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典籍-脉诀指掌病式图说

 微信号1830429 2020-09-17
传统典籍-脉诀指掌病式图说

作者简介

朱震亨(1282~1358)元代著名医学家。字彦修,义乌(今属浙江)人。世居丹溪,人称丹溪先生。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滋阴派”代表人物。初业儒,从许谦习性理之学。三十岁时因母病脾,众医束手,遂志于医。研读《素问》,后治愈母病,但仍研求医理不辍。其时《和剂局方》盛行,滥用温热香燥。乃四处求学,以订正其说。后游江、浙、皖等地,皆不能得。复返杭州,访知罗知悌曾得刘完素之学,遂登门拜师,备竭虔诚。罗知悌为言学医之要。自此得见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王好古等金元大家之书,体会湿热相火,为病最多。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谓相火虽为人生之动气,然易于妄动,煎熬真阴,且变化莫测。主张节饮食、戒色欲,使阴平阳秘,益于养生。善用滋阴降火法,创大补阴丸、琼玉膏、越鞠丸等,自成一家之说,后世或称其学术派别为滋阴派(养阴派)。所撰《局方发挥》,意在纠当时滥用香燥药之偏。著述甚富,有《格致余论》、《本草衍义补遗》各一卷。另有《素问纠略》、《外科精要新论》、《伤寒辨疑》、《宋论》、《风水问答》等,均佚。由其门人整理而成之医著有《丹溪心法》(或分作五卷)、《丹溪手镜》、《金匮钩玄》(即《平治荟萃》)各三卷等。书目著录时题为朱丹溪撰之医籍尚有《脉因证治》两卷、《丹溪先生治法心要》八卷、《怪疴单》一卷、《丹溪医案》一卷、《产宝百问》五卷、《胎产秘书》三卷(以上存)、《伤寒论辨》、《丹溪本草》各一卷、《丹溪脉法》一卷、《丹溪脉诀》一卷、《伤寒发挥》、《丹溪医论》两卷、《朱氏传方》一卷、《丹溪随身略用经验良方》两卷、《丹溪集》两卷、《外科精要发挥》、《丹溪活幼心方》、《治痘要法》等(以上未见传世)。另有《医学发明》、《脉诀指掌病式图说》、《活法机要》各一卷,原署李东垣撰,然亦有称为丹溪撰者。傅绍章有托名之作《丹溪幼科全书》四卷。门人甚众,以赵道震、赵以德、戴思恭、王履等著称。子嗣汜,亦传其学。朱氏之学,流传日本后影响甚大。

内容简介

本书前部分较多运气学说内容,如“推寻六气交变、南政北政、司天在泉,少阴之脉,应与不应”等。后部分内容,大量引用陈无择《三因方》中的脉论,主张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以其应与不应来判断内外因。此书论脉26种,依次以浮、沉、迟、数、虚、实、缓、紧、洪、细、滑、涩、弦、弱、结、促、芤、微、动、伏、长、短、濡、革、散、代为序。附有数十幅手图。本书批判了高阳生《脉诀》,但仍袭取了《脉诀》的七表八里九道类脉法。

流传版本

现存明刻本、《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王先谦校刻《丹溪全书》本等刊本。

影响评价

本书内容虽然有些零乱,但保存了部分宋元已佚脉书的内容,因此仍有一定的文献学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