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线城市评价体系:重庆、成都、武汉谁会是中国第五座一线城市?

 城市帝国 2020-09-18

一线城市的标准是什么?

一线城市,一个只存在于概念中的概念,它没有明确的标准,仿佛是天经地义的事情。90年代天津跌出一线城市,深圳进入一线城市,发生的悄无声息,但又那么自然!街头问路人:“天津和深圳谁是一线城市啊?”大家自然而然的就说深圳是。

所以一线城市的第一个标准就是:大家公认,没有争议!

在此之外,小编再给一线城市列出几个可量化的指标:

1、城市GDP:GDP全国前五;

2、城市规模:城区人口达到1000万,达到超大城市标准;

3、城建水平:明显超越其它准一线城市,比上海也差不太多;

4、国际化:城市具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外国常住人口在2万人以上;

5、创新环境:创业者人数全国前五,国际、国内一线投资公司总部或分部入驻,有代表性创业企业,独角兽企业不少于2家;

6、交通条件:铁路、公路、航空三位一体,且都是全国性枢纽;

7、民富水平:工资水平、社平工资、消费支出、电影票房、旅游支出、房价水平、银行存款、个税收入等指标,都要进入全国前十;

8、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国前五;

9、企业实力:世界500强企业不少于3家,中国500强企业不少于10家;

10、中心地位:商业中心、金融中心、工业中心、科技中心、创新中心、教育中心等中心性指标,至少具有一个!

中国现任一线城市,以及有资格冲击一线的城市有7座: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重庆、武汉。以这十大指标进行评价,都具备一线城市的资格吗?

评价结果:

一、北京、上海、深圳三座城市完全达到一线城市标准。

二、广州的财政收入全国排名第七,与一线城市的身份不太相配,说明城市的盈利能力较低,城市和企业活力不足。


三、成都有5项不达标:1、成都2016年GDP12170亿,全国第八,不达标;2、成都市区人口为650万,不达标;3、成都的民富水平,目前进不了全国前十,不达标;4、成都无世界500强企业,不达标。

四、重庆有4项不达标:1、重庆城区人口800万,不达标;2、重庆创新环境和创新意识较弱,独角兽企业仅有1家,不达标;3、民富水平,不达标;4、无世界500强企业,不达标。

五、武汉有六项不达标:1、武汉2016年GDP11912亿,全国第九,不达标;2、市区人口680万,不达标;3、武汉国际知名度较低,外国人口较少,不达标;4、武汉民富水平,不达标;5、2016年财政收入1322亿,全国第九,不达标;6、武汉有1家世界500强企业,不达标。

评价总结:

1、北京、上海、深圳三座城市实力雄厚,各方面均表现突出,是令人心服口服的一线城市;

2、广州在城市盈利方面比较差,城市民富方面也落后于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一线城市地位有所松动,需要努力改善;

3、成都在城市规模、经济总量、民富和企业实力等方面存在不足,暂时无缘一线城市名号;

4、重庆是目前一线城市最有力的竞争者,其经济总量、城市规模、城建水平、国际化、财政收入等方面都达到或接近一线城市标准,只要补足了民富和企业实力上的短板,就可以能成为中国第五座一线城市!个人预计重庆会在5-10内跻身一线城市。

5、武汉与一线城市还有较大的差距,不过其在交通和创新、科研上有较雄厚的实力,发展潜力巨大,再接再厉吧,只要做的好,10-20年有可能跻身一线城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