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课”设计与制作策略

 zjp67 2020-09-18

作者:张海朋
当前,随着信息化教学的深入推进,微课作为一种新媒体新技术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特别是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致使春季开学延迟期间,采用微课开展线上教学更是被广泛应用。笔者结合自己近年来参加国家省市级微课大赛的获奖经历,就如何设计和制作一节优秀的微课浅谈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我眼中的“微课”。
众所周知,“微课”是集中讲解一个知识点的小课程,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一般时长为10分钟以内的一段“微视频”。以录制方式和呈现形式为标准,我把微课划分为两种:
(1)录像式“微课”。采用录像设备录制教师讲解PPT的播放内容或动手操作的演示过程,主要特点是教师出镜,对口语表达、教态仪容、肢体语言等都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十分熟悉甚至熟背讲解稿,挑战性强。
(2)录屏式“微课”。采用电脑录屏软件录制PPT在电脑屏幕上的播放内容。特点是教师在幕后配音讲解,无需出镜,熟悉讲稿即可,这种形式易学易操作,更容易普及。
二、如何设计微课内容?
(一)选材:“小”而“具”是微课选材的关键,其恰当与否直接决定一节微课是否会受学生关注。许多获奖课例表明,微课选材一定要把教学中一类、一种、一个等细小的具体的知识点作为切入点,特别要侧重于选取一些学生较难理解掌握或容易出错混淆的细微的重难点。受时长所限,倘若选材的切入点大、涉及面广,就很难把一个问题讲深讲透。
(二)拟题:“准”而“新”是微课标题的招牌,和新闻标题相似,微课标题要准确概括微课内容,倘若泛泛而谈,会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本节微课是讲哪些内容、哪个知识点。为了吸引学生观课兴趣,可以在标题的“新”字上下功夫,做到以新赢人。例如,笔者曾经看过一节获奖微课《跟着跑男学地理》,单是标题就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而反之,又如另一节微课《夸父逐日》,单看题目会不懂是讲解文言知识还是分析人物形象,或是其他内容?标题指向不明。
(三)讲解:“精”而“深”是微课讲解的核心,微课的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理解并掌握某一个知识点,因为没有交流互动和课堂生成,所以务必把知识点讲全讲深讲透。一般情况下,教师应对该知识点作出较深的挖掘和较精的提炼,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在此基础上可拓展延伸一些巩固训练,以期达到理解内化、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还可以根据实践经验预判学情,完成想象中的教学互动和交流生成,预设出多种问题答案,促使学生多元思考、创新思维。
三、如何优化微课PPT设计?
无论是录像式微课还是录屏式微课,PPT都是呈现教学内容和环节流程的主要载体,其设计效果关系着微课视频的生动性和观赏性,进而决定着关注度和实效性。
(一)文字内容,讲究“简洁美”。要精心提炼PPT中的文字内容,呈现一些关键词、主要问题和重要内容即可。因为一张幻灯片的文字容量有限,如果显示大批量文字,密密麻麻的感觉容易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进而失去观课兴趣,而简洁扼要的文字反倒容易留下深刻印象。另外,一节微课的PPT张数不宜过多,避免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二)视听背景,讲究“情境美”。首先,PPT的背景图片在内容、风格、色调等多方面要与本节微课的学习内容相吻合,进而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其次,背景图片不要做过多更换,甚至可以一图到底,否则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本末倒置。此外,可根据学习内容配以恰当的背景音乐,力求全方位渲染视听情境,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三)过程讲解,讲究“流畅美”。因为PPT上只有少量的文字提示或根本没有文字提示,所以教师务必备有一份讲解稿,熟悉文本、最好能熟读成诵,特别是对PPT上不会出现的各环节之间的过渡语、问题之间的衔接语等,教师更应了然于胸,唯有如此,才能配合PPT的播放流畅生动地完成讲解。倘若出现口误、卡壳磕绊等,后期将很难剪辑,影响观课效果。
总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看似简短的一节微课小视频,背后透着大讲究,其检验的是教师在长期的实践历练中积淀的教育智慧、教学洞察力以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综合素养,需要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