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小莉长篇报告文学《时代与梦想-官金仙与中国物流30年》即将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逸野诗画 2020-09-16
一年半时间 五易其稿
一年半的时间,只做了这件事。深入其中,五易其稿,甘苦寸心知。新书分精装本和平装本两款,平装本58元,精装本88元,目前已经付印,十天半月之内与读者见面。届时,喜欢的朋友可以通过花城出版社直邮。
花城出版社
作为广东出版界一大品牌的花城出版社,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具影响的文学出版社之一。三十多年来,她不仅有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在学术上有相当成就的编辑队伍,而且团结了一大批著名作家,出版了大批为读者喜爱的精品图书。敢为天下先,是花城出版社最突出的特色。
《时代与梦想-官金仙与中国物流30年》列入花城出版社重点选题,适逢即将迎来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可谓生逢其时!

   内容提要

这不仅是一个普通人的励志故事,更是博弈与挣扎、亲情与人性的真实再现。翻开她的故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在人物命运上的投射,人民在时代浪潮中的悲喜,跃然纸上;深入故事章节,新时期中国物流发展史,行业的风云际会,追梦者砥砺前行的壮歌,感人至深。
官金仙,1988年试水物流业,30年专注与坚持,亲历物流业的起步、变革、飞跃、创新,见证从传统物流过渡到现代物流的疼痛与挫败、悲喜与荣光。她满腔的热情和热血献给了物流业,她一辈子专心致志一件事:物流!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一次次成为“唯一”“独家”;她是一个浑身洋溢出人间烟火味的普通女子,更是一个以非凡的毅力和不屈的信念谱写魅力人生的女总裁。
全书分三季,“暗夜之光”、“成败之间”、“重生之路”。
创作背景
学习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响应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的号召,选点南方物流集团公司深入生活,创作反映该公司在企业创新方面的重大突破和成就,以该企业领头人官金仙为主角,讲述物流业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的变革,创业的阵痛和艰辛,人物命运在时代大背景下的跌宕起伏、忧患和悲欢。是一部正面讴歌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非虚构作品,是讲述平凡人追梦在路上的励志传奇。
五大要素
一是中国物流自80年代以来发展历程的缩影。自行车送货、公路运输、货运站、托运站、到后来的火车皮、集装箱、电子商务、云平台,各种物流形式,主人公经历了整个过程,主人公的故事,就是中国物流30年发展的故事。
二是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变化在人物命运上的折射。主人公生于1957年,改革开放起步的1978年即先知先觉,开办裁缝班打开通往市场之路。1988年试水物流业,1992年邓小平南巡一个多月之后孤身闯广东创业寻梦。国家的命运、时代的交替、改革的疼痛与光辉,与她个人的命运密不可分。
三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历经坎坷,喜怒悲欢,骨子里依然是小女子柴米油盐,亲情乡愁。很多女性创业者往往顾此失彼,本文主人公旗帜鲜明:奋斗,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出发,为了回家。结果是既照顾了小家,同时回馈了“大家”。
四是追梦者的典型代表。在成千上万踏上广东这片热土,拼搏、奋斗,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人生价值的寻梦者当中,本书主人公自强不息的精神、初心不改的专注,是她成功的前提,更是这个群体闪光的、正能量的代表人物。
五是勇于面对疾病最终战胜疾病的斗士。主人公年轻时练气功练偏了,身体、精神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患上了严重的焦虑症,曾经几度入精神病院住院治疗。经过漫长的挣扎,她与焦虑症宣战,最终冲出迷雾,战胜了疾病,浴火重生。 

《时代与梦想-官金仙与中国物流30年》后记

2015年年底,省作协文学院院长熊育群对我说,有个采写任务,南方物流的董事长官金仙,在企业创新方面独树一帜,而且许多媒体都报道过,这个人有故事,值得写,你去看看。说实话,我当时心里颇不以为然。
创业传奇,励志故事,长江后浪推前浪,已经看得太多了,没有什么新鲜。而且,我有另外的创作计划。心想应付一下,找个借口推脱也就罢了。
2016年春节前,第一次见到她。尚未进入主题,得知此前已经有好几个人写了或者在写她的传记,有一个还写了20几万字,但是都通不过。心里有了想法,这是个要求完美甚至苛刻的人。
外貌看,她很有江南韵致,圆润的脸,清秀温婉,皮肤很好,口音带着明显的江南印记。干事业的女人好像都是一头干练短发,她也不例外。
我说我只是来见见,聊聊,听听她的故事是否能把我感动。请她也权衡一下,我这个人能不能担此重任。我的想法是,如果她的故事确实能打动我,让我有创作冲动,我就接,毕竟,好题材可遇不可求。反之,走人。写这种非虚构的长篇,忠实于真实,最主要是主人公要认可,那不是一般的难。前面写她的人,不都“枪毙”了吗?可见,她在挑人,而且特别严格。
40分钟后,尘埃落定。
她用20分钟讲述了她的故事梗概,追梦历程,在江南水乡度过的苦难童年,家庭命运;她如何年少当家,为了亲人的生存与尊严,不屈不挠地抗争。父母原是砖瓦厂的工人,62年精简回乡,为把农村户口转为城镇居民户口,13年漫长的等待和努力。改革开放,先知先觉下海弄潮,做裁缝,办领带厂,推销劳保服装,倒卖钢材,1988年开始办托运站,进入物流业。1992年闯广东,从东莞起步,转战南北,历经艰辛。
仅是她的创业线还不足于引起我多强烈的好奇心,当她用平静的口吻,轻描淡写地讲述她因为练气功走火入魔,三次进精神病院接受治疗,此后得了严重的焦虑症,与病魔经年累月作战,我开始用心聆听。还有她与兄弟之间的矛盾,相亲相杀,揪心的痛楚与绝望;她争取广州亚运会综合物流独家供应商的满怀豪情,她建设国际一流标准的电商园区状元谷的匠心智慧,她最终以毅力战胜焦虑症的新生喜悦,说得波澜不惊,却极富感染力。
“奋斗了半辈子,能够给后人留下点什么?钱吗?物业吗?我觉得那不是最重要的。我经历的时代,再也不会重复了,那些苦的痛的纯真的美好的,后人永远也不会感受得到。我想把我的故事记录下来,不是为了宣扬我个人,我希望,我的后代以及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这本书,了解艰苦创业的不易,感受到梦想的力量,从而更懂得珍惜和感恩。”她这样说时,沉静而谦逊。
那一刻,我被深深地打动。
不仅是因为她的故事,而是她专注如一初心不改的信念,她为亲人过上好日子而奋不顾身的壮烈,她出发是为了回家的温情,她那从眼神里传递出来的生命的柔韧与顽强,令人动容。
我说:“我很久没有这样被感动,你这本书,我写。”
我也用20分钟陈述了我的理由。世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巧合,虽然我是60年代出生的人,年纪比她小,她阅历的主线,却跟我几乎相同。我的父亲也是在那个时候回乡,后来落实政策回城;我也有成群的兄弟姐妹,我担负的重托,与她一样。同是在乡村长大,她有的那些童年往事,我也有;她干过的农活,我也干过;她的委屈、困惑、不安、矛盾,我也真真切切地经受过;她到广州寻梦创业,我到广州打工寻梦。她在广州25年所感受到的时代变迁,我亲历其中感同身受。她几十年对物流专注如一,终能凤凰涅槃;我几十年对写作痴心不改,从山妹子成长为一名作家。她的时代,也是我的时代;她的梦想,正是我和千千万万寻梦者的梦想啊!
殊途同归!
我说:“写得好的作家很多,但是经历跟你如此相近的人恐怕不多;我不是水平最高的那个,但是我敢说,我绝对是最全力以赴的那个。我这个人要么不做,做就要尽力。我是个一根筋的人,永远只做一件事。如果我接了这个任务,别的事我都做不了,直到这件事做好为止。”
话音刚落,她从座位上站起来,豪气地手一挥,说:“我们太像了!我喜欢这样的风格。就这么定了!”
我们双手紧紧相握,无需更多言语。
2016年的春节,我阅读了有关她的大量资料,对她有了大概的认识。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她叫秘书联络上我,希望我尽快投入工作。按照计划,只有一年多的时间深入生活和采写,交稿日期在20173月。
2016218,我再次走进南方物流。
这一次,我住下了。
一住一年多。我跟着她一起上班、开会、谈判、拜访客户,一起生活、出差、探访她曾经落脚的地方、回老家采访她的亲友。我熟悉了她的员工,跟她的家人成为朋友。很快,我们相互信任相互欣赏,做了闺蜜知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毫无保留,她展现给我的,是一个完全真实的人,不同于叱咤风云的集团公司董事长的普通女子的真实,不同于炫目的光环下成功企业家的平凡女人的真实。
这就是投缘吧。有时候我想,让一个女人来写女人,实在是方便得多。不知不觉,她悲欢离合的故事,她喜怒哀乐的情节,她得失成败的焦虑,是如此真切地牵动着我的心。开始,我的身份是体验生活的作家,渐渐地,随着对她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对她的剧情越来越投入,我竟然进入了她的角色,把自己当成了她,许多次听着她的录音,泪湿衣衫。
我从来没有对别人的故事如此投入过,进入她的角色,我懂得了她。我在写她,也是在写我自己。从为了完成任务的被动,到灵感如火花闪现创作激情难以抑制的主动,我们心灵相通惺惺相惜。创作过程中,我们随时沟通,常常是我写到某一段,把握不好走向,我们又坐下来,话题打开,说也说不完。哪些描述没把握的,也请她随时提出意见。有时,我念其中的一些段落,念着念着就入境了,待到会心一笑,两个人都泪眼模糊。我们陷落在故事里的时代,浑然忘我。
创作后期,为了完全不被打扰,我搬到增城新塘的一处寂静所在。小区树木婆娑,但是极为潮湿,四月份还穿一件毛裤,膝盖阴湿湿地发寒。冬天,羽绒服都穿上了,感觉比天河区冷了许多。
我把手机停掉,除了单位和家里,没有人能联络上我。我怀着闭关修行的决心,发誓不完成创作不出关。
这一年,我回过几次家。记得中秋节回家跟孩子一起吃饭,本来在说着月亮,我突然说起我在写的书,讲主人公的故事,我自己都觉得神经兮兮的,难怪孩子奇怪地看着我。我跟母亲说没事不要打电话,我的脑子会短路的。当有一天母亲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有没有吃饭啊?有喝汤吗?饭要记得吃啊!”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原来好多天我没有开过口。
搬到居所的第一件事,我请开陶瓷厂的朋友快递来26个花盆,阳台上种满了花草。绿萝、茉莉、石斛兰、龙船花、薄荷……当我想起来,会走到阳台,跟我的花草说会话。阳台外是几株茂盛的白兰树,初夏,白兰花是我尊贵的客人。
吃的不缺,官总照顾得很好,生活补给叫人送来,储存在冰箱里,可以十天半月不下楼。需要补充写作素材了,我一个电话打过去,官总再忙也会尽快赶来。
创作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跟物流有关的书籍,与改革开放有关的资料,和主人公命运相关的知识,比如气功、焦虑症之类,还有哲学、文学。丰富自己,方能游刃有余。
说不苦是假的。自己才疏学浅,觉得这一年的时间耗费了几十年的积累,倾其所有,用尽心力。我比较笨拙,过于认真,只会实打实地干,比如在资料的引用上,尽量不长篇大论照抄照搬,必得经过自己的大脑和心,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有一次我对官总说:“这本书写完,我再也不写长篇了!”
如果不是遇见这个好题材,我是断不会有创作长篇的热情的;如果不是官总的信任、坦诚、理解,我也不可能这么卖命。我很幸运,这一年多的时间,我学到了很多,对中国物流30年的发展、现状、未来有了基本的认识,对这个行业有了更多的了解,并且,喜爱。
这不仅仅是一部个人传记,我希望我是一位时代的歌者,是书写人民在改革开放年代真实感受的记录者。
高小莉 2017412于广州增城
高小莉,笔名逸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从事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朗诵文体创作。就职于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院。主要作品《热血热泪热土》、《瞬间柔情》、《那些沧海桑田的事》、《快乐行走》、《永远的漂泊》、《天劫》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