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与走之间|博观

 益博社会工作 2020-09-15

游与走之间|博观

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王玉

7月21日,晴,周六

早,应该是今年第六次起床在五点半左右。一起去白河之滨游游泳已经说过N次,总是这样那样的原因,说下一次再去,一来二去,行成了拖延症,迟迟兑现不了承诺。昨晚说一定,那就一定起来了。

天大亮,但东方鱼肚白,院子里锻炼身体的老干部有两三个,外带一只狗,夹道和车站路上的人不多。

从这个岗东村口,到白河体育中心,大约十来里的路程。只要你从二胶厂门口往东沿着七一路直抵淯阳桥,你就会发现万千气象,除了还没有鸣叫的知了,几只低飞的鸟,就是舒朗绚丽的天际线,尽管被高楼大厦包围,终究给我们的眼界留了一条缝。

过梅溪河桥就发现朝霞瑰丽,气度不凡,越过雪松树稍喷薄而出的氛围越来越浓。到淯阳桥可能要稍分心,黎明脚步二十多人,排着队,喊着口号,吹着哨子,穿着清凉,向梅城公园方向锻炼。

1

已进入白河,那种李白、白居易等大家们的诗句会接二连三的蹦出来,豪迈浪漫,满怀理想。月亮桥,温凉河、护城河、白河三河交融之处,积小流而成江河。白河一碧万顷,开阔壮大的景色,一阵晨风送爽,夹带着白河水的味道。

人慢慢多起来,锻炼的人占了一多半。早起三光,晚起三慌。瞥一眼南阳解放纪念碑,不由恍若晨曦,又恍若隔世。心里猛的一击,哎,南阳解放七十周年了,地名文化大讲堂阅读中原我军占领南阳才知道。

城市的七十年正进入壮年,而这个二十年前广场别致的出乎意料,从提议、建设、开放,是这个城市五十年的最好表达。

1998年那一年我来南阳求学,几个同学坐着三轮车,还坐不起黄面的,从卧龙岗沿着卧龙路一直到解放广场,人山人海,歌舞升平,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又二十年,今年搞什么呢,至少,益博社会工作会在南阳地名文化大讲堂应该在红色地名文化挖掘上有所期待。

2

过了解放广场,沿滨河路往东走两个路口就到体育中心白河游泳的地方了。白河河面宽阔,二坝以上水质清冽,生活污水流入不多,是个天然的人民浴场。怎么说呢,因为一些老游泳的南阳人,七八十岁,天天在这里游。一天不游,便浑身难受,坐卧不安,吃喝不宁,去年我坚持了半年,习惯了,不由反而不自在。

今年算是第一次下白河了。我看了看手机六点,太阳已在东方呼之欲出,跃跃欲试,隐约间,从树木的空隙所营造的天际线边上徘徊。

在三个游泳点之间选一个中间的位置,一跃而下。水体温热,波光粼粼,一直白鹭掠过,几只燕子在水面上低飞回旋。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把水利万物,写的真真切切。浮在水上,宠辱皆忘,波澜不惊。

远山迷茫,两边的临水树木参差披拂,再远看一点,还是浮着一层薄薄的轻烟。不时传来几个呐喊和吆喝的声音,那是游友们交流互动的特殊方式。

从社会工作来看,游泳更多的是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大家把一家子和自己对工作社会等等的看法,无拘无束的说出去。有人,就有倾听者,感兴趣就会讨论,讨论就会争辩,争辩就有更多的话题,而这些就更生动了。

博和儿子穿着救生衣。儿会游泳,不想穿。但迫于压力还是穿了。实际上,人们对安全有个过于苛刻的理解,反而在遇到更大的风险和挑战的时候,人们缺乏自救和互救的技能,只能各顾各。

3

琉璃桥头的摆记饺子和周记水煎包都是老字号,工艺老道,风味独特,货真价实,是老南阳人喜爱的美食。不过,独山大道桥头的羊肉汤也不错,让儿子选,他选在摆记。那就直奔过去。

此时七点半,太阳跃出地平线,万丈光芒,照在解放纪念碑和复古风潮的梅城公园上。和琉璃阁的新鲜一样,昨天晚上网上有网友祭出琉璃阁匾额及书法作品中有多处错字,令人唏嘘。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说大就大,说小就小,而且有相互转寰和讲究的说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毛笔字更是千变万化,方家自有解释。

我们高兴的是有人关注城市文化,世间万物就怕认真,一认真就能把南阳历史文化的事让更多的人们讨论,其实这是一种社会工作的群众路线,更是社会文化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应有之义,何乐而不为?有地时候还在想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此话是真理,但不虚。

扯远了。摆记也装修了,与新修复奎章额气质协调,青砖灰瓦,只是做了外部装潢,内部服务还是老样子,只是看起来整齐新颖了一点,干净了一点,三个人五十块钱,光儿子就要了三十块的牛肉,一个饼子。当然,我外加了一个羊肉包子。

回去的时候,我有审视,甘露禅林的时刻对联。远看山门上有石刻匾 额"甘露禅林"四字,山门两侧至今仍有石刻对联一副曰:"临时筑禅......一尘不染......。"说明此地三水交汇,原来梅城公园附近应该是河滩。城市地表文理的变化,会议影响人们想想的空间,而遗留的地名文化,像路标一样,让我们找到先辈们走过的路。

4

再有一天就是大暑。今天六月初九 应该是个黄道吉日,去梅溪河畔路上碰到了两个结婚的车队,七八两车,还算气派,只是少了那些年结婚的仪式感了,好多风俗礼仪因为信息化而改变了。

其实,有些信息传递可以改变,但有些风俗礼仪还是应该保留的,那是人们有着共同追求的道德伦理,只是太急躁,不了解其中的意味罢了。人们把太多的时间,糟蹋在无为的虚拟空间里,见面之情应该溢于言表。

把今年河南省公益创投大赛的材料整理一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发展,赖天时地利人和,但主动作为,去宣传弘扬,也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我们不指望有所物质或金钱的帮助,我们只期待社会对社会工作,领导对社会工作有所认识,有所重视,有所支持。谁掌握资源,谁最有话语权。

资料流程和项目分类极细致,每一项要求又琐碎具体,所以填起来还是需要费一番功夫的。不行就报留守儿童关爱,我觉得留守儿童关爱的社会服务体系,最根本出路还是社会化。

通过社会工作资源整合和跨领域合作让社会和留守儿童关爱的内生动力迸发出来,这才是硬道理,形式主义害死人啊。

5

中午在温凉河畔吃捞面条是件惬意的事,,下的快,还解暑。春夏秋冬,四季变换,每个人都有自己度过的方式方法。

刘振河属于七里园村,现在叫社区,是温凉河畔一个自然村,毗邻焦枝铁路。坐在这里可以看温凉河水逶迤东流,也可以看火车轰鸣而过。这里依水而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但城市化之后,更多的盖了一层一层的水泥房子和道路,甚至是河提,把这个地气隔离了,传统的乡土气息在改变,也没有变。多了汽车和房子,身强力壮的大多在城里打工或做生意,土地已经养不着人了,这是工业化的必然现象吗?

厚厚的沥青路面刚刚铺好,午后的太阳毒辣辣的,知了叫个不停,骑着电车软绵绵的,东面的独山上飘着一个大大的棉花糖状的云,天气出奇的好。只是连日的高温晴好,地里面的庄稼正长,显得有点焉了。

6

下午三点点钟最热,我坐在书房开着电扇出出汗,排排毒。这两年得了空调病,一遇空调就鼻涕直流,头懵眼浑,难受的很。

心静自然凉。看一本八十年代的盗版书,薄薄的一本,错别字显而易见,但内容充满活力。翻一本南阳日报记者王皓的小册子,九十年代的味道出来了。赏一副图册,看到毛主席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图片,不仅思绪万千。

文磊哥说,翻书,跟街景行走一样,都是一种经过。人们说的是,过眼成烟云。人们还会说到,鸟从天空飞过,还会留下什么。人生,就是要留下些什么的过程。包括似轻缕拂过的心绪。

烧两壶水,泡一杯红茶,看着窗外的田七,掐一把填在嘴里,有点咸酸的味道,据说去火。城里的蝉鸣,让我们有置身田野想象。

热的无处藏身,慢慢的过日子,心意沉沉,自然清凉自在。

弯月悬在天空,灯火阑珊,夜幕降临,生活的绚烂多彩多姿与惊喜哭泣,永远在路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