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想不到!肿瘤分型会悄悄“变样”,对生存期影响竟然这么大!

 美中嘉和 2020-09-18

不同的肿瘤分型对应着可能完全不同的治疗方式。可正当患者全心全意投入抗癌斗争中时,怎么也不会想到,肿瘤分型竟“一声不吭”地自己“变了样”,原本的“对症治疗”不再对症,对患者的影响会是“天壤之别”吗?

治着治着,乳腺癌变了分型

近期,一项发表于《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乳腺癌研究与治疗)》的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乳腺癌发生转移后,转移病灶与原发病灶相比,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不一致[1]。

ER、PR、HER-2受体状态的变化对乳腺癌患者至关重要,一方面这对内分泌治疗和HER2靶向治疗效果具有预测价值,另一方面,还对患者的生存期的长短产生影响。

来看研究详情

该研究对541例乳腺癌转移患者的原发肿瘤和转移病灶的受体状态进行回顾分析,患者于1982~2018年从海德堡大学医院和图宾根大学医院入组。

结果发现,原发肿瘤和转移灶之间受体状态不一致比例达到:

雌激素受体(ER):14%(P<0.001)

孕激素受体(PR):32%(P<0.001)

HER-2:15%(P=0.22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ER、PR、HER-2受体状态转变的比例如下: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取决于ER、PR、HER-2、Ki67,当受体状态发生转变时,分型可能也会有所改变。

ER、PR、HER-2状态的变化

是否会影响患者的生存期呢?

研究显示:

激素受体(HR,包括ER和PR)转阴与始终阳性的患者相比,总生存期更短(中位总生存期:39.3比56.2个月,P=0.003)。

HER-2转阳与始终阴性的患者相比,总生存期更长(中位总生存期56.9比37.2个月,P=0.035)。

受体状态的转变亦可能带来治疗方案的改变!

研究显示,首次转移活检前后,内分泌治疗、HER2靶向治疗的改变例数(比例)分别为88 (20% )、55 (14%)


研究人员指出

尽管有证据表明,受体的状态在肿瘤发展过程中会改变,但对于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靶向治疗仍然以原发肿瘤的ER、PR、HER-2状态为指导。但是,这种转变的比例在不同的文献中有很大差异,关于这种变化与患者预后和临床意义的关联也存在分歧。

所以,当患者面对分型转变的情况时,不要过分紧张。

肿瘤分型转变并不少见

除了上文提到的乳腺癌,肺癌、淋巴瘤、胶质瘤、泌尿系统肿瘤等均可见分型的转变。以下是一个肺腺癌发生肉瘤样变的案例[2]。

案例


2012年4月,一名69岁男病理活检确诊为肺腺癌,无EGFR和ALK基因突变。

治疗:姑息性放射治疗,6个周期的培美曲塞联合铂类的化疗

2015年6月,患者不适再次就诊。左侧胸壁肿瘤的活检显示腺癌但是伴有肉瘤样改变

治疗:单药化疗,包括多西紫杉醇、口服长春瑞滨,对胸壁肿瘤进行放射治疗。

2015年10月起

治疗:患者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四个疗程后,患者要求停止治疗,疗效持续时间达6个月,直到患者左胸壁发现一个皮下结节,切除活检发现为鳞状细胞癌伴有肉瘤样改变

除了肺腺癌发生肉瘤样变,肺腺癌向小细胞肺癌转变的情况也见诸于文献,这被认为是导致EGFR抑制剂耐药的原因之一,概率占到14%

写在最后

复发、转移、分型转变…… “狡猾”的肿瘤总是让人措手不及,但医学的进步也给予我们对抗肿瘤的信心。

对于患者来说,及时复查、把握“敌情”、适时调整、对症治疗,下一个“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传奇故事你来做主角!

参考文献

[1] Estrogen, progesterone, and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discordance between primary and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J]. Breast Cancer Research and Treatment:1-8.

[2] Hsu CL, et al., Histologic Transformation in a Patient with Lung Cancer Treated with Chemotherapy and Pembrolizumab. J Thorac Oncol. 2017 Jun;12(6):e75-e7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