世俗,反而活得更澄澈通透。凡事从来不攀比、也不羡慕,被忽悠或上当了,也全然只当上了一课。我有时不解就问她:“你不委屈吗?”她会微微一笑,云淡风轻地答到:“不在乎,也就没有烦恼。”是啊,心若不动,风又奈何!
 
每次回故乡,只要经过她的城市,无论晴雨,也不论多晚,她必定会来接车。我们不去酒馆不去茶楼,只是随着她前前后后就很笃定。听任她帮我修修眉毛、扎扎头发;听她说寻常百姓的故事;学她贴墙站立的姿势;吃她做得并不好看的土菜。哪怕只是一颗煎鸡蛋,也能让我立解乡愁。即便是多年不见,那份类似母亲的温暖,仍时时萦怀,永世难忘。
 
余生不长,请许我以你的名义许诺一次——等你!等你与我再走出更多的同心圆!


作者简介刘冬玲,笔名玲儿。祖籍衡南,旅居广东河源。谦卑做人、豁达应世。用一支素笔,记录生命中的感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