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上历史表格知识提纲(13-21课)

 家有学子 2020-09-15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农业的变化

土地的变化

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出现“垦殖运动”,土地面积逐渐扩大。

参加垦殖的人有的是“领主”有的是“农民

农奴变化

农奴可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

农奴缴纳“迁徙税”离开庄园,获得自由。成为自有劳动力

生产关系变化

领主出租土地,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在参与生产管理。“土地集中”成为趋势,逐渐集中到“富农”手中,富农建立“租地农场”富农雇佣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富农和贫农之间成为“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 

手工业变化

变化一

出现“分散的手工工场”并逐渐向“集中手工工场”转变,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变化二

商人和工人之间变成“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

农村实权阶层

农村中的富农、骑士、乡绅不断集中土地,还控制了乡村的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实权的阶级

城市实权阶层

城市中的商人、巨贾成为城市中的实权力量。

点评

农村和城市中的实权阶级力量逐渐演化为“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社会准备了阶级因素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背景原因

14世纪的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了新兴资产阶级,他们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备注:文艺复兴发现了“人”)

时间地点

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è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指导思想

( 人文主义 )

实质

(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文艺

复兴

成就

代表

作品及成就

评价

地位

但丁

《神曲》

但丁被誉为(文艺复兴的先驱)

后来他又被称为“旧时代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

但丁、彼特拉克

薄伽丘

称为文学三杰

达·芬奇

《蒙娜丽莎 》

《最后的晚餐》

被誉为伟大的艺术大师

达芬奇

拉斐尔

米开朗琪罗

称为美术三杰

莎士比亚

英国人

《罗密欧与朱丽叶》

《 哈姆雷特》

被誉为文学巨匠

意义

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第15课  探寻新航路

探寻原因

①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渴求开拓新的贸易市场(根本原因)

②《马可·波罗行纪》激起欧洲对东方的向往。   ③ 奥斯曼帝国阻断了东西方贸易商道。

航行条件

①欧洲地理学发展,地圆说流行。    ②欧洲人掌握了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

③欧洲造船技术获得重大突破④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支持,为远航提供了雄厚的物资基础

航海家

赞助国

航行时间

航行路线或成就

航行方向

迪亚士

葡萄牙

1487-1488年

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发现了好望角

进入了印度洋就返航(无功而返)

自西向东

达·伽马

葡萄牙

1497-1498年

沿迪亚士路线航行,横渡印度洋

到达印度,找到通往东方新航路

哥伦布

西班牙

1492年

横渡大西洋到达 “圣萨尔瓦多岛”后来又到达古巴和海地。他认为自己到达印度,给当地人取名印第安人。哥伦布到死都认为自己到达的是印度;他的脑海中压根不知道“美洲”的存在。

自东向西

麦哲伦

西班牙

1519-1522年

命名太平洋,死在菲律宾,其船队回到欧洲,

“麦哲伦船队”实现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

历史

意义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各大洲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逐步确立起来(新航路开辟发现了“世界”)

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

背景

中世纪晚期,西欧商品经济空前繁荣,需要拓展市场、推销产品,寻找原料

最早殖民国

葡萄牙和西班牙

葡萄牙殖民扩张

殖民地点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殖民方式

建立殖民据点和商站,控制海上商道。以据点为基地在当地进行劫掠式贸易

西班牙殖民扩张

殖民地点

美洲

殖民方式

①16世纪建立无敌舰队;②强迫印第安人无偿开采金银矿;

③强迫印第安人和黑人开发种植园

英国的殖民扩张

扩张背景

1588年英国歼灭西班牙无敌舰队成为海上霸主,开始海外殖民

殖民表现

①在北美建立种植园,生产工业所需原料②进行三角贸易贩卖黑奴到美洲

三角贸易

贩奴国

最主要的经营者是(英国)

路线

欧洲è非洲è美洲è返回欧洲  (备注:出发点和终点都在“欧洲”)

最血腥最残忍的一段是“从非洲到美洲”,主要穿过“大西洋”

影响

①使非洲丧失近亿的精壮劳动力   ②为美洲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③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法、荷

殖民争霸

争霸原因

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市场

争霸表现

17世纪,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加入殖民掠夺,法国也加入

17世纪下半叶起,争霸战争开始

结果

英国战胜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取得大片殖民地,称日不落帝国

历史影响

积极影响

①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②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消极影响

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背景

统治英国的封建王朝: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推崇“君权神授”,渴望王权专断,导致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根本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开始标志

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新议会

代表人物

克伦威尔

处死国王

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

王朝复辟

1660年,查理二世回国继位标志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说明革命具有曲折性)

宫廷政变

1688年宫廷政变,赶走詹姆士二世,邀请玛丽和威廉入主英国,也称光荣革命

结束标志

是光荣革命。原因是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政权,完成夺权目的

重要文献

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利

意义: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

标志着英国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革命性质

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第18课  美国的独立

根本原因

(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发展

导火线

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开始标志

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

领导阶层

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主

大陆会议

时间

1775年5月,在费城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

内容

宣布建军:把民兵整编为大陆军,华盛顿为总司令

宣布建国: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

《独立宣言》

起草人

杰斐逊

内容

①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②列举英国殖民统治的暴政,号召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意义

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地位

《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的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重要战役

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是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1781年美法联军在约克镇战役打败英军,英将康华利率部投降

真正独立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备注:战争的结束,美国真正独立)

战争性质

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1787年

美国宪法

制定

华盛顿主持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美国宪法

内容

①宪法依据分权制衡的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②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各司其职,相互制衡

③联邦制政府和地方政府分享权力④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地位

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评价

华盛顿

他是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和政治家,他领导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又建立了比较民主的政治体制,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根本原因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启蒙运动

代表人物

伏尔泰(启蒙运动的旗手)、孟德斯鸠、卢梭

抨击对象

封建制度

思想主张

宣传自由、平等、民主;提倡对民众启蒙教育,用理性驱散黑暗

性质

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意义

为法国大革命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导火线

1789年召开三级会议

开始标志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法律文献

①颁布《人权宣言》,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的基本原则

②1791年制宪会议颁布宪法,废除旧制度,确立新制度基本框架

处死国王

路易十六(他死后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代表人物

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派领导人,代表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革命高潮

罗伯斯庇尔上台

革命影响

大革命摧毁了法国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具有世界影响

夺权

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权

称帝

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

统治措施

对内: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制定《拿破仑法典》

对外:多次打败反法联军,几乎横扫欧洲大陆。

评价拿破仑战争

①前期有正义性:因为它保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同时也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②后期具有非正义性: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衰亡

1812年元整俄罗斯,大败而归,元气大伤;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

评价拿破仑

他是一个伟大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

革命

起源国家

英国

政治前提

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直接原因

18世纪,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

开始标志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标志性发明

1785年,瓦特改进(蒸汽机)把人类带进(蒸汽时代)。

蒸汽机的发明意义

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动力的来源,它的使用时生产领域的一次一一中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向纵深发展

开始部门

 棉纺织部门。在蒸汽机发明之前,英国的棉纺织工厂建在(河流)旁边。

完成标志

(19世纪中期)英国(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交通运输业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艘轮船

1825年,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了火车

铁路意义

为社会提供了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工业革命历史影响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马克思

主义

诞生

创立者

马克思和恩格斯

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诞生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备注:《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被(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的客观规律。

宣言内容

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利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诞生意义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第一国际

1864年,英、法、德等过工人代表成立“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斗争目标进行经济斗争

巴黎

公社

建立

1871年3月,巴黎工人起义,人民选举建立巴黎公社。

失败

1871年5月21日-28日资产阶级政府反扑,制造(五月流血周)革命失败

意义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备注:巴黎公社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第一次实践)

《国际歌》

背景是:巴黎公社失败。   目的是:为了传承斗争精神创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