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想到隶书还能这样学!做对3个关键点,创作“吊打”80%书法爱好者

 文山书院 2020-09-17
书坛对《礼器碑》有四说!

一说:此碑是汉碑第一或汉分第一,无美不备;

二说:此碑意境高迈,风格兼融,当在《乙瑛》、《史晨》、《孔宙》、《曹全》之上,艺压众碑。

《礼器碑》局部

三说:在中国书法史上,变化若龙,一字一奇;能够运用纤细笔画表现出穿金刻玉之力量,此碑乃最好之典范;

四说由《礼器碑》入手,流丽者可摹,方正者亦可摹,高古者可摹,纵横跌宕者亦无不可摹也...

这《礼器碑》都被说成了没有瑕疵,任谁都难比啊!

这种绝对的论述并不值得追随,毕竟,艺术不分伯仲。

在书史上排名显赫的《礼器碑》,确实是很多隶书爱好者的必修课程,究竟美在哪里?

拿出证据来说话:

它是研究汉隶的重要艺术资料,不但字数量多而完整,尤其它出现在隶书发展的全盛时期,笔法、字法、结体、章法俱已完备,气势气象气韵气魄已然显露...

第三、五届兰亭奖得主、国展高手陈鹏老师就特别建议学习从《礼器碑》,原因有三:

其一,《礼器碑》具备了隶书的基本特征。

隶书所共有的特点,比如字形扁方、左右伸展;左波右磔、蚕头雁尾;曲折方圆、点画分明;提顿结合、粗细兼备,这些在《礼器碑》中全部包含。

陈鹏老师作品

其二,《礼器碑》的外形清晰可见。

汉隶刻出的石碑距离现在接近两千年了,随着时间流逝,很多文字已经不太清晰。

现在能看到的石碑是拓出来的,有部分模糊难辨,而《礼器碑》保存较好,内容完整,可供学习的字数较多。

若是字数越多,把握艺术风格更加容易。

其三,《礼器碑》的笔法出锋明快,刚柔相济,可供初学者打好基础。

风格过于强烈,比如偏于雄强的《张迁碑》和偏于柔弱的《曹全碑》,只适合在打好基础后学习。

而《礼器碑》于刚柔两种笔法兼备,初学者可同时掌握。

陈鹏老师作品

也正因为《礼器碑》的艺术造诣极高,用笔与结构变化多端,使得很多爱好者在临习时处处受阻,求人无门,寻解为难。

例如下面这些情况,你是否也曾遇到或正在经历着:

日日对照勤加练习,‘枯笔’、‘涩笔’、‘抖动’等夸张笔法到极致,但始终写不出轻入重出的笔法;

陈鹏老师作品

同样是临摹《礼器碑》,最后的效果却总是不尽人意,字形结构不准,字的大小难以统一,整体气息呆板,缺少灵动之感。

还有的书友,一味追求对于“碑刻”的“残损”、“金石味道”、“个人风格”及“入展获奖”,对于书写的审美、取舍追求已偏移,又没有受过系统的隶书书法指导学习,导致创作出来的作品总少了几分韵味。

那又该如何抓住该碑的临学要点呢?

陈鹏老师建议分为三个步骤来临帖:

对临,忠实于原贴;

背临,不要有自己的想法;

意临,加入自己的想法进行临习。

对临

首先从笔画上把握!

“蚕头雁尾”是隶书中最具独特性、指标性之笔法。

汉隶碑刻中之长横、捺尾都是以雁尾方式来处理,并且匀称和谐,唯有《礼器碑》采取轻入重出的笔法;

在艺术领域里,陈鹏老师五体兼善,两度登上兰亭奖台,入展全国书法大展近20次

他分享到,像这类工稳类的汉隶中,书友最难的往往也是最容易忽视的:起笔和收笔不知如何掌握...

最重要的要记住这8个字,即轻入重出,雁尾方重,这是写出《礼器碑》笔画灵魂的关键点。

跟随陈鹏老师镜头,一探究竟

紧接着,还要在理解和吃透结字特点上下足功夫。

《礼器碑》的结字特点方中见圆,像什么平整中又见险绝,笔力强健,瘦硬如铁....

这些,都是它最基本的特点。

陈鹏老师说,深入临摹以后,达到对临的8成像以后,就必须要努力达到背临,把所有的帖子上的字印在脑子里,这样才能在创作中用上。


意临

陈鹏老师习碑多年,他积攒了很多经验,对于意临,他也有很多见解:

当对《礼器碑》的临习基本形似后,应把重点放在细心揣摩、精心雕琢上,抓住其神韵。

在这个阶段就要多分析每个字的字形特点,抓住其特点,可以适当的做些特点强化。

比如有些字突出主笔,有些字突出了平行笔画的排列,有些字突出了左右的伸张,我们在临习的时候,就可以更加夸张其特点。

因为每个人临写同一个碑帖所观察到的着重点不一样,这些着重点的夸张,就是为以后自己风格面貌的形成做了良好的铺垫。

一个字的“神”,是这个字的灵魂。

而有些学书者可以对字的神韵入“目”三分,一抓就准,有的可能有时还把握不住,写出字神采不足。这就需要长期的观察揣摩,才能达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