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粤西山区溪垌文化,高州信宜一些古地名沿用至今

 荔枝点盐水 2020-09-16

粤西很多山区,特别是在高州信宜北部,在古代称为“八山—水一分田”之地,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以山地地貌为主,山谷河溪纵横。民风古朴,至今保留着一些古代粤西俚僚人的生活习惯和风俗,被称作溪垌文化,堪称古百越文化的活化石。

“溪”原指山间不与外界相通的小河沟,泛指小河流,人需要水而生活。
“垌”原指两座山脉之间的平地大田,人需要田种粮丶要地居住。

因此溪垌则指岭南土著俚僚的生活居住之地。

南北朝至唐朝期间,岭南土著俚僚的基本社会组织单位是“垌”,后用以专指聚居在这一带的按血缘关系所组成的社会组织。其首领称为“垌主”或“都老”(族老)。“垌主”势力在古百越酋长中相对较渠帅小,统治-个至几个山谷的领地,(1)领地内聚居的居民称谓“垌民”丶“垌丁”,“垌主”或“都老”组织“垌丁”建成武装部队,维护领地统治及安全,也称(2)“垌兵”,“垌兵”耕田称作甲士,甲士耕田有点像军屯田。

俚僚时代,这些地区留下众多“垌”称的地名。如:金垌、良垌丶均田垌丶大湾垌丶成垌丶罗锡垌丶木垌丶仁和垌丶三望垌丶上垌丶凤垌丶佛垌丶庄垌丶石朋垌丶大村垌丶西垌丶清溪垌丶田寮垌丶桂垌丶罗鸦垌丶琶垌丶英云垌丶水口垌丶榕木垌丶三十垌丶大木垌丶高垌丶盘古垌丶双垌丶滩垌丶深垌丶旺丽垌丶猪头垌丶合垌丶大沙垌丶礼垌丶高荷垌还有大量叫垌头丶垌尾丶垌心的地方。

山区的古越族人,生活在溪垌中,也吸收了古代俚人文化特点,也接受了泷州僚人文化特点,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俚潦汉融合的文化。溪垌生活丶信仰丶习俗丶文化丶艺术无不吸引着我们猜想,它是广府文化与八桂文化的交接地带,也是古百越文化保存较完整的地区之一,构成了一条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粤西文化带。

粤西古越族人,生活在山地地貌为主的区域,境内崇山峻岭,河溪纵横,高山河谷地带,梯田层叠,古越族人在山麓、岭脚地带,(古百越语对山麓、岭脚地带,统称为六)垦食骆(六)田。

在这里除“垌”外,称“六”的地名也不少,如:六谢丶六索丶六双丶六裱丶六云丶六柜丶六旺等。

山区的梯田布满全境,大而平的田称之谓“垌”仰望雨水由山上流下灌溉,“垌民”祈求雨水盼丰年。

高山岭顶种得田,全因有水落(粤西土著古百越语下雨为落水)。鉴江流域的古越族人除农耕外,也进行渔猎,据登高山及大坪出土的石网坠、石船形砸等,说明古越族人与水有着不可分割的情缘。

过着饭稻羹鱼的稻作文化生活。而居在粤西北部山区的古越族人,则偏于刀耕火种,上山打猎,过着猎耕生活。

上山打猎,且要生吃虫子,相当有野性。而这种野性是在当时生存环境下赋与的求生本能,不可理解为岭南人什么都吃,陆次云是站在猎奇角度说问题了。

粤西的古越族人,到南北朝时期,因中原文化及生产技术的传入,利用畜力耕作,水车动力灌溉,兴建水利丶建造水塘等,使“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

望天食饭的耕作方式得以改变,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不过,由于自然环境条件比较恶劣,直到隋代岭南的生产力和经济水平都是远不及中原的。

《隋书·地理志下》“自岭以南二十余郡,大率土地下湿,皆多瘴疠,人尤夭折”。特别是俚人所居的闭塞山区,生产力更加落后,正如唐人张九龄在《曲江集》中所说的,“岭诸州居人,与夷僚同俗,伙耕水褥,昼乏暮饥。”

俚人先民开始时在树上搭巢而居。宋朝后改泥砖屋。

《博物志》说:“南越巢居,北溯穴居,避寒署也。”后来发展成为离地构筑的房子,即干栏。

《北史·段传》云:“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今桂南偏僻地区的壮族居民仍为人居其上而畜处其下的干栏建筑形式。

宋朝时,粤西古越族人告别巢居,垒土墼为墙而架宇其上,全不施柱。不施栈板,唯敷瓦于椽间,四壁不加涂泥。

这正是两广地区的特有建筑泥砖屋。

泥砖屋建筑优点是冬暖夏凉,吸潮快,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建造工艺简单,缺点是洪水过后,泥砖屋被淹过而容易倒塌。

俚人习于水性且擅长"伐木为舟",山区江流滩多水浅,不宜行舟,只适放竹丶木排,因而粤西先民运输也兼用马匹或牛。

柳宗元《柳州峒氓》诗说: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言不可亲。青鲡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墟人。

柳州南下接通海的地方是信宜,异服殊言是指僚人的衣着说话了,青鲡裹盐是鱼皮袋包装的盐,峒客指俚僚马帮商贩,趁墟佬上墟是买盐煮饭的。

也许柳宗元是说柳州俚僚街市热闹的,但我们可从其诗中闻到古代粤西乡土的信息,古时候雷州半岛的海盐经鉴江进入高州信宜,再由马帮运往黄华河到达内陆柳州,信宜是进入广西的陆地商道,而为适应山区运输,信宜马帮应运而生.信宜马帮主要由怀乡、贵子、茶山、朱砂、旺砂-带的土著垌客(俚僚)组成,最盛时上柳州达百人,马匹达千匹,浩浩荡荡。

重视集市贸易,也是俚僚文化的一大特点。

《史记·货殖列传》说:“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褥,果随赢蛤,不待贾而足。”可见汉时岭南尚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

到南北朝时岭南农村已有集市贸易,刘宋《南粤志》说:“越之市为墟,多在村场。”但是,“俚民皆巢居鸟语,不闲贸易之宜。每至买银,为损已甚”。

有的地方,俚人后裔直到宋代仍实行以物换物的原始贸易。

宋人苏过《斜川集》载:“黎人处不毛之地,盐酪谷帛金斧器用,悉资之华人,特以沉香吉贝易之耳。”

《太平寰宇记》载窦州“三日一市”,容州(今广西容县)“呼市为墟,五日一集”这一习俗沿袭千年不变。

《岭外代答》西南蛮笠,以竹为身,而冒以鱼毡。其顶尖圆,高起一尺余,而四围颇下垂。视他蕃笠,其制似不佳,然最宜乘马。盖顶高则定而不倾,四垂则风不能飏,他蕃笠所不及也。交址有笠如兜鍪,而顶偏,似田螺之臀,谓之螺笠。以细竹缕炽成;虽曰工巧,特贱夫之所戴尔。戴着蛮笠趁墟现在信宜农村的大岗帽形制,与西南蛮笠依然一样。

穿木屐之俗在粤西一直延续到本世纪60年代。《甲申志》云:“屐有五便:南方地卑,屐高远湿,一也;炎徼虐暑,赤脚纳凉,二也;所费无几,贫子省钱,三也;澡身濡足,顷刻遂燥,四也;夜行有声,不便为奸,五也。”

大手巾源于隋丶唐俚僚人征战腰带,一般作束腰甲之用,粤西古人劳动丶趁墟,无论男女老少,不管春夏秋冬,只要下田劳作,出门时一定不会忘了随身带着大手巾,或搭在肩上,或系在腰间,一尺来宽,七丶八尺长,用力时束在腰间作腰巾用,以借发力,旧时趁墟多是步行赶路,出太阳时可把手巾顶在头上遮太阳和擦汗。

《岭外代答》僚人以蓝染布为斑,其纹极细。其法以木板二片,镂成细花,用以夹布,而镕蜡灌于镂中,而后乃释板取布,投诸蓝中。布既受蓝,则煮布以去其蜡,故能受成极细斑花,炳然可观。故夫染斑之法,莫猺人若也。

茂名县志五代,窦州瑶僚种蓝制靛染布,且有多余于集。明清以来,广东佛山形成了布匹集市,染布作坊与工场众多,其主要染料大部份来自粤西山区,罗镜水摆墟是蓝靛的最主要集散地,佛山很多商贾都专门派人在水摆长期采办。罗定泗纶,连州,分界以及信宜等山区都普遍种蓝。

高州 、信宜盛产苎麻,在各种麻类纤维中,苎麻纤维最长最细。纤维长度比最高级的棉花还要长二、三倍到六、七倍。俚僚人用它织布染蓝,做成衣衫,暑天清凉排汗,吸湿和散湿快,热传导性能好。

铜鼓是我们的国宝,在古代,铜鼓象征权力和富贵,鸣击铜鼓更是吉祥之兆。

广东信宜(古窦州)高州(古高凉)地处现在粤西北地带,俚洞众多,远古就是俚瑶生活的地方,俚人崇拜雷神。其铸造的铜鼓乃雷的象征,铜鼓上的文饰、蹲蛙、羽人都有祀雷有关。青蛙是俚人的图腾。俚人认为雷王是上天的主宰,而蛙神则是雷王的使者,能呼风唤雨,格杀妖物,保卫人间和平、安宁与五谷丰登。

粤西是广东省出土铜鼓最多的地区。出土的铜鼓,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为研究粤西桂东地区相应时期俚人、僚人社会经济和民族文化,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