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想起了《老家的老槐树》

 乐桦之声 2020-09-15

老家的老槐树

作者:米兰花 诵读:碧玉雪莲 主编:江南雨

      礼拜天,母亲突然打来电话,要我趁假期回趟老家,把老屋整修一下。

      我已经三十年没回老家了,母亲的电话让我一瞬间把老家想了起来,而最清晰的是那棵老槐树。

      我的老家在骆马湖畔的一个小村里。我家老屋向前二十步有一口老井,老井的旁边有一棵老槐树。老槐树很大,要我们两个孩子联手才能抱住它。它有多少岁了我不知道,只是在童年的记忆里他就很老,它巨大的树冠遮住了我童年的天空。

      春天里,老槐树长满了浅浅的、嫩嫩的绿叶,绿叶中,那洁白的花挂满枝头,一串一串,一簇一簇,仿佛用绿线穿着的雪花,纯净、清丽。每逢这时,我们这群孩子就爬上去,撸一把槐花,放到嘴里,咀嚼着清甜。晚上大人们收工了,叫上善爬树的小五,拿来笊篱,共同摘槐花。摘完了,一家一份。回到家,母亲们开水一焯,撒些盐,拌上辣椒,就是美味。

       夏天里,老槐树枝繁叶茂,树冠像伞盖,帮我们挡住了太阳的直射。晚上,便在老槐树下,喝着甘洌的老井水歇凉。大家聚集在一起,聊一聊,笑一笑,那些苦,那些累,似乎都烟消云散。村里的丁二胡唱得一口好杨琴,起初,他在一个岔路口唱,后来便移到老槐树下了。

      时间一长,这里竟成了大家的俱乐部。我们这群孩子放学后就有事做了:打扫卫生、打两桶井水、将井盖盖好、铺上席子、帮丁二胡搬条凳。一切就绪,就等大家的到来。有时大人们下工晚,丁二胡拗不过我们这群孩子,先唱一段给我们听。他的嗓子沙哑,二胡拉得也一般般,可是他肚子里的故事却不少,什么花木兰从军、穆桂英挂帅、武松打虎……这些对那时的我们,极具诱惑。

      老槐树厚待村里人,村里人也爱老槐树。而最爱老槐树的当属六奶奶。

      除我家外,六奶奶家是最靠近老槐树的人家。在我的记忆中,六奶奶就是一个人过日子。除了冬天,其余的日子只要天气尚好,总能看到她在老槐树下做针线。我不知道她做些什么,也不知道她为谁而做,现在回想起来总有些遗憾:当年为什么没有问问这些事呢?

有一年,生产队要卖老槐树,听说队长和人谈了好价钱。这事让六奶奶知道了,她仿佛疯了一般,白天黑夜坐在老槐树下,寸步不离,并扬言,谁要砍树,就先把她砍了。村里人也都不愿卖树,每晚树下都聚集一大堆人,七嘴八舌声援六奶奶。这让队长感到了压力,后来卖树的事就不了了之。

      这事之后,村里有人说老槐树是六奶奶的伴儿,六奶奶这辈子离不开它了;也有人说老槐树成了精,吸去了六奶奶的魂。不过说归说,绝大多数人还是感激六奶奶,说是她保住了老槐树。

      后来,六奶奶去世了。去世的前一天,她还在老槐树下做针线。

      我拉拉杂杂地想着老家的老槐树,忽然就有一种愧疚涌起:我已经三十年没去看它了。我忽然决定不等假期,明天就回老家,我要去看看老槐树,看看老井,看看六奶奶的坟……

作者简介

喜欢旅游、读书、写心得。拙品偶发《三秦文学》《竹林文苑》《教师专刊》等平台,我也喜欢《江苏大众文学》《花厅》《市报》等纸质刊。

座右铭:坚信只有经风雨,才能见彩虹!人不一定能使人伟大,但是一定可以让自己崇高。

诵读者简介

碧玉雪莲,本名:韩凤梅 ,教师 ,酷爱朗读,用心灵感悟文字的魅力,用声音传递真挚的情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