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侵华花了14年,为何入侵印度打一次就放弃了?

 苏文说历史 2020-09-17

(在网上偶然看到这个问题,特意写篇文章与大家讨论)

首先想和读者讨论一个问题,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应该从哪一年开始算?

以前历史教科书上老说“八年抗战”,默认是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为止。近些年,“八年抗战”逐渐变成了“十四年抗战”,默认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算。

(致敬老兵 抗战老兵乘车方队)

在笔者看来,日本侵华何止14年?

严格来讲,1874年5月,3600名日军出兵中国台湾,残酷杀戮高山族同胞,并于当年10月签订《台事专条》(即中日《北京专约》),即象征日本对华侵略战争的起点。

(1874年武装抗日的台湾少数民族同胞)

此后,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含日本),1904年日俄争夺东北、1914年世界一战(日本从德国手里抢了山东)、1925年伙同英国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1926年炮击大沽炮台酿成“三一八惨案”、1928年制造“济南惨案”(打死中国军民1000多人),之后炸死张作霖,此时在布局阴谋占领中国东北。

应该说从1874年到1931年,57年时间里,日本对中国领土发动的侵略战争,何尝不算是日本侵华的一部分。

至于说,为什么日本侵华比入侵印度更持久,笔者看来两者没有可比性。

首先,1944年3月日本对印度发动英帕尔战役(日军代号:ウ号作戦)的时候,严格来说,当时没有印度这个国家,那时候叫“英属印度”(Britain ruled india),包括今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缅甸。

直到1947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巴基斯坦和印度相继独立出来),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才标志结束。

简单来说,1944年日本在英帕尔不是跟印军打仗,而是跟英军打仗,彼时印度算不上一个独立的国家。

其次,英帕尔战役中英军获胜得益于一些巧合因素。英军最终打败日本,除了自身武器精良、中国远征军帮助等原因外,得感谢老天的帮忙。为什么这么说?

其实英帕尔战役爆发后前两个月,日军势如破竹,几乎要撕破英军的防线,可两个月后当地雨季的到来,让英帕尔战场形势发生逆转。

(雨季的热带雨林)

当时为了速战速决,日军仅随身携带了三周的口粮,之后便以陆路运送补给(空中不占优势),而且为了避免轰炸走的是丛林运输路线。

但当地雨季的到来,让日军后勤补给几乎中断,日本士兵只能依靠挖掘野菜和捕猎野兽等充饥,肚子吃不饱的情况下日军打不赢。

不仅如此,持续不断的暴雨,也使得日军3万多名士兵水土不服,接连染上了伤寒、疟疾、痢疾、霍乱、流感等疾病。

后来,幸存者回忆那种悲惨的场景:“士兵们的皮肤常常布满溃疡和脓疮,穿着湿透了的衣服躺着任随蚂蚁去叮咬……”

总之,这场战役中日军伤亡、失踪士兵约5.5万人,其中一半都是被饿死或病死的,真正被英军打死的,只有两万多人。

最后,随着1944年6月同盟国“诺曼底登陆”,轴心国在欧洲战场上处于节节败退,日本在东南亚战场上也遭到英军和中国远征军的猛烈反击,二战胜利的天平已经倒向了同盟国一边。整个国际大环境已经不利于日本继续在印度跟英军进行纠缠。

总结,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小、人口数量少、自然资源不足,“明治维新”成功帮助其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但与此同时日本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以战养战”之路。

侵略中国让日本尝到了甜头之后,野心不断膨胀,发动“珍珠港事件”挑起了全球范围内战争。在全世界反法西斯浪潮中,日本的失败是必然的,1944年英帕尔战役的失败加速了这一进程。

(本文由苏文说历史原创,欢迎大家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