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北旅游的长与短

 马尔的视觉 2020-09-17

     有了青山绿水,就能坐拥金山银山么?

     未必。

    去年暑假到河南济源玩几天,感慨颇深。

    这是个背依峭壁林立的太行山,黄河在脚下左突右拐的森林地区,与山西搭界,地位比较偏。

    但它真是个好地方,不仅拥有青山绿水,那山是险峻有看头的,水是瀑布、大河、湾流,风光旖旎,光4A级以上景区就有5处。

    它的惊心动魄的山涧漂流,古代强人出没而又令人浮想联翩的桃花岛,壮丽的黄河三峡,女娲补天、愚公移山历史遗址等景点,个个皆上品。

     可就是这样的好地方,去年仅接待国内游客985万人次,海外游客12374人次,旅游收入也就46.8亿元。

     如此多的美景资源,跟如今淮北差不多的人流与旅游收入,实在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反例。

    我算是走过南闯过北的人了,此前却根本不知还有个旅游地叫济源,要不是焦作的导游说有愚公移山和女娲的遗址看,就永不相识了。

    沿途看到的绿水青山都还荒着,稍整整就能上A。

    但整个旅程的体验却是极糟糕的,路难走,老绕,来过的大巴司机都迷;饭难吃,到难以下咽的地步;住得窝囊,闻着有气味,看着就不舒服。

   漂流下来遇骤雨,全身淋湿冰冷,竟然无热水冲,男女分别圈个大屋,就是自来水洗。

   美妙的漂流,却给你个非常倒胃口的结束。

    现在旅游多元,已经没有躺着睡都能招人来送票子的绿水青山了。

    济源的城市设施、条件,服务理念、质量,自然无法与淮北比 ;但小城做旅游城市将更难。

    我们脑子得清醒,央视那段介绍,并非夸赞淮北多美,而是彰显在穷山恶水、裸石陷坑跟前,小城人几十年如一日的绿化坚持,终究有了绿水青山回报的那种振奋与鼓舞。

     你像拥有黄河三峡、太行山的济源,绿水青山纯粹是天赐,而且很美;我们就得苦干、实干加投银子的不懈努力,才把家园整治得像点样。

    有点模样的东湖,往东、往南,还是大片的塌陷地;我们的绿水青山是建出来的,生态基础极其脆弱。

    即便“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完全成型,“半是山水半是城”的美图充分展现,在举国“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促动下的普及性的绿化美化,好的城区、住宅小区已经全面园林化,我们平原地区的山不奇,其水亦短欠依着山绕着弯的秀美,简简单单的绿了、秀了、青了,实在也不是能让人千里迢迢跑来花钱的理由。

    所以就有悲观派、怀疑派:如果淮北这个能源枯竭型城市靠央视吆喝一声就能华丽转型,这将是一部屌丝逆袭的世纪大剧。

    我是乐天派,小城搞旅游还是极有优势的,那优势我们得能看见。

    从周边发展看,除了徐州是老大,苏鲁豫皖交界,淮北还真有做常务老大的姿色、环境。

    济源不用说,像焦作那样的旅游大市,吃住的服务亦不及淮北。

    我们还有人文历史的亮点。

    小城比历史名城亳州资格老许多,三千八百多年的建城历史,两都、两郡府,名副其实的历史大城。

    要把古城、古镇、古运河、濉溪老街以及淮海战役纪念地串起来,历史文化一大块就非常耀眼。

    新建的运河古镇搭了个城楼、大殿的架子,可内容太少,那个架子运河历史hold不住。可否把相王筑城、驯马的情节加进去,把淮北市最著名最牛气的婚礼——宋共公迎娶鲁国公主伯姬的场景再现出来,让历史活起来。

    那样的表演定然会很好看。

    濉溪老街是荒了多少年的最可惜的资源。

    它非常尴尬。

    说老它不够格,就几百年,带园林的豪门大户就没有;原先就是保存姣好的老城拥挤的居民区,文革时期的气息最浓。

    给它定位很难。

    但你要是从相城几千年前立城,曾经的繁华郡城国都去想这块资源,作为泗水郡、沛国沛郡的老城浓缩版改建,就能豁然开朗,大有作为。

    老街东首以旧修旧建个城门楼子,拉起一段老城墙。

    要吸取成都、重庆那样的老街热闹的经验,现有老街布局基本不变,区分为古文化与地方风味小吃两部分。

    淮北的著名书画展示、售卖,几个品种的地方戏包括皮影戏的小剧场、小舞台,剪纸等形形色色的民间玩意,都放文化区域,再把临涣茶馆也搬个过来;将凤凰山工业园的食品大件移过来,上满各种小城当地土小吃、土特产,就往里带人气,一定能弄出个皖北的“宽窄巷子”,或是小城的“磁器口”了。

    

     你要想,为什么老街谁看着都好就是热不起来?

     没人收拾,样子太单一,有好吃的太少,亦不甚好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