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播种有时,收获有时 | 益见

 益博社会工作 2020-09-15

 

播种有时,收获有时  |  益见

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王玉

5月26日,四月十一,晴转雨

杨树里的麻雀和低飞的燕子,趁着阳光从雾气蒙蒙的清晨,在卧龙岗上的小铁路两边自在的鸣叫。漫步这个铁路的边沿,才知道夏天的味道,不仅在小鸟的声音里,更在两边的树木里,枝繁叶茂中。

这个改名躬耕社区的地方,在卧龙岗的东面,起伏跌宕的走势,弯弯曲曲的夹道,节次鳞比的小店,特别是在这十来分钟的路程,就有两家磨面店、四家菜店、两家馍店、五家理发店,还有两间油坊、两家小饭店、七八家小商店,为这个叫岗东村的地方沁入更多的生活元素。

特别是这条路上的狗非常的多,而本地的柴狗鲜少能够见到,长毛、金毛、拉布拉多、泰迪和那些混血狗,不几步就要遇到一只,好在这里的狗见人多,与人摇头摆尾,还算和善。

1

上午在书房给田七浇了点水,翻几本书,田七已经四溢生长爆盆了。在梅溪河畔办公,整理三区项目资料 ,为去社旗县兴隆镇张岗村儿童之家捐书做准备。一点一滴间,时间就这样消沉过去。

三大可能是年龄大的缘故,总觉得刀口疼,晚上我马庄街老表去伺候了一晚。

昨天齐云老师来电相邀去郑州参加河南省志愿服务文化节和中国好公益平台路演,因为分不开身就未能成行。上午朋友圈刷屏都是展示的掠影,愿这些有想法的示范能够带动社会工作更多的共识。

这些在公益和志愿服务道路上的人们去,满怀着憧憬、阳光和干劲,在生命影响生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

中午吃过饭和少强联络,他在石佛寺办事。这个初中同学的翘楚,在二十多年后,在生意场上,依然风生水起。爱人也是南阳师院同学,这次回家为孩子办户口,大概也是为上学的事情。

晓焕和志峰都是老同学,这次不远千里从乌鲁木齐回到故乡南阳师院任教,为家乡的教育做贡献,更多的是家乡。家是能让你心有所属的地方,家乡是让你始终摆脱不了的血与脉和根与魂的链接和拐角。

路漫漫其修远,他们孜孜以求,一个农家孩子始终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依靠勤奋好学,取得了生活里明媚的阳光。

3

下午又阴雾腾腾,很闷热。从中州路到西环铁路办边,看一个朋友养的多肉花园,或者叫做庄园,也不为过。虽然他谦逊的笑着说,咱的基础设施不够。

经过北京路涵洞桥上,看到了那个一直延伸的远方的铁轨,两边的风物,高楼大山,教堂穹顶,尽收眼底,慢慢的消散在灰霾之中了。

一个多肉大棚,两间简易板房,半间凉亭,半亩葡萄园,围绕这些种的花花草草,让这里芬芳四溢,争奇斗艳,太阳花、白绣球、百合、向日葵。

最为丰富的是这个九零后,居然还是一个动物世界,屋里的小花猫,笼子里留着鼻涕两个月大的阿拉斯加狗,纸箱里的八只小黑鸭,鸟笼里的文鸟,鱼缸里的热带鱼,在草丛中的小虫子,特别是西面的满眼成熟的麦田和徘徊的铁路,成为一个别样的小环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不过如此的自然。下午沉闷的空气,在这里豁然开朗,竟有微微的风。

在这里应该是最好的初夏花园了。

一个人,过着田园悠然自得的日子,看起来满是惬意和自在,陪日起日落,看风霜雨雪,植物动物悄然无声的成长和随着节令的惊喜,已是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最清凉的所在了。

4

顺着中州路回家,送儿子上学习班 。接到一个兄长的电话,下午偶有闲暇在老城漫步,走到了孙家楼,只进去大门,再往里进,进不去了,外面有南阳中心县委旧址和孙家楼两个匾额。

这个谦卑低调、才情横溢、德高望重的老兄,能有闲暇面谈,既是兄弟之谊,也是给益博社会工作一个学习交流的绝佳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社会工作,就会有南阳社会工作发展的小气候。

说是十五分钟就赶到的。最后估计是二十多分钟,因为上电梯拿钥匙的时候,电梯坏了。儿子又把电车骑走上学去了。只好蹬着单车,沐着黄昏,顺着七一路,一路向东。

心近,什么时候见,还是那个味道。机缘巧合,一起相识。了了几句,足见他对南阳社会文化的爱好,更多的念情惜缘。在这些巷巷道道里漫步,多的是对这个城市的更多了解,多的是对文化基因的更多观照。

寒暄,迎接。在二道门口的四寿匾额前,在寅宾馆的石牌前,在四合院的石榴桂花树下,趁着夜色不浓,交谈着对这个古建的理解。这样才能碰撞出更多的思想火化。

沏茶,落座。在院内看石条地基,青砖小瓦,看木工雕刻,议框架格局,平添了对历史故事的更深的把握。也许就是这样,一个偶然的机缘让你接触到了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物,一切就会生动活波起来。

坐在西屋茶座旁,一杯红茶,相向而坐。这就是一个未来故事的开始。现在我们讲述这个建筑,讲述从这个房间走出去的人,还有从这个人所牵绊的事件,马上眼前就会在思维的天空闪烁着多彩多姿的剧情。

聊天,交流。这是最生活场景的日子,几个人,光着膀子在解放路的牛肉汤锅前几个小菜喝着小酒,或者在老扯面馆要三两扯面,再来一只南关老张杰烧鸡,才是一个最市井最接地气的南阳夜生活。

5

社会工作,孙家楼,益博,这是几个躲不过去的名词,也是我这个有着社会工作情怀的人,所深受鼓舞的事。让这些影响更多的生命,社会工作也才有更强的生命力。

所以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来源于英美的济贫法和睦邻运动,小组个案社区的工作方法,公益服务的职业化专业化,与义工、志愿服务的区别。我一直在说,这是更专业化更高水平的职业助人活动。

攀谈中,才知道,老兄和大姐皆是南阳师院师兄师姐,心里就更近一层了。师姐也做过共青团工作,活动组织的也不少,提问题,也很专业。案例的介绍,机构的状况,人员的情况,项目的概况,包括公益性地名文化活动、三区社工人才支持计划、牵手计划等。我知道在介绍自己时,总是把最鲜亮的一面示人,其实酸甜苦辣咸只有自己知道。

民哥与我们都熟络,就相约孙家楼,一起喝茶聊天。约莫半个小时之后,听见咚咚咚的敲门声,是民哥。进屋落座之后,都夸他减肥锻炼效果明显。真真正正靠跑步、运动减去三十多斤,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健康生活方式。

6

闹中取静,是一种生活的变幻和力量。空间格局,是一种人商的文化和自信。对风水的把控,对布局细节的琢磨,洽到好处,巧拙相宜。

夜色深处的孙家楼就是如此。除了从屋内投射出的分光,丝丝缕缕的清静,靠呼吸和屏息就能觉察的到。已殊为不易。四个人论南阳的2.7平方公里老城,那个南门大街,那个古驿站,那个董作宾故居,那个接官厅,那个淅川会馆,不言不语,把自己装扮成个老南阳了。

簌簌,一阵急促的雨滴打在桂花叶子上的声音,站在院里,看着红色娘子军、毛泽东像、彩绘木雕。议定,不行夜里去看看宛城驿?都表示赞同。

关门,告别孙家楼。顺着孙家楼的夹道往东,拐过东马道,就看到突然之间的九级青石台阶的落差,而几米之外的护城河就在眼前,这就是老城墙的位置了。

7

宛城驿在菜市街南阳市木器厂院内。应该是在城外了,过护城河,看到了闸口浆水,这是老南阳人吃浆面条的地方。再往北走二百米的样子,有一个外号街。顾名思义,就是马号外的街了。

夜色苍茫,似有雨滴。边走边议,边看边讲,南阳的风土人情,还有这个南阳市木器厂的苏式工业建筑遗存,空旷剥落的院落,依然能看到当年的繁华事散逐。

顺着小道,看到两座相对而立的两座房屋。因为是官方建筑高大,型制又极为特别,所以遗存的房子中间的荒草丛生,落寞中又有几分倾诉。

趴在门缝里张望历史,我们又进行一次老城的文化之旅,又一次做着社会工作介入文化的尝试。挥挥手,告别在菜市街口。

8

落着雨滴,时大时小。匆忙的人群里,已找不出自己,只见繁华落幕的本真和生活不易的趣味。

大统百货的街头歌手,还在唱着毛不易的消愁,广场南街的显示屏上放着熊出没,不住点的有人微观。

世界本来有样子,只是需要拂去灰尘,展现自我。

播种有时,收获有时。只管耕耘,莫问前程,天道自会相见。随时随地的思考,才是这个生命最纯朴的底色。

我想,每一个种子落地生根,就会有自己的生命表达,自然有不一样的所获。只要坚持,你就能看到更加宽厚的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