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卧🐯湾】马誉炜|婆媳关系新说●《磨合人生》连载(54)

 我的卧虎湾 2020-09-16
我有平台,你有故事?
就算晚一点也没关系,真的没关系
欢迎关注平台,底部可以留言
投稿:308286678@qq.com
联系电话📶13960233130


卧虎湾藏龙卧虎,群英会聚贤群英!


1


岳母在京小住,老家的亲戚打来电话,告诉她,年已九十六岁高龄的婆婆病重,已发烧数天,现正在输液治疗。岳母今年已七十有二,这个年龄的人,还能有婆婆在世的,为数着实不多了。其实,岳母在外边,牵挂最多的就是老家躺着的婆婆,经常念叨着回去。得知这一消息,岳母急得团团转,遂向女儿发出最后通牒:今天必须给我买车票,婆婆病重,长媳不在身边,外人会笑话的。
我和妻子的想法是,岳父刚刚去世,岳母心情一直不好,刚来京时神情恍惚,整日无话,只是提起岳父故去前的这段日子,或岳父活着时的一些往事,便滔滔不绝,絮叨起来没完。眼下在京住了两个多月,情绪刚有些好转,再回老家,自己身体、精神不好,还要伺候病人,那境况可想而知。再说,奶奶身边还有姑姑和大哥他们,会伺候得好的。岳母回去能抵多大用呢!妻不让岳母回去,那理由还有,奶奶年轻的时候,待承岳母很不好,甚至看到岳父和岳母在一起说话亲热点,就指桑骂槐地数落。那时,奶奶长年住在德州,回家时带回点好吃的,既不让岳母吃,也不让妻子这帮娃娃吃。可岳母从来都是逆来顺受,训挨着,骂听着,言听计从地伺候着。现在她人老了,也该岳母“翻翻身、出出气”了。妻子偶尔向岳母提起这些,岳母总说,可不能那么说,谁让咱是一家人呢!
望着归心似箭的岳母,我们知道京城留不住她了,只有买好票,送她登上回故乡的列车。


2


父母搬到省城之后,每到清明或是祖父、祖母的忌日,母亲总是提前好几天,忙活着买些纸钱,托人捎回老家去,让给祖父、祖母上坟。有时来不及买纸钱,就让人捎点钱回去,请在老家近门的叔叔给买点纸钱上坟。
今年5月初,老家县上来人,接父亲回县城住上几天。父亲回去后熟人故旧,东家请,西家宴,一下子竟呆了十多天。我得知后,很不放心,父亲毕竟已是七十多岁的人了,一人在外可别有什么闪失。一个双休日的上午,我给省城的母亲要通了电话,母亲在电话中告诉我,四弟去接父亲了,不过当天回不来,因为第二天阴历四月初五,正是祖母的忌日。四弟临走时,母亲特意叮嘱让父亲不要忙着回来,别忘了绕道回老家那个小村庄去,给祖母添添坟、烧烧纸。
祖母活着时,母亲总是把她奉为上宾,在温饱问题远未解决的日子里,祖母吃的都是另样饭,一年四季有水果,穿的也干干净净、暖暖和和的。这我记得清清楚楚,也很合情合理。但她老人家活到八十二岁,故去这么多年,母亲还总记着她的忌日,还这样执著地惦着每年为老人家烧纸祭祀,就不是一般情理所能解释的了。


3


过去,女人都羡慕、期盼由媳妇熬成婆婆,婆婆可以指使、制约媳妇。这种习俗就决定了岳母和婆婆的那种关系,也产生了母亲和婆婆这样的情形。这种旧式的婆媳关系,尽管也有些磕磕碰碰,但终究还能够把婆媳变为“一家人”的关系,产生相依为命,牵肠挂肚,怀念思恋的情感。然而,时代前进了,婆媳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媳妇娶进家,婆婆便多了许多难处。要钱给钱,要物给物,生了孩子给看,下班回来管饭,“后勤部长”式的婆婆有之;成家即分家,井水不犯河水,回娘家大包小包,来婆家轻车简从,丈夫给婆婆孝敬点钱盯得很紧,婆媳形同路人的有之;洗衣做饭、看孩子的大权全交给婆婆,婆婆说话还要看媳妇脸色的有之;你对我好,我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对你更差,这种交易式的婆媳关系更多……甚至在东北某城市,竟发生儿媳嫌婆婆拖累,用菜刀将婆婆砍死的惨剧。历数身边人和事,“好女婿”越来越多,“好儿媳”越来越少。
这种情况究竟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落后?
难道婆媳关系,只有旧时的婆婆说了算,儿媳跟着转;或者现在的儿媳说了算,婆婆跟着转两种形式?有没有更好的相处方式?
这就是我的困惑,至今找不出答案。

 

1997年10月


(选自马誉炜著《磨合人生》一书,2010年作家出版社出版。)



重点推荐






总     编   审:马    达
顾            问:姜自申
主            编:傅群雄
特约评论员:李庆国
美  术 设 计:安殿堂
总编审助理:焦龙宇

法 律  顾 问:            
              李进章(河北政法干部,教授)
          郑立申(北京网络法律专家)


特别公告:本公众号对故意扰乱的无理侵权行为将保留反投诉和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共建平台,服务你我
凡对平台积极贡献、参与、推广者,择优展示。
王  波
老钓翁
呼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