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卧🐯湾】王任重:故乡的骄傲●马达读人系列之一

 我的卧虎湾 2020-09-16
我有平台,你有故事?
就算晚一点也没关系,真的没关系
欢迎关注平台,底部可以留言
投稿:308286678@qq.com
粉丝微信号📶13960233130

卧虎湾藏龙卧虎,群英会聚贤群英!

总     编   审:马    达
顾            问:姜自申
法  律  咨 询:李进章
主            编:傅群雄
特约评论员:李庆国
美  术 设 计:安殿堂

在我的家乡河北省景县,有两个人物几乎妇孺皆知:一位是曾经担任湖北省委书记十二年、后来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王任重,一位是铁道部原部长刘建章。他们都是在老家一带最早从事共产党革命活动、解放后当了党的高级干部的风云人物。关于他们的故事在百姓中流传很多,乡亲们每每说起都油然产生一种光荣和自豪。
王任重同志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调到北京工作。一次春节前的家乡人聚会,有幸见到了久仰其名的原铁道部部长刘建章,那年他已八十五岁高龄,但身体健康,精神状态很好。他用浓重的家乡话向人们致辞,还应我的要求在我的笔记本上写下了他老人家自己创作的一首诗:“生命由天赋,寿命靠人为;旷达得高寿,乐天双耄期”。后来我把这次见面连同这首小诗以“特写”的形式寄给了家乡的《衡水日报》,发表在该报的第一版上。之后,我还陪同家乡一位领导同志到刘老家中拜访过一次。那时我曾想,什么时候也要想办法见老一辈革命家王任重一面。可未曾想到,1992年3月16日晚上,我出差在天津警备区的招待所里看电视新闻,突然看到屏幕上王任重的照片被加上了黑框,王老因心脏病突发于当天早上6时10分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五岁。令我感到十分震惊和悲痛!那些天里,我每天都注意看报刊上发表的有关记述王任重生平的消息、文章和照片,并把这些资料剪贴下来贴在我的日记本上。我在日记里写道:“王老一生投身革命,历尽坎坷打江山,转战南北创伟业,生命尽头还是想着为党和人民工作,德才兼备实为吾辈之楷模”。2000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王任重文集》(上下卷),我一连读了两遍,并写了一篇读书札记《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典范》,刊登在当年河北省委组织部主办的《干部党员人才》杂志第七期上。2004年秋天,我有机会到中共中央党校进行为期半年的学习,这期间,我在学校的书店和图书馆里,购买和借阅了有关反映王任重生平的书籍,如《东湖情深——毛泽东与王任重十三年的交往》、《中共党史人物传(第81卷)》等,又一次走近这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从他身上再次汲取到丰富的政治营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王任重生活照
勤奋好学有思想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身为小学教师的王任重就经常到县城民众教育馆看书学习,读进步小说,看分析社会的杂志,立志救国救民,追求光明之路。走上革命道路之后,无论是在延安中央党校学习,还是在烽火连天的抗日岁月,他始终重视读书学习,坚持刻苦攻读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记笔记、写心得,善于动脑筋钻研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在担任冀鲁豫地区宣传部长期间,创办了区党委机关刊物《平原》,以此为阵地开展革命斗争,他以“辛黎”的笔名,亲手写下了许多对开展抗日工作指导性很强的文章,把当时的宣传工作搞得红红火火。解放后在担任湖北省委书记期间,他提倡“读书、谈心、想问题”和“工作、学习、写作三结合”。他认为:“工作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要把问题解决好,就得不停地学习;学习不是为了好看,是为了善于认识问题,这就要不断总结经验;写作是总结经验的重要手段”。他不仅自己大量撰写文章,还组织了一个名为“龚同文”的杂文小组,出版过《谈心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读《资治通鉴》的笔记等著作,成为党内著名的“才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王任重曾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当时正处在拨乱反正的历史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他提出了许多非常有见地的思想,比如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党的文艺方针问题,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的问题。还在《人民日报》上连续撰文阐述关于正确实行党的民主集中制问题,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
毛泽东主席与王任重(左三)在一起
胸怀坦荡党性强
对待工作中的缺点错误,王任重总是勇于承担责任,并修正错误,进行自我批评。对于1958年由于头脑发热给湖北省工作带来的损失,王任重十分痛心和内疚。他多次向中央作检讨,在省内各种会议上作严肃的自我批评,主动替下面承担责任,同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一系列纠“左”和调整的措施、政策,受到毛泽东、党中央的肯定和赞赏。在这一点上,他曾说过这样一段精彩的话:“每个人的一生都要通过和细菌及疾病作斗争来保持自己的生命和身体的健康。在政治思想上,同样要通过和错误作斗争来保持自己的政治生命和思想的健康。我们谁也不会把治好了病的健康人叫做病人,因此绝不可能把改正了错误的好同志当做坏人”。他提倡人们“要说真话,不说假话”、“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好就是好,坏就是坏;多就是多,少就是少;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有喜就报喜,有忧就报忧。”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王任重(左一)与邓小平、王震一起在新疆视察
才干出众素质高
战争年代,王任重在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方面显示了高超的才智,既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又有较高的理论水平。特别是他善于思考,显现出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质,多次受到邓小平、薄一波和宋任穷等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建国后,王任重三十五岁就任正省级干部,三十七岁担任湖北省委第一书记,他从湖北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抓大局、抓基础、抓重点、抓经验,形成湖北建设史上一段发展迅速的黄金时期。他坚持在党委领导下的分工合作制,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遇事同大家商量,启发大家畅所欲言,敢于争论,以便形成正确的决策,工作分工后敢于放手。他将主要精力用在想大事、议大事、抓大事上,因而举重若轻,挥洒自如。有位多年在他身边工作的领导同志把王任重的领导风格概括为“考虑大局,抓住关键,当好班长,坚持原则”。毛泽东十分器重王任重,与这位年轻的省委书记有着十三年的交往情谊。毛泽东欣赏他年轻有为,富有朝气和开拓精神;欣赏他知识广博,多才多艺,理论和思辩能力强;欣赏他善于发现、总结实际工作中的新鲜事物和他不说套话虚话、敢于直言的品质。他的这种风格和精神,在后来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王任重(右一)陪同周恩来总理到湖北农村视察
廉洁自律风范好
同诸多老一辈革命家一样,王任重一生生活十分俭朴:平常中午基本都是吃面条,炸酱面或打卤面外加家里自制的泡菜;晚上孩子下班回来了,稍微丰盛一些,一般两荤两素,稀饭则是三餐必有的。他喜欢吃西瓜,但夏天只是在旺季才买来吃,他还规定超过三角钱一斤,他就不吃了。他在外出视察时,曾因接待单位炒鸡蛋时放了虾仁而生气。他说:“我们国家还不富裕,地方上财政也都很紧张,接待我们这些人,吃饱、可口就可以了,不要浪费。”王任重的女儿女婿在四川的穷山沟里工作,直到离休都在外地。他的弟弟战争年代曾帮助他卖过报、送过信,解放后一直在老家务农。
这就是老家的父老乡亲引以为自豪的王任重。当年毛泽东第一次与王任重见面握手时,李先念在一旁介绍说:“姓王名任重,是河北景县人。”毛泽东听后,脱口而出:“哦,燕赵多悲歌之士。”尔后两眼看着王任重,自言:“任重啊任重,任重而道远。”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的心中似乎有着一种王任重情结。当每次回老家路过他的故居小村庄王七庄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深情地凝望着;当在各地的图书馆或新华书店阅览购书时,总要看一看有没有王任重的书;当这次中央党校安排社会调研进入湖北境内时,我又在长江、汉江、沙市、咸宁等地江河、山岳、城市、农村中搜寻着这位革命前辈的足迹。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众多老一辈革命家早已离我们而去,惟有他们的精神,他们的意志,他们的风格,与他们所开创的事业一起,还是那样深深地影响、感染、激励着我们向前,向前。
2004年12月写于内蒙古乌海


重点推荐
微火信箱.烦恼我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