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阻且长,此心安处是吾乡 | 协和八

 协和八 2020-09-18

和大多数人一样,读大学才是真正的第一次离家。

那时候,北京到重庆最快的是 T10,需要接近一天的时间。还记得有一年春运学校没有订到这一趟车,给每个到重庆的学生订的都是一趟 L 字头要开 52 个小时的车。大冬天我们自己走到北京站,跟排着长队的人群一起惊心动魄地抢票,能把这趟 52 小时的车换成一趟三十几个小时的绿皮车就一件幸事。

从清华回到协和的第一年,开学的第一天正好是元宵节。当时,班主任将亲自煮的元宵送到宿舍,希望给大家一种的认同感。

随着开始见习实习,也就彻底的告别了寒假,和正式工作一样,只有春节「」假,「长」到只有短短的几天。渐渐的去北京变成了回北京,犹记得实习那年回京恰是正月初五,在飞机上俯瞰整个北京上空绽放出朵朵破五的烟花。回到新开路胡同时已是深夜,烟花爆竹的喧嚣已经消散,那有些昏黄的灯光竟然有一种熟悉的温暖。

2011 年摄于新开路宿舍露台。那时候协和新门诊及住院大楼尚未竣工,可以看到吊车。

再回家已是大半年以后,母亲用极其轻描淡写的口吻告诉我,父亲在几个月前曾经住过一次院,甚至还差一点做了手术。而我竟然毫不知情。这件事也是我在毕业之后直接选择回到家乡的重要原因。

父亲一直有病,又是属于讳疾忌医那种,所以在身边怎么也会好一些。

在家工作,安排做个检查,找其他科室的同事帮忙咨询一下病情,开个药,倒也确实方便。

只是,也因为家离医院的距离就在半个小时的车程之内,所以一到春节排班,也没法以回家过年作为理由。春节的班儿通常不是大年初一,就是除夕。有时候还不止一个。

春节期间有的病房几乎就是休假模式,长假前的最后一天大量的病人办理出院,只剩下几个实在出不了院的病人压床。但是血管外科画风截然不同:我们科的最高纪录是在大年初一的当天收了 13 个病人。要知道以中国人的性格,大过年的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去医院的,所以在大年初一来看病并住院的可想而知都是些什么病人。

2015 年春节期间一次对抢救病人的急会诊。墙上的血给我印象极深。

平生的第一个通宵就献给了 2014 年的大年初一。每年除夕,主任都会亲自下厨做菜带到科室里慰劳值班人员,因为菜品丰盛,往往还会剩很多,第二天也在吃。我那天就匆匆地吃了两顿这样的饭,然后就是不断地开医嘱、写病历、谈话签字、打电话汇报请示……

凌晨 2 点多跟主任一起做手术,做完的时候已经是早上 6 点。

因为回家和主任同路,所以那天早上是主任送我回家。

下车的时候主任笑着说了句:以后会经常这样的,习惯了就好。

重庆的冬天很少出太阳,夜与晨没有那么明显的分界,只有逐渐提高的能见度。在分不清雾还是霾填满的空间里,还嗅得到烟火的硝味,听得到扫把扫去昨夜鞭炮纸屑的声音。

很多事,可以从不习惯到习惯;也有很多事,还没有来得及习惯,就要改变习惯。

2015 年春分院开业,工作安排我到了分院,开始从事一个亚专科领域的工作。因为这个细分领域,结果我成为了 2018 援外工作募集时唯一一个专业对口的备选对象。

于是 2018 年夏天,飞过半个地球,在与北京时间时差 12 小时的地方,我开始了一段全新的经历。

然而仅仅抵达半个月之后,父亲意外地发生了脑出血

摄于父亲发病的那个早上。

那天本来是去看日出,因为云层遮挡最终也未见,但几个小时之后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

万里归家路。

在法兰克福机场等待转机的时间里,脑海中时不时会想起就在几个月前,父亲突然对我说:如果我病危了,不要插管,不要抢救,受不了。

我一度以为最后可能是我来拔掉气管插管。

结果下了飞机,直接去的殡仪馆。

那天重庆的阳光,亮得刺眼。

后来我一直试图从各种叙述中还原病发那夜的场景,想象母亲一个人在面对这样突发意外时会是如何的慌乱无措。

无法想。

只是在再次挥手告别时那句:平安归来。

2019 年春节,第一个在海外的春节。除夕夜在大使馆一起庆祝,结束时全场高唱《歌唱祖国》。

在那个情境下,唱这首歌竟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

国家国家,阅历的不断增长,家也是一个不断扩展的概念。

在异国他乡,祖国就是家;在太空流浪,地球就是家。

它是你的来处,是你回望的方向,也是无论艰难险阻的归途。

五年执医 三年模拟

精选每日一题

更多精选题可回顾历史推送文末

题目来源: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往届真题

本期主播:白肉血肠

作者:自得麒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