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29卦坎卦:六四爻“樽酒,簋贰”

 挑灯看剑AAAAA 2020-09-18

29.4.4六四爻

【原文】

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

象曰:“樽酒簋贰”,刚柔际也。

【白话】

六四:六四阴居柔位当位得正,亲比顺承九五之君,君臣相得刚柔兼济,齐心协力定能脱离坎险。

六四处互大离卦有虔诚之心,身为近君大臣有济君之责,当以柔弱之质济君之难,在此坎险之世,不必拘泥于繁文缛节的君臣之礼。

人处在坎险之时,不能失去信仰,哀莫大于心死,只有像卦辞中讲的“维心亨”才能心怀光明,祭天祀地拜祖先表明六四心系国家君王安危。但在坎险之时,一切从简,就像祭祀或者侍奉君王,没有盛肉食的鼎,连酒和饭的数量也减了,一樽薄酒两碗粗粮,甚至简陋地代以瓦缶装酒盛食,还用绳子从窗户吊进吊出。但礼轻情意重,心诚自然灵,君臣同舟共济肝胆相照,虽不能马上脱险,但小心谨慎终究不会有害。

小象传说:“樽酒簋贰”,是说只提供一樽酒两碗饭的简单祭品,甚至代之以瓦缶装酒盛食,还从狭窄的窗户进出,这是因为处于黎明前的黑暗,需要十分谨慎小心。本爻借“牖”字暗指“羑里”,当是周公记载当年文王被囚于羑里监狱的遭遇,臣子们无法侍奉文王,只能在心底默默祈祷,父子君臣心心相印,从道义精神上暗暗相互支持。

【解读】

29.4.4.1第四类人,好不容易渡过了第一道的自然坎险,马上又陷入人世间的牢狱之险,处境更加艰难。

坎卦的卦形是上下两道坎险,又分别象征自然之险和人世之险,自然之险莫过于卷入大江大河的漩涡,人世之险莫过于身陷牢狱,圣人描述说“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比较拗口。

本爻当是周公记载其父文王当年被囚于羑里监狱的遭遇,再以此引申出普遍意义上的哲理。在大过卦中事业受到挫折没有成功,转而在坎险中慢慢历练,连文王自己都被商纣王囚禁于羑里监狱,差点被杀头,可见坎险之凶。这一段历史在周易中提到过好几次,比如第36卦明夷卦六二爻辞曰“明夷,夷于左股”,孔圣人在彖传中明确指出“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第24复卦上六爻辞曰“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当此之时,远在西周的臣子们无法侍奉文王,只能在心底默默祈祷,父子

君臣心心相印,从道义上暗暗相互支持。也无法见面安慰,所以只能偷偷摸摸,想尽一切办法打探出一些消息,从本爻的爻辞中可以可以窥见一些痕迹。

上坎为“牢狱”,三四五上互艮为门阙,有“牢狱之墙”之象。艮又代表朝廷宗庙,九五为君六四为近君大臣,六四恭敬顺从九五,有“供养祭祀”之象,所以爻辞中提到了各种祭器祭品。还描述要偷偷摸摸,所以爻辞中提到“纳约自牖”的“屋墙和户牖”。

周公在接下来的爻辞中,展现三条主线,一是祭祀,二是祭品简陋,三是小心谨慎,都有其各自的寓意。

首先,文王卦辞中说“维心亨”,是说一个人在危难之时不能失去信仰,那么最大的信仰是什么,是天道是祖先的基业,所以周公借祭祀来表明六四没有忘却祖先,没有忘记拯救国家民众的职责。

其次,在险难之时不必拘泥客套礼节,不能对外界的任何帮助加以挑剔,礼轻情意重心诚自然灵。

第三,是说环境险恶,要避人耳目秘密进行。 

本爻的爻辞比较晦涩难懂,下面我们试着慢慢剖析,终能拨开迷雾。

29.4.4.2樽酒,簋贰”,描述祭品简薄。

从字面上直译就是“一樽酒,两碗饭”,那么我们要弄懂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六四爻为什么有“吃饭饮酒”之象,二是具体卦象从哪里来的,三是它表示一种什么自然社会的现象,四是引申到人事上到底要说明什么哲理。

我们先找“饭、酒”的卦象,六四处上坎为“水”引申为“酒水”,六四处三四五上互艮卦为“果蓏”为“五谷之食”,六四还处二三四五互大离卦为“大腹”,酒食入于腹中,就有了“吃饭喝酒”的卦象了。

接下来再找“樽和簋”的具体卦象,“樽”是盛酒的器具,“簋”读作(gui)是盛饭的器具。

”在远古时是木制的圆形器具,所以从“木”,后来有了金属和陶瓷之樽,但“木”旁一直保留着,右边中间部分从“酉”为“酒水”,上边“倒八字”为口,下边“寸”为“圈足”,大部分的樽下方有圈足,上有镂空,中间可点火对器皿中的酒加热,古人讲究“温酒”养生。在本卦中,六四处互大离为“中空之木”用以制作“盛酒器具”,日为“圆”代表圆形,离又为“火”可以加热上面的“坎酒”,具备了“樽”之卦象。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写道“携幼入室,有酒盈樽”,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读作(gui),从“竹、艮、皿”,“艮”为果蓏五谷粮食,连起来就是竹制的盛放煮熟饭食的圆形器皿,形似送饭装食品的木制“匣子”,我们在电视剧中时常看到,也可以简单理解成今天的“碗”。在本卦中,六四处下互震卦为“苍筤(lang)竹”有“竹”之象,处大离卦为日为“圆”为“火”为“保温”,处上互艮为“五谷粮食”,合起来有“簋”之象。“樽”取离卦之木,“簋”取震卦之竹。

何为“樽酒,簋贰”,这还得从夏商周时期的祭祀说起,那时对于祭祀有非常严格的等级和规定,尤其是《周礼》更将其系统规范化,孔子一生所从事的“克己复礼”就是要恢复周礼。祭祀时的器具非常繁杂,礼器中最尊贵的就是“鼎”,用来盛“肉食”,还有“簋”和“簠(fu)”,簋是圆形,簠为方形,主要盛“黍稷稻梁”等粮食,“黍稷稻梁”齐全为“四簋”,只用其中两种就叫“贰簋”,簋和簠一起使用祭天祀地,象征天圆地方,对于人来说就是行事“内方外圆”。酒器以“樽”为首,还有壶爵角觥彝等,“爵”在第61卦中孚卦中也出现了,中孚卦九二爻辞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水器有盂鉴缶等,一会将提到“用缶”。周礼规定,天子祭祀级别最高,用九鼎八簋,祭品中有“牛”等大牲畜,祭品丰盛称为“太牢”,老子《道德经》第20章云“如享太牢”。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平民不能用鼎只能用簋。鼎代表国家政权为阳用单数,簋代表大地产物为阴所以要用双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华夏文化每个细节处处都体现了奇偶阴阳的哲理。

天子大祭从季节上分为春夏秋冬,春祭曰禴(yue),夏祭曰禘(di),秋祭曰尝,冬祭曰烝,《千字文》中写道“嫡后嗣续,祭祀烝尝,稽颡再拜,悚惧恐惶”。春天青黄不接祭品简陋,秋天五谷丰登祭品就要丰厚了,祭祀天地拜祖先最看重的是诚心诚意,其次才是祭品的丰盛与否,周易中,有很多祭祀的记载和比喻,我们列举二三可见端倪。第63卦既济卦九五爻辞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禴祭”,“牛”是祭祀时最大的祭品,而春天青黄不接没吃没喝。本爻是拿周文王与商纣王作比较,殷商地理在东边,西周在西边,商纣王用牛等牺牲大祭,还不如文王微薄的春祭,这是因为商纣王不尊天道心不诚敬,祭品再丰盛也得不到上天的垂青。第41卦损卦卦辞曰“曷(he)之用,二簋可用享”,第20卦观卦卦辞曰“盥(guan)而不荐,有孚顒(yong)若”,是描述臣民在观瞻天子的大祭之时的感受,只观看刚开始净手的环节,还没有到繁琐的敬献环节,就已经被虔诚之心和弘大场面深深震撼了,说的也是心诚为上。在《春秋》《左传》中,很多章节屡屡说明“上天看重的是君王的仁爱之道,而不是祭品的丰盛”。

由此可知,本来六四为大臣,九五为天子,吃饭祭祀在平时应该丰盛一些。但处在坎险之时没有条件讲究,要一切从简,连最重要的“鼎”和鼎所盛的“肉”都没有了,勉强可以有一樽酒两碗干饭。

引申到人事上,不要嫌饮食简陋,比喻不要拒绝任何来自于外界的帮助,九五要放下君王的架子和排场,与六四大臣同甘共苦。

29.4.4.3东直门“簋街”的由来。

大家都知道,北京东直门内有一条非常有名的小吃一条街,称为“簋街”,我们讲一下名称的由来。起源还是八十年代初,当时刚刚改革开放,餐饮除了国营食堂饭店外基本空白,一般到了晚上还关门大吉,人们没有夜生活。因为离使馆区比较近,晚上的餐饮有需求,所以就有人在东直门内小街开始摆摊,慢慢地有人就知道了这里晚上可以吃到夜宵,也趁机增添一些夜生活的乐趣,甚至有人从很远的地方骑车而来,久而久之形成了规模。当时个体经济的政策还不明朗,这些摊点尚不合法偷偷摸摸,再加上晚上周围漆黑这边灯火忽闪,被人们戏称为“鬼市”,就是抬不上桌面的黑市。后来改革开放加快步伐,此处“鬼市”兴隆起来,政府接手统一规划,想换一个好听一点的名字。但“鬼”字已声名远扬,好在还有“文化人”在,从字典里找出了一个“簋”字,既不改其发音,又保留了吃饭饮食之象,还大大增添了文雅古典的气质,名为“簋街”令人拍案叫绝。

29.4.4.4用缶”,描述器具之简陋,有两层含义。

首先,可以与“樽酒簋贰”连在一起,意思是用瓦罐盛水。六四处上互艮之中爻为“山石”,六四为阴爻是介于土和石之间的材料,处互大离为“火”,用渣土烧制成陶瓷,离又为圆形,故为“瓦缶”。六四处上坎为“水”,整个卦象就是用瓦罐盛水。要详细了解远古的“缶”文化,请参看第8卦《比卦解读》。

其次,是对“樽酒簋贰”的转折意思,意思是还要继续精简,连盛酒的樽和盛饭的簋都要省略了,统统代替用瓦罐。这是因为不能平端着,只能用绳子系着瓦罐吊上吊下,过渡到下面的“纳约自牖”。

29.4.4.5纳约自牖”,描述传递的方式,引喻谨小慎微。

前面讲了饭菜酒食的简陋,接着又讲递送途径方式的尴尬。

”从“糸(mi)”从“内”,“糸”为绳子,“内”为“入内”,合起来就是缴纳和接受的意思。六四处二三四下互震之上爻为“草木”为“雈(huan)苇”,六四处三四五上互艮之中爻为“手”,手编草丝为绳,震卦为“进”,艮卦为“止”,同时含有缴纳和接受之象,故称“纳”。

”从“糸”从“勺”,“勺”本意为从盛酒器中舀酒的器具,形如有曲柄的小斗,“勺”字应该是受了北斗七星的形状的启发而造的字,后引申为专注“一点一物”,从“糸”丝绳打结系于一点,钓鱼的“钓”,就是利用弯钩的尖来刺破鱼嘴。所以“纳约”的大意就是用绳子打结捆绑器具将酒水食物送上吊下。

”读作(you),从“片、户、甫”,“片”指锯开的木片,“户”指门户内室,“甫”本义是草木从地下钻出来在田地里茁壮生长,比如苗圃花圃。引申到人身上,就是形容钻出水面或者露出头得以喘一口气。所以“牖”就是“穿壁以木为交窗也”,《说文》注释“交窗者,以木横直为之,即今之窗也,在墙曰牖,在屋曰窗”。远古建筑,进了院门是庭,庭后是堂,堂后是室,室门叫户,室和堂之间墙壁上开的口子叫“牖”,上古的“窗”专指开在屋顶上的天窗。

现在我们来找“牖”字的卦象来源,在本卦中,六四处坎卦为“黑暗”,处上互艮为“门阙、屋墙”,处互大离为“光明”,大离卦又为“中空之木”,木头中间镂空就像木制的窗格。在周易中,大离卦之窗格像是“尔”的繁体字“爾”,木条交错,那么同住一个屋窗下就是亲近的家人,故称“尔”,比如第61卦中孚卦九二爻辞曰“我有好爵,吾与尔縻之”。本卦的六四已经离开最下的坎窞,就要钻出水面看到光亮了,与外界只差一墙之隔,只需要在墙壁上开凿“户牖”,就能够通向光明,所以周公系上了“牖”字,以表示六四和九五相互帮助,就快走出坎险看见光明了。

为什么明明有门不走,却偏要从窗户进出递送东西食物,这是描述人生在世遇到坎险的极端情况莫过于身陷囹圄,这也是周公借六四爻来说他父亲文王当年被囚禁于羑里的情形,“羑”发音同于“牖”,因为要写得隐晦一些,所以在爻辞中借“牖”来暗指“羑里监狱”。

贾谊《过秦论》曰“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是说反抗秦朝的陈胜吴广等人出身很低贱,家中贫穷用破瓮当牖,绳子拴着门开关。老子《道德经》云“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

此爻的“牖”也可以是指远古时期的“窗、天窗”,因为文王当年的牢房可能是“地牢”,直上直下不像今天有墙壁的房屋,只不过要借“羑”的发音,所以爻辞中系上了“牖”字。不管此爻的“牖”是指墙上的窗还是指天窗,都已经足以确切地表达其寓意了,所以后世学者就没有必要在这一点上唇枪舌剑了。

29.4.4.6终无咎”,描述六四的结局。

现在撇开文王纣王之“羑里”,回到正常的思路上来了。六四亲比九五,身在大离卦心怀光明,虽然礼物简陋方式尴尬,但在坎险之时一切从简心诚则灵,即使不能就此亨通但也没有害处,不获怪罪故称“无咎”。

”的取象,六四处上坎卦,坎为“冬”,引申为“终”。

无咎”的取象有两层。首先,六四处上坎卦,如果六四是阳爻,则上卦变为兑卦。其次,六四处上互艮卦,艮卦的反卦是兑卦。兑为口舌是非为“有咎”,但反爻和反卦都取反象,故六四为“无咎”。

29.4.4.7樽酒簋贰,刚柔际也”,孔圣人进一步解释爻辞。

先从字面上理解,六四柔爻,九五刚爻,刚柔交际,柔下刚上,看到了脱险的希望,下面接着再揭示其隐含的其它哲理。

”繁体字为“際”,从“阜”从“祭”,“阜”为山丘,“祭”为祭祀,我们先研究“祭”,“祭”从“肉”从“手”从“示”,左上为“月”旁代表肉食,右上“又”为“手”,中间像“祭桌”,将牲肉摆在祭台上,祭祀是人祭天祀地,人神有界限。而“際”字从“阜”从“祭”,在山地上祭拜,与天更接近,就像人与天只相隔了一堵墙,引申为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接之处。

孔子《系辞传》曰“刚柔者,昼夜之象也”,从自然现象来看就是白天黑夜之象,从人事上来讲就是光明和黑暗之分,艰难和希望之交。六四和九五都处上坎卦为牢狱为坎险为黑暗,但同时处互大离卦为希望和光明,同处艮卦为门庭墙壁,黑暗和光明只是一墙之隔,虽然身处坎险但心中充满光明,捅破了这层墙壁,光明就能显现,就能走出牢狱坎险。

你看看,孔圣人绕了多少个弯,才用“刚柔际也”,引申出周公爻辞所隐含的人生哲理。

周易中共有四个卦出现“际”字,都出自孔圣人的小象传。第11泰卦九三小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第40解卦初六小象“刚柔之际,义无咎也”,第55丰卦上六小象“丰其屋,天际翔也”。

29.4.4.8“樽酒簋贰,纳约自牖”,讲的是艰难之时的非常之举。

处境尴尬一切从简无可奈何,有点像第38卦睽卦的状况。睽卦九二爻辞曰“遇主于巷,无咎”,“主”可以理解成“主人、苦主”,也可以代表与你有隔阂矛盾但比你地位高之人,错过了初爻的沟通机会就无法再用正常渠道进行解释交流,为了化解矛盾偶然不期而遇像是天赐良机,也表示可以找一个中间人说和说和私下秘密进行,所以要及时抓住一切机会进行沟通。

其实,“纳约自牖”也隐含着西周臣子私下里贿赂商朝大臣的历史,送金钱献美女,摆不上台面不是正道,所以不用说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