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3章:4.与周易的渊源。

 挑灯看剑AAAAA 2020-09-18

道德经第3章解读 

张武忠初稿2017.8.4

第3章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3.4老子本章的思想来源于《周易》,综合了《周易》蒙卦需卦和讼卦的哲理。

《周易》第4卦叫蒙卦,第5卦叫需卦,第6卦叫讼卦。前两卦是乾卦坤卦的开天辟地,在第3卦屯(zhun)卦中万物始生国家初建。到了第4卦蒙卦,首先要进行品德教育和启蒙,中国人遵循“德智体”的教育顺序,学会做人后,才在第5卦需卦中养育身体和学习知识技能。但食物缺乏物资有限,不能满足按需所取,必然会引起纷争打官司,所以就会进入打官司的第6卦讼卦。

在本章中,老子将这三个卦的哲理综合在一起,描述了如何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如何公正地获取和分配食物财物,如何不引起或解决诉讼纷争。既要培养其良好的品德,还要保障其基本的生活需求,是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一起抓。既要抑制其贪得无厌的邪欲,又要让民众守住人格和骨气。

张武忠 2017.8.4于北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