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化解农村青年“结婚难”

 清清水蓝 2020-09-18
个人简介:菅薇 女 1975年生人 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保定市作家协会会员。习作散见于《中华文艺传承》、《生态文学艺术》、《健康与生活》、《中国江西》、《散文选刊》、《中国文学》、《雨花文艺》、《当代散文》、《营口日报》、《雷雨文学》、《保定晚报》、《文化遂宁》、《燕赵散文》、《十堰作家》、《鄱阳湖》、《散文风》、《作家报》、《荷花淀》、《军山湖》等。
2006年在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文学创作专业学习,取得证书。同年参加山东作家协会《时代文学》杂志社举办的首届”希望杯”全国文学艺术作品大赛,散文作品荣获三等奖。
2006年7月,在河北电台文艺广播有奖征文中,散文作品荣获优秀奖。
2008年12月在华夏首届东坡杯诗书画大赛中,诗歌作品荣获优秀奖。
2009年2月,在中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中,散文作品荣获优秀奖。
2010年3月,在北京“中经”杯有奖征文中,诗歌作品荣获二等奖。
2010年7月,在“海口杯”全国文学作品大赛中,诗歌作品荣获二等奖。
2011年5月,在“亚圣”杯全国文学作品大赛中,散文作品荣获金奖。
2012年3月,在首届全国情感主题散文大赛中,散文作品荣获优秀奖。
2013年4月,散文作品荣获第八届河北省散文名作三等奖。同年11月散文作品荣获全国当代抒情散文一等奖。
2016年4月,河北散文学会评为河北散文30年优秀创作奖。
2017年4月,在“清明感怀”同题征文中,诗歌作品荣获优秀奖。


 如何化解农村青年结婚难
时代在变迁,在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日益提高。然而,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生活水平提高不等同于生活质量提高。近些年来,总有些人生活的不是很如意,他们只是一小部分群体,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有,在农村尤为突出,这部分人群就是大龄未婚青年。
       
以农村为例,农村青年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柱力量,他们通过劳动,给农村带来了新的面貌,人民的收入也比以往提高了很多。其中,有一些人,解决了自己的衣食住行问题,而婚姻问题还没有解决。他们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自己成为了这样,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他们的生活。
       


农村未婚青年,人数多于城市,仔细想一下,这需从几方面去找原因:农村受教育的青年一定少于城市,他们大多在成年之后,有的甚至还不到成年人年龄,就出去劳动或者去城市务工了,有条件的在城市定居生活了下来,然而他们接受教育的时间都比较少,学历相对也就低一些;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农村由于家境贫困,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过早的劳动;人与人交往的圈子即朋友圈,也是制约人与人相识,相知的因素。
       
我个人总以为,人与人由不认识到认识再到互相理解等,是需要机缘的,有缘才会牵手共度一生。我本人就是未婚,也是残疾人,也许因为自己身体不好,婚姻也一直没有为我打开门。我也遇到过其他的大龄未婚青年,他们有健康的身体,有自己的事业,就是遇不到相伴一生的人。我的一位老师,是北京的著名高校教授,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自己的事业上开出了一片天,然而婚姻这扇门,却始终没有为他打开。我妹的一个同学,我们都比较熟悉,工作上做得很出色,就是找不到合适的伴侣。我在城市居住,以上我的师友,他们也都生活在城市。
       
对于婚姻这件人生大事,做为农村青年,在生活条件好的今天,只有提高文化水平,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宽自己与朋友交往的范围,从中寻找与朋友相近的兴趣,爱好,找到共同的语言,创建共同的生活目标,以致走到一起,携起手来共度一生,共同开创美好明天。

顾问:袁  颖  李雪英  尚尔硕  白灵学
         李  娟  韩  冰  刘泽红  李载丰
  主编: 水蓝   微信:j973694025 
   责任编辑:包振波  微信:bao15845371129
投稿要求:原创!切勿一稿多投!因业余时间编辑平台,时间、精力有限,请作者自行校对,所投文稿需有一定水准,文责自负。
投稿时请将简介,照片,作品发至邮箱:
973694025@qq.com
362589334@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