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遵义地名论稿(下)

 yczx 2020-09-17

□胡长斌

  (续接上期)

  

  遵义地名,大多剪裁于山水形胜,充盈地域的人文色彩,蕴涵深厚的历史信息。

  已经消失在历史烟尘之中的地名,譬如最古老的方国名:鳖国、鳛国、巴国、蜀国、牂牁国及稍后的大夜郞国,承载着这方地域文明肇始之际及发展进程中的精要。秦汉设置的犍为、牂柯、巴东蜀国等郡(国)地名,以及置于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没于南朝齐中兴元年(公元501年)的鄨县(由鳖国改置),历七百余年:这些郡县名称,是这方地域历史演进中最为剧烈的时期,因文字奇缺而意味无穷。

  隋代,务川、绥阳二县出现,其名至今已历一千四百余年。唐、宋时期出现的几个州名,即播州、珍州、溱州、思州、夷州等,可证这方地域全景式的发展状貌。

  明朝中后期的改土归流,于这方地域影响深远。特别是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废播州,设置遵义、平越二军民府,一批县级区划地名至今不易。基层区划地名进入方家典籍。至此,遵义地名渐趋稳定,形成以下特征:

  表达诉求和意愿的地名。“遵义”之名,出现于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据称取义于《尚书·洪范》:无偏无陂,遵王之义。偏即歪,与正相对;又有片面的意思,或指称事物的一部(而非全部)。陂读bei,指山坡、斜坡,水边、水库或池塘;又读bi,表示邪恶;还读pō,如陂陁、陂驼,指倾斜不平。

  《尚书》中的“无偏无陂,遵王之义”,大约是说,一个人行为要端正,处事要周全,还要遵循王国的典章制度,做一个有道德、讲道理的人。到了唐贞观年间,人们对这句话的理解可能烙上时代的戳记。即长江上游、今大娄山脉那一片山水之邦,因久困于危岭长谷,拘囿于道塞路绝,这都是见短识浅、颟顸逞强的缘由;中央希望,大唐雄风能够深入荒山野箐,达于人心,以此横扫作祟的念头,沿着秦汉开辟的道路,推崇合宜的德行,成为文明的山原。

  应该说,唐王朝的这番意愿,正好切合了这方地域的情感,以至于“遵义”之名至今不易。

  关于“遵义”名称的来历,还有一说。西汉末年,王莽颠覆刘氏政权。蜀郡太守公孙述趁机自称为蜀王,周边郡县畏其势大投靠于蜀。蜀之近邻牂柯郡功曹谢暹联合地方大姓龙、傅、尹(尹珍的先辈)、董保境自全,并派使者绕道番禺去北方见刘秀,陈说那一片遥远的山国支持刘氏政权。光武帝刘秀刚在河北称帝,中原政局未定,得到蜀之南邻的支持,当然高兴,特别嘉奖牂柯功曹谢暹为“义朗”,褒牂柯汉子保境为汉,维护中央的大义之举。

  所以,唐贞观年间,将播州所属罗蒙县更名遵义县,既是中央与地方的一种共识,又是朝臣、官吏与民间的一种互动。这是“遵义”之名历千余年之后益愈焕发神韵的根由所在。

  此外,仁怀取义于“布施仁爱之心,怀柔边远之民”。余庆,因平播之后以余庆、白泥二长官司地置“余泥县”,中央在奏章上将“余泥”改“余庆”,寓吉祥有余、庆有安宁之意。

  表达情感的地名,在基层区划地名中更是多见。譬如永乐(镇)、燎原(镇)、安场(镇)、永安(镇)、永和(镇)、永兴(镇)、复兴(镇)、天城(乡)等。

  表达推崇与敬意,以人名作地名。贵州省唯一一个以人名命名的县份是道真。道真是尹珍的字。尹珍,东汉闻名全国的教育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和之前的盛览、舍人,被后世尊称为“汉三贤”,其在文化上的开拓与贡献至今仍然对西南山海,特别是贵州深有影响。尹珍当年讲学的遗迹,尤以今贵州之北、川渝之南为多。明、清以后,西南各地均尊奉尹珍为先师。正安“务本堂”,相传为当年尹珍亲手所创。民国20年(公元1931年),正安北境地方绅民以县境辽阔治理不便为由,向正安、贵州两级政府呈请设县分治。次年,省政府核准并报行政院核定。民国22年,经国民政府核准定名道真县,以纪念汉代学者尹珍。后因贵州政局变动,设县分治工作搁浅。民国30年(公元1941年),道真县正式成立。

  余庆县松烟镇友礼村,系以林友礼烈士之名命名。林友礼是江西上饶人,公元1916年生。公元1950年9月21日深夜,时任灵官场村农协主席的林友礼为掩护革命同志,惨遭土匪杀害。为纪念烈士,将灵官场村更名友礼村。村名至今未变。

  类似的还有仁怀市鲁班(镇),传说古代名师鲁班在此山洞中修道而得名;桐梓县太白(镇),与李白流放夜郎有关。

  取山水形胜的地名。已废古地名播州,因境内有播川得名;珍州,因降珍山得名。类似的还多,不赘。

  赤水市,地处水陆交通要冲,因赤水河得名。习水,县名以鳛(习)水河故;习水河,古称鳛部水。湄潭,因县治苦竹坝有两水交合形成深潭,且弯环如眉,得名。务川,《元和志》云“内江水,一名涪陵水(今鸟江),在县西四十步”,因川名县。

  红花岗区,境内有红花冈,曾是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激战的地方,公元1997年,原县级遵义市改区,新置区即以此冈作区名。汇川区,境有汇川坝,寓“汇聚百川”,得名。

  县级以下区划地名,依山取水而成的镇名有:深溪、金鼎山、新舟、长岗、龙井、天台、长沙、三江、大磏、砚山、乌江、团溪、鸭溪、山盆、洋川、旺草、温泉、娄山关、良村、和溪、流渡、龙泉、马山、鱼泉、大乌江等。乡名有:龙井、沙滩、两河口、蕉坝、小水、三岔河、大坡、花山等。街道名有:洗马路、南门关、盐津、金华等。

  以旧县遗址、关隘、旧驿(城)、旧场、古渡、旧寺(庙)、古树、老桥等沿袭而来的地名。桐梓县,因明初置桐梓驿,改土归流置县时作了县名。一说因桐梓坡(多桐树、梓树)得名。老城,遵义城市的发端,史称“穆家川”。旧城,真安州最初的州治;新州,真安州治从今旧城迁往地。土城,北宋年间为滋州和承流县之州县治所,后为武都城;因以泥筑城墙,得名。

  因旧物沿袭的地名还有:忠庄、高桥、董公寺、泗渡、茅台、坛厂、石堡、官渡、都濡、石板、泮水、松林、毛石、芝麻、郑场、蒲场、黄杨、小关、九坝、新站、松坎、木瓜、东皇、桑木、中观、桴焉、天桥、石径、抄乐等。

  因声韵相近而谐转的地名。这类地名有南白、乐山、三合、五马、合马、大同、旺隆、元厚、长期、平模、浞水、苟江、喇叭、尚嵇、茅栗、楚米、容光、同民、瑞溪、和溪、乐俭、关兴等。

  因传说、神话、典故等因而成的地名。这类地名有洛龙、龙坑、回龙、马蹄、羊蹬、隆兴、仙源、 三岔河、桃林、坭坝、马临、凤仪、石径等。

  因避讳而改名的地名。珍州,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置。后迭有兴废。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珍州降为珍州思宁等处长官司。元末,明玉珍据蜀称帝,因避讳,改珍州为真州。改土归流后,改真州长官司为真安州。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因避讳世宗皇帝胤禛,改真安州为正安州。民国2年,废州置县,为正安县。至此名称未变。

  两个或两个以上旧地名合成一个新地名。这类地名在镇名乡名中有几个。如桃源乡,民国31年(公元1942年)建乡时,以道真县桃子垭和婺川县花园两处各取一字命名为桃园乡,寓 “世外桃源”,演绎为桃源乡。尚有新南、石莲等乡(镇)。

  旧名改造为新名。喜头,旧名闷头台,民国年间改为喜头台,沿用为镇名。葫市,原名葫芦垴,后改称为葫市,成为乡场,以后沿袭为镇名。松烟,有“争烟铺”之名,后改称“松烟铺”,以后成为镇名。

  新地名。有汇川区、习酒镇、大乌江镇等。

  以上十类,只是一个简单的归纳 。还可从方位、数序、颜色、矿产、动物、姓氏,以及民族、战事、经济、生产、习俗等方面进行探求。

  一方地名其实就是一方地域的历史长卷。长卷囊括所有人、事、物,而所有的人、事、物均为长卷增色。大地名是一部大书,小地名亦是一帧全景式的绘本。关注地名,其实就是关注历史的过往今来,期许未来。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