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年越南自助游2——慢游河内

 乐儿小筑 2020-09-17

DAY1:2019年4月22日

原计划23日一早从友谊关入境越南,但这天下午五点半就到了凭祥,很幸运买到南宁——河内的国际列车票。不是旅行旺季,车票富余,车站冷清,那晚候车的只有七个人。我们把车停到百汇商场的免费地下停车场,整理了两个背包,连我的长焦镜头都不带,尽可能精简的开始了背包客生涯。

国际列车的火车票是这样的,我俩开在同一张上。总共有四联,每联都不一样,第一联是封面,第二联写有护照号,第三联就是上图,最后一联是注意事项。进入越南的列车全部是软卧,上车时列车员会将这票收走,换成卡,等到越南下车前再换回来。车厢条件尚可,只是行车声音特别大,很难安睡,早上五点多到达河内嘉琳车站。

DAY2:2019年4月23日

在凭祥站过安检过关后,等从南宁上车的旅客下车来过安检过关,才能真正上车。开到越南同登站,全部人拿着所有的行李下车,再过安检过关,正式入境越南。我换了电话卡,时间自动跳至越南时间,比北京时间延后一小时,相当于这天多出来一小时。越南的火车是米轨,就是轨距一米,所以国际列车经过的轨道有三道轨,从左往右数,第一二道是越南火车用的,第一三道是国际列车用的,人称三轨制。

第一站是河内大教堂。它始建于1885年法国殖民越南期间,外表看起来老旧,颇具沧桑感。目前仍在使用,早上五点半就开门了,我们入内听了会儿圣歌,出来又听了会清脆的钟声,庄重与宁静稍稍平抚去我们一夜舟车的劳顿。教堂距嘉琳火车站大约六公里,打车应该在七八万盾,我们初到越南,没缓过神来,被司机收了十五万盾走。

教堂里是本地的信徒,教堂外则是游客。有西方人坐在台阶上小憩,有东方人左右拍照,也有人为了取得全景,站在马路对面。大家各取所需,互不相干,亦无交集。我望着它的彩色玻璃窗,想到的是巴黎圣母院。

教堂前售卖法棍的越南妇女。受殖民统治的影响,越南的早餐多以法棍为主,街边、路边、巷子,四处都有法棍的身影,普及率相当于新疆境内的馕。

教堂往还剑湖方向有一个早市,从青菜鱼肉水果到服装帽子都有,售卖者多为妇女。这个早市是有人管理的,上午七点半执法人员开着车过来呵斥,小贩们赶紧把摆到路上的挑子往人行道上移,像极了我们的城管与商贩之间的招式。

我们进到一家看起来比较清爽的店,翻译软件译不出越南文的菜单,我挑了最贵的点,结果端上来是这样的米粉,完全没有期望中的热汤。卷的味道与台湾菁桐杨家鸡卷相似,里面有槟榔芋;三角形的类似鱼豆腐。那堆各色香料,有香菜,有九层塔,有紫苏,还有不认识的,我基本没碰。老板娘教我们夹一点米粉,放点香料叶,蘸白碗里的调料吃,夫嘟嚷着不如把调料拌到粉里。这人真是入乡也不肯随俗。好在谁也听不懂谁说啥,只管满脸堆笑点头哈腰一派和谐。

许多越南人一大早就坐在自家门口的矮小凳子上乘凉,喝茶,在悠闲中开始新的一天,忙碌仅限于特定人群。我们边走边看,不过十分钟就到了还剑湖,远远看到这座写了汉字“栖旭桥”的红色桥,还有边上的玉山。倍感亲切。

栖旭桥连接着湖岸和玉山岛,看着四处的汉字,完全没有异国他乡的感觉。

站在玉山岛的入口处回望,栖旭桥的另一头也就是景区的入口,门票三万越南盾。

大门外的福与禄。边上的树荫之下,是晨起跳着广场舞的市民。相邻的两国,连生活习惯都如此相近。

越南没有汽车生产厂,完全依靠进口,汽车价格较高,所以摩托车盛行。其实也没有摩托车制造商,仅有进口零件组装厂,这令他们的摩托车集齐了世界名牌,让夫一路看着眼热不已。在会安民宿,看到乳白色的比亚乔经典款,折合人民币约2.5万元。摩托车们的速度超级快,时不早晚闯闯红灯,噪音又大,颇让我心惊。

越南的电费不便宜,街边店铺并不是时时开着冷气,这种坐着小凳子在店门口的景象比比皆是,既省了电费支出,也算是城市的一道风景。西方人的小桌面上通常是一杯啤酒或者咖啡,越南人则是一小壶茶水,这么一坐就是半天,闲散的享受着慢节拍生活。

我们捧着Google地图在越南境内随处游荡,非常靠谱。从还剑湖到文庙,不到两公里,我们选择逛过去,是真正意义上的逛,在小巷子里穿梭,去遇见当地人真实的生活。这是一处已经废弃的米轨,紧挨着铁路两边的房屋主人们再也没有被火车骚扰的烦恼,反而把铁轨当成自家的一部分,搬着小凳子坐在道间纳凉。

街头的甘蔗汁,满满一杯一万越南盾(人民币3元),夫爱上这纯纯的甘蔗汁,走哪喝哪。后来在顺化皇城外,喝到一家是徒手去接榨过的甘蔗再送进去反复榨的,把他吓到。

河内文庙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式建筑,又称国子监,始建于1070年,法国殖民时期曾受到破坏,上世纪七十年代又修复起来。整体建筑仿照我们的孔庙,用以供奉孔子和72贤人,同时也是皇亲国戚的子孙读书的地方。我们去的时候,遇见若干拨幼儿园孩子在拍毕业照。

朱红色的大成门,这里是毕业照必拍的点,我等了好久也没等到空档,只好这么斜着来一张,以此记录。

大成门后是硕大的广场,然后就是大成殿,万世师表的匾额就立在里面。

中华文化在这里落地生根,开枝散叶,看着蛮觉得安慰的,虽然语言已经不同,但入世之根基却是一样的。

大成殿后面的殿堂,两层楼,一楼是孔子和他的四大弟子,二楼供奉着越南的儒学大师,这里使用的板材非常用心,古朴中透着低调的奢华。

这是文庙对面的一个小公园,名字我给忘了,我被这些灯笼吸引,进来稍事休息。夫惦着方才见到的鬼冢虎鞋店,我们原路返回。惊鸿一瞥的与捧到眼前的总存在差距,人又看不上了。

再次回到酒吧街,还没等我按美食地图找到午餐处,夫已经嚷嚷饿得不行,直接往一处顾客拥挤的街边小店去,于是午餐就是这法棍和果汁。法棍被片开,可以塞进无数种食材,我们要的当然是不同的款,夫的是牛肉,我的是烤肉。牛油果汁有点浓,味道虽好但不适合佐餐,相比之下,橙汁配起来舒爽得多。

吃饱喝足继续逛店,没多久又觉得乏力,选了一家饮品店来泡,像那些人一样,坐着矮小的凳子,面朝大街,一小口一小口的抿着杯中物,放空自己,啥也不想。店铺没开冷气,只有电风扇在那里摇头晃脑,我喝着冰咖啡,夫继续冰橙汁,消磨了一个小时。我建议去巴亭广场啥的,都被否定,门外热浪汹涌,我们决定去机场纳凉,那时,离航班起飞还有五个小时。

店铺出来走了不到一公里,导航说这个公交站有86TC的机场大巴经过,但站牌上没有显示86TC的标示。一位做摩的生意的老伯比划着说这里伸手就可以拦车,巴士一出现,老伯热心的帮我们拦下,大约五十分钟,到达机场。终点站是T2国际航站楼,人家一看我们是外国人,没半点犹豫的就让在T2下了车,从T2走回我们要去的T1也就几分钟,离航班起飞还有将近四小时,第一次如此漫长的候机呀。机场大巴上的乘务员会帮乘客提行李,安放行李,所以,都是男生。

这是登机牌。越南的安检要求脱鞋,我们都穿着洞洞鞋拖鞋的,轻松。男生的皮带也必须取下来单独过安检,整体显得比国内的严格。晚餐是在机场吃了汉堡,与我们机场的食物一样,不好吃,贵。上机时播放的歌曲是《隐形的翅膀》,后来从胡志明飞回来,居然也是这歌。从河内到顺化,70分钟,顺化机场打车到市中心河边的酒店是18万越南盾,我们拼车,分摊费用。预订的酒店有问路卡,随便扯着当地人来问,都会很热情的给我们指明方向。

顺化尼诺酒店,双语酒店,这里的双语是英语和越南语,越南语我一句听不懂,英语至少翻译官还听得懂。进城时看到临街全是人头攒动,似乎越南的生活唯有入夜后才真正开始,我们说安置好也去凑热闹,可见到如此适合睡觉的地儿,顿时只剩下一个念头:睡觉!

记录是最长情的陪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