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妇罗——德川家康舌尖上的绝唱

 丁香紫芫 2020-09-17

忍耐六十载,一举夺天下

在日本战国时代有三大枭雄,一是叱咤风云但中道崩殂的织田信长;二是巧言善变,从农民到首相的丰臣秀吉;三是坚毅隐忍,熬得江山,开三百年幕府的德川家康。

天妇罗——德川家康舌尖上的绝唱

当年的德川家康走过艰辛的六十年,一路跌宕起伏,刀剑矢石下讨生活,在织田信长身边背黑锅,挡住东边的枪弹,在丰臣秀吉手下隐忍不发,绝不轻易冒头,方能一路平安。好在他懂得医术,心境平和,注重养生,熬到花甲之年,等到丰田秀吉过世以后,才一举出手,关原一战定鼎,夺了天下,开启了德川幕府的新时代;到了七十五岁、在大阪夏之阵取胜,真正定下了大日本的局势,往后三百年都稳坐日本的江山毫不动摇。

天妇罗——德川家康舌尖上的绝唱

驾鹤西去,怪罪天妇罗

忍了六十年的德川家康,江山已成定局,正想放下担子,颐养天年,却发生了人生的逆转,一定乾坤仅仅半年多时间,他的胃忽然出现了问题,肚胀如鼓,无法进食,日渐枯竭,医馆也未有回天之术,很快便驾鹤西去了。医官追根寻源,说都怪京都富商世家茶屋次郎经常给家康大人献上鲷鱼天妇罗。天妇罗乃是平民食品,以德川家康的 尊贵之身,贵胃遇贱食,一时间难以消受,导致脾胃不和,就一命归西啦。

天妇罗——德川家康舌尖上的绝唱

所以天妇罗是真正的带着江户风时代烙印的 食物。江户开幕的人,大都爱吃这一口,并且很多人都吃死了。看来我们中国当今主张 少油炸,多蒸煮是有一定道理的,肠胃的负担不可过重,少油少盐方是王道。自家康公过世后,江户 城内将军内府,就下令不许再吃天妇罗,有人说是因为家康吃天妇罗得了胃癌,搞得幕府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天妇罗的这口黑锅是背定了。

天妇罗——德川家康舌尖上的绝唱

糅出面筋,是面条的精华,少面薄筋,是天妇罗的精髓

天妇罗——德川家康舌尖上的绝唱

各类食家笔记记载的天妇罗的师傅:可不是拿个面糊一 裹虾一炸,就能算做成了天妇罗。这其中功夫颇深:日本人重视面筋。汤面为什么需要反复揉?因为面的弹性,取决于面粉里的蛋白质的多少;做生面时,揉面、醒面,都是为了让 麦壳蛋白和麦醇蛋白更好地结合,产生面筋;因此,面筋是面条的精华。而天妇罗的面衣则反其道而行,必须少面筋才行,这样炸出来才能薄而且脆。好的天妇罗,外头的面糊不能滞口黏腻,只需轻轻裹一道即可,吃上去刺啦一声,便直抵其肉,面糊只该提供香和脆的作用。所以做天妇罗,需要五感通透。按挑剔的传统食家笔记,将天妇罗的做法说得神乎其神, 仿佛武林高手需要眼观,看得见食材变化,需要耳闻,听得见油炸时声音的变化,再讲究些的,还要用冰水融合面衣,保持面衣口感,功夫齐活到家,才能做出正宗的天妇罗。

天妇罗——德川家康舌尖上的绝唱

鱼虾开路,鲷鱼胜出,成就了经典天妇罗

为什么天妇罗那么好吃呢?除了蔬菜天妇罗,大虾天妇罗,当年家康公酷爱的鲷鱼天妇罗更是让人齿颊留香,念念不忘。众所周知,鲷鱼肉质软、鱼头煮汤极鲜,鳞多而脆。按一般吃法,都是去鳞炖汤,日本煮物--鲷鱼汤炖萝卜就是一道日式名菜;鲷鱼做天妇罗,却不用大费周章,只要略用盐与醋调理,然后油炸,鱼脆而生香,加上鱼肉中软糯细嫩的肉质,外酥里嫩,加上油炸把鲷鱼头的鲜味封住,炸完略凉时吃,酥脆得让人销魂。

天妇罗——德川家康舌尖上的绝唱

美食虽遭禁,舌尖不欺胃

虽然天妇罗这玩意需要大火油炸,容易着火,一旦烧起来,江户那些木结构建筑,就此灰飞烟灭矣。江户本来就多火,以至于巡捕、相扑手和消防队长,一时间成为江户民间媒婆最喜欢的三大对象,消防队成为救火的权重。因此明令禁止民众烹调及食用天妇

罗 。

天妇罗——德川家康舌尖上的绝唱

尽管如此,“只许州官依然放火,不准百姓点灯”在江户时代也能对号入座。1867年幕府终结时,就有传说在搜检末代将军德川庆喜住处时,挖出许多五寸大盘,日本器皿本就精致,在那个时代一看五寸大盘就是就是装天妇罗的。可见将军不许老百姓沾这个天妇罗,自己却在私下里偷吃,大快朵颐。当年家康公爱吃天妇罗,延至官府幕僚,都以调理天妇罗为贵,他老人家舍命吃天妇罗,真也可以理解。隐忍了一辈子,终于天下大定;这时在大油高热的天妇罗面前,是该规行矩步的忍着,但是舌尖不 欺胃啊!都已经七十五岁高龄,是磨磨叽叽、吞咽口水,还是心无挂碍、甩开腮帮、享受人生呢?德川家康选择了后者,让天妇罗成为了舌尖上的绝唱!尽管短暂,但却回味无穷!

天妇罗——德川家康舌尖上的绝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