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平台,你有故事? 就算晚一点也没关系,真的没关系 欢迎关注平台,底部可以留言 投稿:308286678@qq.com 招商广告合作📶13960233130 卧虎湾藏龙卧虎,群英会聚贤群英! 《管子》曰:“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鎒、一椎、一銍,然后成为农。”小小的农具结束了人类向自然的索取,开始了人类向社会奉献的隔世之变。由古至今,它们总能让人们用现代的瞳孔窥觑到它古老的气质,从而穿越时空的阻隔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也许农具的魅力就在于此,它慢吞吞的问世,任凭世事如何风生水起也不会受到干扰,几个世纪甚至几个朝代薪火相承。这不温不火的情怀正是中国农民的个性,中国土地的个性。 当代作家阎连科在其《农具的尴尬》里写到:“‘农具’一词已经非常古老,在城市里说出农具二字,颇有了唐诗宋词的味道,而和日常的吃饭、穿衣没有什么关系。倘若把农具摆在超市出售,无人问津是一种必然”,“农具的命运和价值,在中国的都市和数亿从农村奔向都市的人中,已经失去了存在和谈论的意义。” 我是一个典型的怀旧的人,又是一个乐观向上、一切向前看的人,对于农具,我没有作家笔下那种悲凉、无奈与尴尬的意味,更多的是一种怀念、留恋与记忆。是啊,当工业文明渗透了城市每个角落,当商业经济大潮席卷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当我们被五颜六色的视觉轰炸,终于感到疲惫时,看到一把生锈的镰刀,一辆咯吱作响的独轮车,一个笨重的打场用的碌碡,都能感受到一股来自故乡的温情。那蓝天白云映衬下的苍茫大地,那些被摩挲出肌肤光泽的老式农具,瞬间将我的感动尽情泼洒在那片古老的原野里……
农具,据《搜狗百科》的解释,农具是指农业生产使用的工具,多指非机械化的,也称农用工具、农业生产工具。农具是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劳动对象的器具。《管子.禁藏》中说:“缮农具,当器械。”宋代诗人敖陶孙《改周晋仙赠丁相士之什》诗云:“何如吴淞江上住,门横钓车屋农具。”《明史.太祖纪三》:“八月癸丑,徙泽潞民无业者垦河南、北田,赐钞备农具,复三年。” 农具的产生和发展是与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同步进行并相互促进的,农业的历史是从农具作用于农事活动开始的。农业开始之前的采集和渔猎,虽然人们已经懂得使用工具,但是这些工具还不能称之为农具,自然生态被人们有目的地给予加工才出现了农业,用于对农业加工的工具才是农具。所以说,农业和农具同时诞生于人类社会,是谁也离不了谁的一对孪生兄弟。农业和农具的诞生,结束了人类向社会索取,开始了人类向社会贡献的新时代。 农具姓“农”。农具的缺点,是看上去给人一种僵滞的模样,它那厚厚的、硬硬的外表,一点儿也没有当今新潮流动漫的那种如影随形。它的颜色并不光鲜,总是呆板的烟黄色加土黑色,即使新制造出来的农具,其颜值也并不惹人喜欢。农具最大的优点,是朴实与憨厚,是它们拥有的那一份阳刚的硬度和韧性,这使它们成了一种所向披靡的力量。它们与泥土、庄稼的零距离接触,恰似血与刃的亲吻,在大地上演绎着、变化着、升华着农耕时代的文明,成了人们永远难以抹掉的记忆。 对于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儿童来说,农具虽然算不得玩具,但是,他们对于各式农具的接触、了解、兴趣,其实并不亚于玩具。因为打从记事开始,就被父母背着、抱着或用手牵着,来到开着野花、长着野草的农田里,坐着、蹲着或小跑在田埂上,一边观瞧瓦蓝瓦蓝的天空上游动的白絮一般的云朵,一边等待着从地这一头干到那一头,又从那一头折返回来,汗流浃背、吁吁喘气的父母来看自己一眼,说一声“好孩子,等干完了活,就带你回家,做好吃的”。在农村,无边无际的原野,就是儿童的童稚园,农具和庄稼就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书籍。稍大一些,农村的儿童,就会背上一个特制的筐头或者带上一个粗布口袋,拿起镰刀或者耙子,与小伙伴一起到地里揪菜、砍草或者拾柴火了,镰刀、筐头、布口袋、耙子,既是儿童们最早使用的农具,也是日常生活用品。 当个子窜高了,胸脯子挺起来了,嗓子上有了喉结,半壮的小伙子,就会像父辈一样,开始下地劳动,使用各种农具,耕耘农田,收获庄稼,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 就我的家乡而言,根据特定的气候、时令、农事特点,形成了春播秋收、夏育冬藏的生产规律,农具的种类也相当繁多,不胜枚举,现按照从种到收的路径,将自己见过或者使用过的一些主要农具例举如下: 一、 耕地、平整土地农具 耕地、平整土地的目的在于给播种后的种子发芽、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一般包括破土、碎垡、平整、作垄等环节,这些环节一般都需要相应的农具和农具使用方法。 中国最早的整地农具当数耒和耜。传说神农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系在尖头木棒的下部加一横木构成,以便用力起土;耜则是在耒的基础上,加上扁平刃板(耜冠)而成的铲形农具。耜依制造的材料不同,又有石耜、木耜和骨耜之分。在中国原始时代的耒耜遗物中,最有名的当属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耒耜是犁的前身,它的使用一直延续到铁农具使用的初期,故后来有人仍称犁为耒或耒耜。犁系由耒耜发展而来。耒耜是手推足蹴的直插间歇式的翻土农具,而犁则是由人力或畜力等做为牵引,将间歇翻土改为连续式的翻土,它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翻土的效率。 1 犁 犁,是农耕文化与传统农具重要的组成部分。东汉《释名》载:“犁,利也,利则发土,绝草根也。”《说文解字》曰“犁,耕也,从牛犁声”,“耕,犁也”。犁由古代的“耒耜”发展演变而来,我国汉代以前就发明了犁。从远古的刀耕火种,到近代的男耕女织,精耕细作,直到今天的科学种田,都离不开犁。 犁,由犁梢、犁辕、犁床、犁壁、犁铧(犁头、铲头)等组成。早期为直辕木犁,后逐步发展为曲辕铁木犁、铁犁、单铧犁、双铧犁等。犁辕、犁壁、犁铧均为生铁浇铸而成。犁铧安装在木制的犁床上。《新华辞典》解释说:犁铧是“犁的主要部件之一,起入土和切开土垡的作用,并和犁壁构成犁体工作面,以碎土和翻土”。犁壁呈弧形,表面有一定的凹面,可控制翻土的方向,背面有突齿,顶端有孔为穿绳结带固定犁壁之用。 犁,由人力或畜力牵引,利用犁具前进时的推力,使耕起的土垡沿着犁铧后面的弧形犁壁升高并翻转,把土壤表层的杂草等埋进土中,以增加肥力。还可开沟、复埂、盖种、起获等功能。 犁,经过春秋战国时代的发展与完善,到了刘邦一统天下的时候,已经走向了千家万户,成了最受老百姓欢迎的耕翻土地的主要工具。几千年来,大地上到处都留下了犁的身影,它为耕耘播种立下了不朽的汗马功劳。人们喜欢它,人们敬仰它,许多文人雅士都把犁田看成趣事、乐事、高尚的事。唐朝诗人钱起说:“沟塍花落尽,耒耜度云回,谁道耦耕倦,更兼胜赏催。”那来往于沃野里的耕犁(耒耜),如耕耘织绢,虽然春耕很累,它却仍然兼有一种促使人欣赏田园风光的功用,繁重的劳动似乎也觉得不那么劳累了。 然而,耕地毕竟十分艰苦,诗人也常为农夫们的劳苦而叹怜。唐朝诗人崔道融的《田上》诗写到:“雨足高田白,披蓑夜伴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三更半夜,农夫就要冒雨耕田了,天还未晓已累得筋疲力尽。文武双全的南宋爱国诗人华岳的《田家》诗则说:“鸡唱三声天欲明,安排饭碗与茶瓶。良人犹恐催耕早,自扯篷窗看晓星。”天将破晓,善良的妻子已经为将去耕田的丈夫准备好了茶饭,又心疼地不想把疲惫的丈夫过早叫醒。诗人把这位“良人”的矛盾心情刻画得惟妙惟肖。唐朝诗人彦仁郁在《农家》诗中也写道:“夜伴呼儿趁晓耕,赢牛无力渐艰行。时人不识农家苦,将为田中谷自生。”告诫人们,粮食都是靠辛勤劳动换来的,应该十分珍惜。元朝伟大的农学家兼诗人王祯则更加热烈而准确的记述和歌颂了犁的结构、效能与功绩:“犁以利为用,用在耕夫手。九木虽备制,二金乃居首。弛张测深浅,高庳定前后。朝畦除宿草,暮坡起新亩。”用九木二金做成的犁,从早到晚随耕地者的心愿,可深可浅的耕翻着土地,清除了杂草,疏松了土壤,为人们创造出了大片大片的新土地…… 犁有老式犁和新式步犁(亦称七寸步犁)两种,老式犁使用历史悠久,新式步犁于1950年引进,50年代中期,我们老家一带已弃用老式犁。 在我们村子里,有一位文化不高, 喜欢写写画画,干活吊儿郎当, 爱发点牢骚,又有点自命不凡的人,曾经写过一篇“七寸步犁诉苦”的文章,结果被打成了"反革命",判处了三年多监禁。"文革"期间,因头顶着"地富反坏右"的帽子,他被反复批斗,罚扫大街,后偷偷逃往了新疆。他的文章,我没有见过,估计是杂文一类的,内容估计是假借“七寸步犁”的名义,来发泄对社会制度的不满吧。 2 耙 耙,在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称之为"铁齿楱",元《王祯农书》记载有方形耙、人字形耙等。 耙地和其他农事活动一样,在不同人的眼里看来,感受是大不相同的。清世宗宪皇帝有诗云:“农务时方急,春潮堰欲平。烟笼高柳暗,风逐去鸥轻。压笠低云影,鸣蓑乱雨声。耙头船共隐,斜立叱牛行。”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高高在上不察劳动之苦的皇帝老儿看来,耙田是多么轻松惬意:在风雨中斜立耙上叱牛耙田的农夫,似乎并不是在劳作,而是在欣赏那春潮、笼烟、暗柳、轻鸥,连打在蓑衣上的雨点声似乎也听得津津有味。然而真正体会到耙地之苦的人,写出来的诗就是另一种味道了。曾经作过七品父母官并对农业作过实地考查的南宋楼璹的“耙田”诗写道:“雨笠胄宿雾,风蓑拥春寒,破块得甘湮,啮塍浸微澜。泥深四蹄重,日暮两股酸,谓彼牛后人,着鞭无作难。”两腿酸痛的农夫,不要说自己已无力扬鞭,既使有力,面对四蹄沉重的老牛,又怎能忍心抽打呢! 耙,《现代汉语词典》里说,耙是碎土和平整土地的工具。它的用处是把耕过的地里的大土块弄碎整平。可见耙是为耕和种服务的。然而对耙的产生却无从考证。据说,耙的出现远在犁和耧之后。 耙,是劳动人民在耕种的实践中根据实际需要发创造的。起初,耙是手把式的,顶上横着一个一尺宽的耙头,把地里的柴火之类的杂物往地边拢,便于耕种。随着耧的出现,对播种的土地要求更高了,田间土块过大会把耧撑起来,耧脚很难插入土地;田块凹凸不平不仅直接影响播种质量,而且工作效率也大大降低。于是人们就用手耙刨地,土块碎了,田块也平了。手耙就是耙的起源。后来手耙变成一种竹器,专门用来拢柴。 耙,因地域的不同而形状各异,有钉齿耙和圆盘耙等。我们华北平原的农村,用的大都是钉齿耙。那耙的结构分为木质的耙盘和铸铁的耙齿两个主要部分。耙盘一般用榆木做成,为的是韧性好,经久耐用。耙过的地平展展的,远远望去给人一种开阔坦然之美。 3 盖 土地经过耕耙之后,还需要进行平整。于是,北方出现了耱,而南方出现了耖。耱是从耰发展而来的,只不过耰是手工的碎土农具,而耱则是用畜力拖动的磨碎土块的农具,至少在汉代已经出现。《氾胜之书》:“春地气通,可耕坚硌地……辄平摩其块。”“复耕,平摩之。”平摩的工具就是耱。耱在山东、河南北部叫“劳”或“耢”,河北叫“盖”。 盖,在元朝农学家兼诗人王祯《农书·耒耜门》里有详细记载:“劳,无齿耙也,但耙梃之间用条木编之以摩田也,耕者随耕随劳,又看干湿何如,但务使田平而土润,与耙颇异。耙有渠疏之义,劳有盖摩之功也。……今亦名劳曰摩,又名盖。凡已耕耙欲受种之地,非劳不可。” 盖的形状为长方形,木制框架,上置橯条,橯条多用荆条或藤条编织而成。在北方则主要用荆条编织,因为五六十年代,北方多盐碱地,在白花花的盐碱地或者农户的房前屋后,都茂盛地生长着一丛丛红荆.年头久了,那红荆就长成了树,红荆叶似松针,夏季开花,那花朵好似米兰,花由鲜红渐变为粉红,最后变成白色。春天的时候,剥开嫩嫩的枝条,可以食用,那味道涩涩的带一点甜味。荆条可以编织筐、罩子、篓子等类器具。 说起来,盖的作用很简单:平整土地,掩土保墒,破碎土块,撒播种子后盖土。盖地的时候,人站在盖上,吆喝着牲口身子有节奏地晃动着前进,这当然是指”好把式”而言,也有"半大小子",因使牲口不熟练,牵着牲口盖地,盖上放一块大石头或者其他重物。 4 铁钯 铁钯,由木把、钯头组成,钯头装有铁齿,形状与《西游记》里猪八戒背的钉耙一摸一样,主要用于小面积土地刨翻后的平整、打畦,也可用于播种后的覆土盖种,在我们老家,则主要用于菜园子平地、打畦。 二、 播种农具 播种用的农具,主要有耧、耠子和砘子。 1 耧 耧,是我国最早使用的播种工具,发明于东汉武帝刘秀时期,宋元时期北方普遍使用。 耧,在农民心目中是一件很讲究的家具,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构成,可播种小麦、大豆、高粱、谷子等。 打(做)耧需要很高的技术,手艺高超的匠人才敢做会做。打耧用的材料也要求很严格,耧辕(也叫耧杆)要用槐木,图个结实硬棒;耧斗需要用柳木,因为造型,弯曲伸张起来木质有韧性;楼的三条腿必须用枣木。腿里要勒漏槽,枣木结实又光滑,便于种子顺当当往下流。 “农人力已勤,要在布嘉种,手持高斗柄,咀泻三犁垄。月下叱黄犊,原边过废冢,安知侠少年,玉石金羁拥。”这是宋朝大诗人梅尧臣的咏耧诗。播种季节农民是非常繁忙的,常常是白天忙于收割打场,播种只好安排在夜晚进行。月光之下,农夫手握耧柄,口叱黄牛,行走于费冢之边,泻种于沃野之中……既是一幅美丽的夜景,也是一张辛劳之图。 播种的时候,掌耧的人必须是种庄稼的把式,只有他们才能播的均匀,深浅度掌握得恰到好处,既节约了种子又能确保出苗率。在这方面,我爹就是一个行家里手。记得小时候,每到播种季节,爹就忙得不可开交,那时候,生产队里牲畜少,都是人拉耧。下地的钟声一响,爹把耧扛在肩上,雄赳赳气昂昂的走在最前头,后边紧跟着一群拉耧拉砘子的年轻人。爹摇动耧的样子很好看,仿佛艺术大师在大地上描绘最美的图画,他播种着明天,播种着希望。收工了,那带着爹洒下汗水的耧被带回我们家里,舒舒服服的靠在北屋的墙下,这正应了一句谜语的谜面“小脚娘,小脚娘,做了活,靠着墙”,谜底说的就是耧。 2 耠子 耠子,主要用于夏播玉米开沟和玉米、高粱、花生等苗期追肥、开沟。进入80年代后,耠子的使用逐渐减少。 耠子的结构与犁基本相似,只是耠子向两侧侧翻土,而犁是把土地犁出一道沟,向一侧翻土。耠子由耠架和耠头组成,耠架长约两米,分脚把子、把手、耠底和耠头等,脚把子前低后扬与耠辕斜向连接,交点前下面有立枨安装一扁圆棒,与耠辕平行,前端锥形,套上耠子头绑紧即可使用。除耠头为融化的铁水铸造外,其余皆为木制。 耠子不仅形象与犁杖近似,使用方法也大致相同,皆由大牲畜在前面系上绳套牵引,车把式在后扶着脚把子尾端手柄,掌控曲直速度,行进中将地面耠出垄沟来,后面点上种子,撒上肥料,随即掩埋、碾压,播种才算完成。 3 砘子 砘子是播种覆土后用来镇压以利出苗的石制农具,拉砘子就是播种后用砘子把松土压实。砘子是石头做的,形状和现在举重的杠铃比较相似,作用是小麦种播下后,用它来压实,起保墒的作用。砘地时由人拉着砘子顺垄走,将耧铧翻暄的地轧实。因为拉砘子的人通常是未婚的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所以,老家的人戏绉地称他们:“傻小子,喝凉水;拉砘子,有力气”。 (未完待续) 重点推荐 微火信箱.烦恼我帮 总 编 审:马 达 顾 问:姜自申 主 编:傅群雄 特约评论员:李庆国 美 术 设 计:安殿堂 总编审助理:焦龙宇 法 律 顾 问: 李进章(河北政法干部,教授) 郑立申(北京网络法律专家) 特别公告:本公众号对故意扰乱的无理侵权行为将保留反投诉和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书 讯 欲购《磨合人生》(作家出版社 原价28元,现优惠价18元)《与年轻官兵谈人生》(解放军出版社 18元),加粉丝微信号13960233130联系即可。 王波(鱼跃集团) 桃李芬芳陈言新语 罗兰 伽罗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