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1卦噬嗑卦:六二爻“噬肤,灭鼻”

 挑灯看剑AAAAA 2020-09-18

21.4.2六二爻

【原文】

六二:噬肤,灭鼻,无咎。

象曰:“噬肤灭鼻”,乘刚也。

【白话】 

六二:六二阴柔得正,作为罪犯过失较轻,好比女子乘刚之过。作为执法者,本身虽过于柔弱,但面对的罪犯也弱,处理此案件就像吃水果咬肥肉一样容易,故称“噬肤”。

鼻子处在五官的最中间,代表人的行为中正,削破鼻头以示惩罚,告诫他偏离了正道,故称“灭鼻”。在具体执行断案之时,六二执法者遇到的困难和社会影响也小,就像吞噬水果,用力过猛呛了一鼻子水,虽略显狼狈但不会有太大过错,所以说“无咎”。

小象传说:“噬肤灭鼻”,一是说六二作为犯罪者只是乘刚之过,二是说六二作为法官过于柔弱,既亲比又乘刚于初九,能增添些震雷的威武之力,办案时稍微过分一些,也不会有太大过错。

【解读】

21.4.2.1第二类罪犯,判处最轻的刑罚。

如果初犯之人不接受教训,继续犯错会触犯国家法律,就够得上判刑了。圣人描述说“噬肤,灭鼻,无咎”,一语双关,既说罪犯也说执法者。

21.4.2.2乘刚也”,我们把孔圣人的小象传先放到前面,以便于解读。

六二与六五不应,还未到上互坎卦,又处于下互艮卦之初,艮为“止”,停止犯罪。但六二有“乘刚”之过,在周易中,阴爻在一卦的主阳爻之上,称为“乘刚”。引申到人事上,阴为黑暗非正义,阳为光明正义,女盛欺男,小人压制君子,但其罪行还不是很严重。

从犯罪情节来讲,六二阴柔得正,只是乘刚之过。对于执法者的素质来说,是过于柔弱,执法者要刚柔相济,过刚则虐,过柔则缓。六二就是一个过于软弱的执法者,他面对的罪犯是“初九”或者是六二,但不能过于仁慈,矫枉可以过正,采取一些适当的过激行为也是可以容许的。

21.4.2.3噬肤,灭鼻”,以“灭鼻”惩治六二的不中不正之过。以“噬肤”之吃水果和咬肥肉,比喻六二执法的容易。然后再以“噬肤,灭鼻”描述六二执法断案的公正性。

”,初九和上九为牙床,二三四五爻是口中的食物,所以初九和上九爻辞中没有提到“噬”,而二三四五爻都说“噬”。

” 从“月”之“肉旁”,本义指肉体的表皮,也可指果实的外皮。从卦象来看,六二处下互艮之初爻,艮为果蓏( luo),木实为果,草实为蓏,六二为果实水果之皮,故称“肤”。

”取象于下互艮卦,艮在地为“山”,在人脸高出其它部位则是“鼻子”。

上面我们找出了“噬、肤、鼻”每个字的本义,连起来就很容易理解了。

灭鼻”一语双关,既指对六二罪犯施以“削割鼻头”之刑,又指六二执法官断案的公正性。 

首先,鼻子在五官的最中间,所以代表一个人的品德中正。在本爻中,虽然六二阴居柔位居下震中爻,貌似“中正”,但其乘刚初九有乘刚之过错,象征其罪过还不大。初九爻的惩罚是“屨校灭趾”,六二之人要接受“灭鼻”之惩罚。

何为“灭鼻”之刑,我们在初九爻刚刚讲过,古代的刑罚等级主要分“五过”“五罚”和“五刑”,初九属于“五过”劳教之类,六二进了一步,属于“五罚”范畴,但还没有到“五刑”的级别。古代五刑为“墨、劓、剕、宫、大辟”,墨刑,在额头上脸上刻字涂墨;劓(yi)刑割去鼻子,剕(fei)刑砍脚,宫刑毁坏生殖器,大辟死刑。五刑是由五行相克的原理而产生的,《逸.周书.逸文》注释“火能变金色,故墨以变其肉。金能克木,故剕以去其骨节。木能克土,故劓以去其鼻。土能塞水,故宫以断其淫。水能灭火,故大辟以绝其生命”。本卦的上九爻“何校灭耳”,指的是“大辟”砍头死刑,本爻的“灭鼻”与“劓刑”比较靠近。在周易中共有两个卦提到“劓刑”,第38睽卦六三爻辞曰“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无初有终”,“天”是“墨刑”在脸上刺字,“劓”是“劓刑”。第47困卦九五爻辞曰“劓刖(yi yue),困于赤绂(fu)”,“劓”是“劓刑”,“刖”是“剕刑”,历史上还有军事家孙膑受过挖去膝盖骨的“剕刑”,写《史记》的司马迁受的就是割去生殖器的“宫刑”,就像后世的太监净身。但六二之罪还没有到割去鼻子遭受“劓刑”的程度,应该介于劳教和“五刑”之间,也可以介于“五刑”中的“墨刑”和“劓刑”之间,削割鼻头以惩罚其不中不正的过错,故称“灭鼻”。

灭鼻”的第二层含义,是描述六二执法断案的公正性,与“噬肤”连起来解读,我们先来解释“噬肤”。

 六二居下互艮卦,艮为果蓏(luo),木实为果,草实为蓏,树上结的果实和地上长的瓜果的统称。六二处下互艮卦最下,又为阴爻,则像水果之皮,故称“肤”。噬嗑卦是以吃东西来比喻断案,六二口中的食物就像是水果。远古时,形容一件事容易办,常用“噬肤”做比喻。周易中共有两个卦出现“噬肤”,第38卦睽卦六五爻辞曰“厥,宗,噬肤,往何咎”,睽卦是讲如何化睽为合,六五和九二有隔阂,但都居中,尤其六五圣明,作为君王和一族一宗之首领,只要六五想与下和解,简直太容易了,就像啃水果皮那样,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中国人形容做事容易,还有“不费吹灰之力,轻而易举,举如鸿毛,易如反掌,举手之劳,唾手可得”等等。

噬肤,灭鼻”连起来,还展示六二断案的公正性和社会影响的后遗症。“灭”通“没”,淹没,此处引申为“呛进了鼻子”,六二处下互艮为“鼻子”,在地为山,在面为“鼻”,取其“高出”之意。二至五爻都是颐中之物,上互坎卦为水,水在鼻子之上,六二为鼻最下方,咬水果就像吃一个大西红柿,或者吃西瓜,果汤一下子就呛到了鼻子里,故有“灭鼻”之象。

圣人借吃东西呛鼻子来比喻办案过猛,毕竟六二执法者过于柔弱,矫枉过正稍微强硬一些也无妨,执法者自己受到的伤害和非议就像呛了一下鼻子,没有造成太大的社会影响。

21.4.2.4无咎”,描述六二的结局。

“无咎”是紧接着“噬肤,灭鼻”来说的,对于吃东西来说,果水呛到鼻子,没有多大问题。对于断案来说,六二稍微过一点头,对罪犯也不会造成太大的人身伤害。再加上六二阴居柔位当位得正,出发点是正的,所以说“无咎”。

“无咎”的取象,六二处下互艮卦,艮卦的反卦是兑卦,兑为“有咎”,反卦取反象,六二就是“无咎”。

21.4.2.5“噬肤,灭鼻,乘刚也”,孔圣人解释六二罪犯的罪过和执法者的过失。

如果没有孔圣人小象传的“乘刚也”的注释,我们也就无法正确理解领会周公爻辞中的“无咎”。

“乘刚也”,一语双关,既描述了六二罪犯的罪行轻重,又展示了六二执法者的适宜之举。

在周易中,阴爻在一卦的主阳爻之上,称为“乘刚”,引申到人事上,阴为黑暗非正义,阳为光明正义,女盛欺男,小人压制君子,但其罪行还不是很严重。

同时,“乘刚”也寓意六二能借助初九震雷之“刚”,增添一些阳刚之气,因为作为执法者的六二过于柔弱,幸好六二与初九亲比,能借震雷之势,执法断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