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晨思夜想五十五——当儒家拜倒在官府面前

 晋诺工作室 2020-09-18

在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开幕式上,孔子第七十九代嫡孙孔垂长受到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接见,孔垂长,垂得是真长啊,秉承老老老……爷爷的祖训,远远超过“揖让而升”,而是九十度的大鞠躬,双手相握;再看我们的刘书记,那腰比泰山上的青松还直,伸出他那尊贵的一只手,远远地伸出去,俯视着这个孔子的嫡孙,脸上是一派骄傲的容颜:怎么样,你还是拜在我的脚下了吧!

儒学大会的价值与意义,小民不知;如果是为了尊重孔子,那么,孔垂长先生应是孔子的代言人,刘书记作为主人是不是该向孔子的代言人鞠一躬呢!如果是为了弘扬儒家思想,教山东子弟以持仁义礼智信之精神,那么刘书记也应为百姓示范。这是一个文化场合,不是你朝见各路诸侯的朝堂,你腰挺那么直干么呢?不能俯身于百姓也就罢了,俯身一下文化,作为一地之父母官,不也应该吗!

如果认为所有的文化都俯身于官府,那是一种骄傲的话,文化也就成了太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在此,不禁想起多年前的一个场景。

刚过春节,全区教师集中在一个大礼堂里开师德培训大会,新任陈局长讲话!

在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过后,陈局长陶出稿子开始发言,刚读了一行,他停了下来,然后绕过了一个词;接着读了一行,又停了下来。这时大家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忽然,陈局长把稿子一放,笑着对大家说:这稿子是高局长写的,我真的读不下来,散了吧,我还是直接讲吧!台下立马爆发了一阵又一阵的掌声!这掌声是真诚的,是亲密的,是心领神会的!

原来,高局长是语文特级教师,他的笔下不自然地就用了很多成语典故,陈局长读不来,当着全区教师的面,坦然承认,陈局长一下变成了陈实在,变成了陈坦然,变成了与教师心气相通的老大哥。我觉得陈局长未必读得通《论语》,可是,他用自己的行为践行了孔子的精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后来,我与陈局长成了好朋友,他尊师重教扎扎实实地做,不玩虚的!

去年,我连续搞了一些业务活动,事后找朱向峰校长签单子,到校长室门口一看,朱校正在与人谈话,就退了回来。刚转身,听朱校叫我,我进去了。朱校说:老孙,签发票是吧,还让你跑来,本应该我到你办公室给你签的,来,先给你签,不能让你等!这几句话是我从教三十多年来第一次听到,心里真是热乎乎的。为了业务活动所耗费的心血劳累在这句话中找到了更安适的家。

我到苏州来,也是源于一次谈话。那天中午十一点多钟,在张昕校长办公室与张校第一次聊天,我们谈得非常投机,从教育思想到教学艺术,他滔滔不绝,我也不断插话,没有一点第一次见面的拘谨。不知不觉到了十二点五十了,张校说:“我一点钟有个会,会结束了,我们继续聊。”张校没吃饭,开会去了。这次见面,让我决定到苏州中学来。

文化与读书不是一回事,有的人调子满高,当个小官,书读了一点,腰就挺得象个棍子,累不累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