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0卦观卦:彖传“神道设教”

 挑灯看剑AAAAA 2020-09-18

20.2彖辞

【原文】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白话】彖传说:君王德高望重居于高处供万民观瞻,万民顺从,君王谦逊,深入民心,是因为君王居中守正来观察天下万物。观卦,是讲观察之道,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像观察祭祀大典,祭祀前沐浴净手,还未等到进献祭品,诚敬之心已肃然而生,民众仰观祭祀大典能领受美好的教化。

圣人仰观上天之神妙法则,发现四季更替不岀差错,于是圣人效法上天神妙的法则设立制度进行教化,天下百姓都能顺服。

【解读】

20.2.1“彖传”和“大象传”与卦辞的关系。

卦辞是文王所做,因其过于简练晦涩难懂,故孔圣人博采前贤见解精华阐释卦辞,分为彖传和大象传,孔圣人一般只述不作,比如在《论语》中,凡是孔子之言,都注上“子曰”二字。

“彖”读作(tuan),本义是宰猪,泛指动物解剖,引申为剖析分析。彖辞一般是从内卦到外卦,从下卦到上卦,从开始到结束,从内因到外果,一层层地展现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过程中必然遇到的各种情况,就像现在所说的“可行性报告”,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意味,彖传一般强调困难消极因素多。

而大象传是从相反的角度来注释卦辞,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从已经形成的的现象和结果来看走过的路,就像“事后总结”,捡取一两个关键点给君子以忠告。

彖传和大象转珠联璧合,像两颗夜明珠一前一后映照着文王的卦辞。

20.2.2大观在上”,描述观卦的大象。

在卦辞解读中,我们已经知道,两个阳爻在临卦深入民间,到了观卦跃居九五之尊和天之位。

周易中,阳爻为大,阴爻为小,并且阳爻高居天位,形象高大,故称“大”。还可以把观卦看成是一个浓缩的“艮卦”,地之位的初六六二合并成一个阴爻,人之位的六三六四合并成一个阴爻,天之位的九五上九合并成一个阳爻,这样观卦就变成了一个加粗的“艮卦”,两个阳爻在天之位,故称“上”。

从自然现象来看,下坤和下互坤为地,上互艮为山,上巽为“高”,高山出平地。

从道德修养层面来讲,下坤下互坤为“厚德载物”,上互艮为“成”为“终”,上巽为“风”为“天命”,九五“育德”已成,代表“天子”替天行道,所以从德高望重的角度来说,九五足以作为万民的榜样和“观瞻”对象,所以说“大观在上”。

联系到治蛊改革,是展现改革的丰硕成果,展示改革的政策让民众理解消化。

大观”,大而高的东西可以作为观瞻对象,站在高处居高临下也可以看得更清楚明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观于沧海难为水”,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宋朝晏珠《蝶恋花》“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还有唐朝王勃《滕王阁序》中描写的“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说的都是登高望远。

20.2.3顺而巽”,描述观卦的行为和结局。

下坤下互坤为“万民”,坤性为“”。上巽卦为“巽顺”,九五谦居上九“苍天”之下,整个意境是万民顺从九五君王,九五巽逊于上九之天。在周易中从来就没有君王大于天的说法,帝王只是自称“天子”,也就是天的儿子。人人敬畏老天,君王也不例外,人在做,天在观,这就是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0.2.4中正以观天下”,是解释“顺而巽”的原因。

之所以万民能够顺应天地大道而“观”,是因为九五之君居中守正,上巽于天,万民效法君王敬天畏地。

20.2.5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解释卦辞的“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

在卦辞中,我们已经详细讲解了“盥而不荐,有孚顒若”,这里重点解释“下观而化也”。

”指下坤下互坤之“万民”。“”是“化育”的意思,领会并深入心底变成自己的思想,有两层含义。一是风俗之“化”,二是万物化育“自化”。首先,上巽为风引申为风俗,上互艮为国家朝廷,下坤和下互坤为万民,看到君王的德行,大受感染竞相模仿,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孔圣人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意思是君子的行为像风一样名声远播,小人就像“墙头草随风倒”一样紧随其后。在数千年的古今中外的历史长河中,居上的宫廷大臣的一举一动吃喝穿戴的习惯,能够左右万民的行为,成为“时髦”。其次,是说万物自化,在本卦中,下卦和下互卦都是坤卦,坤为“大地”有“化育万物”之功,故说“下观而化也”。

此处的“化”侧重于教化,改朝换代君王登基,首先以“德行”感化民众端正民风,如果效果不佳就要施行刑法治理,进入“噬嗑”卦,这就叫“先礼后兵”。

20.2.6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观察天地之道。

在观卦中,每个角色都在“观”,民观君观天,天观民观君,君王“天子”既要观民也要观天,作为天与民的联系的纽带,将上天的意旨传达给万民,因为只有天子才有与天沟通的权利和能力,所以“观天”只能是君王的事情了,天地运行,春夏秋冬寒来暑往,自强不息永无差错。

神道”是神妙莫测的运行规律,而不是“鬼神”之道。在周易中没有迷信,《系辞传》曰“阴阳不测谓之神”,鬼神指一种不可知的力量,也是天道和自然规律的象征。“鬼”发音通“归”,“神”发音通“伸”,是指阴阳二气的流动,阳气消亡阴气逆物而归曰“”,阳气生发导物而伸曰“”,所以“鬼”指阴间之魂,“神”说的是阳间之灵,孔子在《系辞传》中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物质是可见的,而游魂是凡胎俗眼所看不到的,但确确实实存在着这样一种“气场”,人类看不见就冠之以“鬼神”之称,随着科技发展,人类探索奥秘的能力增加,一些神秘现象的真相慢慢就会揭开。就拿简单的无线电波来说,看不见摸不着,但一拧开收音机和电视,声音和画面就扑面而来,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这些现象,一时解释不通,就产生了“天、鬼、神”的想象,天人感应共振,心灵相通,第61卦中孚卦九二爻辞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说的就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母子心灵感应。

所以“鬼神”说的是阴阳二气相互转换的现象,阳长阴消,阳消阴长,物极必反,阳气过盈阴气就随之而生。“神道”二字,也许老子的解释更为玄妙,老子《道德经》第14章描述“道”的形态时,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jie),故混而为一”,大意是睁圆眼看却看不见叫做“夷”,竖直耳听却听不清叫做“希”,张开手极力想抓却抓不住叫做“微”,从视听抓三个方面都无法感知“道”的实际存在,所以“道”表示的是混沌一片,也只能给他起一个名字曰“道”,“一”即为“道”,由此可见天地之道的神妙莫测。

虽然天地大道神秘莫测,但又是实实在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像地球跟随天道春夏秋冬,四季轮换永不出错,君王看得到,老百姓也都能看得到。

周易中共有两卦出现“四时不忒”,第16卦豫卦彖辞曰“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都是说跟随天道自然运行的道理。上一卦临卦对应的时序是阴历十二月二阳渐长,卦辞说“至于八月有凶”,春生夏长一定会到达“秋收”的八月,然后“先甲三日后甲三日”,还会进入万物潜藏的冬季。对应到人事和国家治理上,只要你付出了,一定会有丰硕的成果,这就是国家治理中的“四时不忒”。

20.2.7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从“地法天”引申到“人法天”。

上一句“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是说“地法天”的四时不出差错,以此再引申到“人法天”。

圣人以神妙的天地运行规律来设立制度,教育教化民众,民众当然能心悦诚服。上巽为宗庙为“天命”,上互艮为“门阙”,建造祠庙祖庙,供奉一些德高望重的圣人,以此来作为万民学习的榜样,比如“黄帝陵”、“舜王庙”、“妈祖庙”,最有名的当属“孔庙”和“关帝庙”,一文一武成为万世楷模,在历朝历代的各个时期,根据不同需要也塑造了形形色色的榜样人物,象“雷锋”“岳飞”家喻户晓。

“服”,心悦诚服,下坤和下互坤为万民,上互艮为宗庙,上巽为绳索为规矩为巽顺,万民聚集到宗庙,接受君王的领导,下观而化心悦诚服。

观卦表面上是讲观察之道,其实是在讲领悟天命君命,以及政教制度的落实情况,就是君王掌权之初的“以德治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