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语文的方式学语文

 晋诺工作室 2020-09-18

让我们先来看看一幅图片。

这幅图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下面,再让我们来看一道高考题。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1)第五大题的现代文阅读选了萧萧的《灯火》,前三段摘引如下:

乌黑油污的煤油灯,一经火柴点燃,便有了亮晃晃的“生命”。

“生命”是意义就是它会让你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生命的最简单意义可以是一个字:“动”!那昏黄的煤油灯的火舌,就是那样闪动着,那样引逗着你的眼,那样闪着古老的昏黄。

在胡兴村,这样的煤油灯不知与我们共处了多少年,小的时候们我们叫它“番仔油灯”。番仔油和番仔火(火柴)一样,都是由洋人传来的。番仔油的味道呛鼻难闻,打来的油通常都放在墙角不起眼的地方,煤油灯缺油的时候才提出来添加,小心翼翼的,一方面怕弄脏了衣物、桌子,一方面怕易燃的煤油引来祝融肆虐,回禄嚣张。

文后有这样一道题目:“文章在人称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给的答案是“第一问,①文章以第一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视觉;②偶尔插入第二人称,形成两种不同人称的相互交叉。第二问,①不同人称的出现,丰富了文章的叙事手段,有助于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②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气氛,拉近了作者和读者间的距离。”

其实整篇文章就在第二段用了两个“你”,而这里“你”字的使用完全是一种表达的必然,它也很难构成相对于整篇文章来说的人称使用特点。其作用又哪里谈得上什么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呢?这些套话的始作俑者是谁?问到这个问题,我就可以再来看看这幅图了。

应该说这张图片代表着从七十年代到二十世纪末对语文学科的基本认识,它构建了比较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它不仅代表着教的思想,也标志着学的基本思路。看到这张图,我们会立即与我们的语文学习联系起来。令我们困惑的是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语文学科是有着严密的知识体系的,我们的学习步骤是清晰的,但是,这些年来,同学们面对语文学习的困惑越来越多,教学圈内对语文学科的褒贬不一,而社会上几乎是一片批评之声,许多有识之士慨叹:语文怎么了?

现在,可以肯定地说,语文是病了。

只要我们实事求是地分析一下上面这张图,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并不知道语文是什么,语文究竟该怎样学。

从这张图上我们看到了什么?我们看到的是语文学科的一些知识:基础知识、文学常识、阅读与写作、文言文、景物描写等。即使把它们再分解,还是一些死的知识,这种知识,也叫陈述性知识。这种知识对于语文学科来讲几乎没有什么价值,大家回忆回忆,这些知识在语言实践中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哪一个作家是靠学习写作知识写出了名作的呢?哪一个演讲家是靠背诵了演讲知识而会演讲的呢?那些并不识字的人在生活中的语言表达鲜活而富有生命力,令人非常惊叹他的语言表达才能,但他没有接受过语文教育。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一个问题,语文学科究竟是怎样的一门学科。语文不应该是一门知识学科,而是一门实践能力学科,它与其它学科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学习地理,学习的地理知识就可以直接运用,哪些山脉,哪些河流,知道了,也就达到了学习目的。但是语文不是这样,语文知道了写作文要凤头、猪肚、豹尾,没用,还是写不出凤头、猪肚、豹尾来;知道了单句、复句,可是无用,与人交流,仍说不出具有逻辑力量的话来。语文学习有其独特之处。纵观上百年的语文教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给语文列出一个科学的知识结构体系。当然有许多语文教学专家不断为语文列出知识结构体系,比如最早形成的语、修、逻、文大块的内容划分,到魏书生先生画出的比较系统的知识树,再到九十年代出现的以高考考纲为模本形成的语文考点及要求,都试图对语文这门学科给以科学的阐释,但最终这些探究结果都受到了人们的种种质疑。这些质疑对以前的语文学习提出了以下的不足。

一、用文章知识学代替语文学。

语文,要学什么,可能每位同学都很难以回答,而其他学科都非常明了,都能一口说出我学了什么,唯独语文,我们说不清楚。事实上语文就是不清晰。语文在很长时期内都处于似是而非的状态中。比如,我们原来认为,学语文就是学文章。自我国古代早已形成了的完整的文章学知识,篇章结构、语修逻文,但它是针对文章的,文章是一种工具,而现代语文还要包含文学、文化,更多的一种人文精神的传承。显然,用文章学的知识教学来代替语文学科的学习是不够完整的。当然,用背诵文章学知识的方法来学语文就更是不科学的。

二、用西方的语言学习理论来指导汉语的学习实践。

词性、句子的语法结构等语法知识,一度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主要内容,到目前为止,许多同学被那些模糊的词性和复杂的句法搞得晕头转向。很多有识之士早已看出这种西式的语法教学与汉语的学习规律有着较远的距离,初中阶段渐渐取消了语法教学,可是高考却喜欢考这些内容,不能与新的教学理念相一致,导致许多同学到了高中再从头学语法。

回顾一下语法学习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自从五四一开始提倡学语法就没有很好地理清语法与语文的关系。学语法最初是胡适先生倡导的,他于1915年发表了《如何可使吾国文言易于教授》一文,针对文言文难于学习的现状,胡适提出了文法是教学捷径的观点。但到1920年他在《中学国文的教授》又说“语文实践胜于语法学习”,认为到了高年级只需用“演讲与辩论”来进行语文实践的练习即可。也就是说胡适先生在提倡学习语法的时候也并未从学理上得出可靠的结论来。

古人没有标点,没有语法,没有修辞概念,却创造了五千年灿烂的汉语文化,而今,我们学了这么多的语法、修辞,却并没有那样的文学作品问世,普遍性的汉语修养并没有得到提升。

其实,许多专家早已阐述过汉语的特点及其学习规律,汉语不是拼音文字,而是音、形、意结合的方块字,字字组合而形成新的语意的能力是非常灵动的,这是拼音文字绝对做不到的。比如,我们的十中被人们评为“最中国的学校”,有人问这样说合适吗?合适,这儿的“中国”就是“中国式”“中国化”的意思,不用解释,大家都能看得懂,而且富有韵味。如果一味按照词性、语法的规则来衡定,则是对语言实践的贬损,而这种贬损在现今的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中处处皆是。

三、用考试的方法来学习语文。

当语文本身迷失了方向的时候,我们的语文学习纷纷奔向了被全国中小学师生追捧为比课程标准还标准的《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干什么的,是来为命题服务的,当然,按照道理,考试与学习应该是一致的,考试大纲应该围绕着课程标准转,可是当课程标准不够具体、不具有指导作用时,考试大纲的鲜明性使大家纷纷投奔到了它的门下,于是语文学习变成了依照高考题的样式反复模拟训练的样子。其实,这严重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为什么,语文学习是不能靠做题来代替的,这是由汉语的特殊性决定的。比如,不论中考还是高考,都有对对联的题目,初三和高三的同学做了很多这方面的练习,可是对对联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提升,老师反复讲对联的平仄对偶关系,同学们把一些规律背得滚瓜烂熟,到了考试的时候还是无济于事。而古人并不学词性等知识,仅仅靠“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这样的几百句对联歌诀就使无数人会作诗吟对。这一最朴实的语文学习方式包含了最深刻的语文学习规律,语文的目的不是掌握语文知识,而是要具备实实在在的语文技能,把语言规律知识背会,不一定具有语文能力。就正如,研究汉语的专家,不一定能比相声演员的口头表达能力强,大学里教写作的教授不一定能写出有价值的文学作品,而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应不应以掌握语言知识为目的,而应以具有较强的语文实用能力为目的。因而,用做题应试的方式来学语文是走错了路。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严华银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说一旦使用“以练代教”“以练代学”方式来学习,则“教育教学就死亡大半,而首先遭殃的必然是语文”。

语文学习的正确路径在哪里?

让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样学语文的。

古人的启蒙教育主要以《蒙求》、《千字文》、《百家姓》《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声律启蒙》、《二十四孝》、《朱子治家格言》、《女儿经》、《小儿语》、《千家诗》、《唐诗三百首》等为教材,这些教材都是些什么内容呢?我们现在的教材内容是否比它们更先进呢?我们可以作一简单的比较。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增广贤文》这本教材,现简单摘记一些内容:“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知己知彼,将心比心。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相逢好似初相似,到老终无怨恨心。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样深。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红粉佳人休便老,风流浪子莫教贫。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闹里有钱,静处安身。来如风雨,去似微尘。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先到为君,后到为臣。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我之所以在这儿引述如此之多的内容,就是想证明一点:这些语言是多么有生命力,是多么有学习价值。

首先,这些句子既是生活内容的反映,也是生活哲理的概括,学了有用,学了好用。“读了《增广》会讲话,读了《幼学》走天下”,此话当不为虚。这正是我们现在反复提倡的语文的工具性的体现,而我们当下的语文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有着较远的距离,学了与生活无益,不学与生活无碍,语文最基本的交际工具性没有得到较好的发挥,这也许是目前语文学习存在的最大弊端。因此,我们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生活性,向生活学语文。核心期刊《语文学习》的封面上有一句话:“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落实好了,语文也就差不多了。

其次,这些句子是经过千百年来蒙馆老师、教育学者反复筛选的结果,因而是中国文化精华的精华,作为教材来讲,确实具有以一当十的功效,从这一点上来看,古人的语文教材具有我们现今语文教材所无法达到的高度。

再次,古人是怎样学习这些教材的呢?他们只用一种最原始却也是最科学的方法,那就是诵读,熟读成诵,熟读这些来源于生活中的精彩语言,然后,返回到生活中就感觉特别有底气,随着这些语言的使用,文化思想也自然而然地会融铸到思想中去。这就是最好的语文学习。日积月累,口头渐畅,思想渐丰,这就是涵养的过程,这才是语文的学习方式。可是我们现在的语文学习不缺少分析、不缺少浏览,不缺少答题练习,唯独缺少诵读。没有诵读,就没有基本的语感;没有诵读,就没有扎实的语文学习过程。读熟了,背会了,语文也就学好了,语文本来是极其简单的,可是我们现在把语文搞得越来越繁杂,结果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再让我们来看看普及音韵知识的《声律启蒙》这本书,这本书没讲任何音韵理论知识,只是列出了八千余言的对对子歌诀,比如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但是就凭这些极为上口的歌诀就使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掌握了汉语的精髓,写出了平仄押韵、格律和谐的诗词歌赋。记得有一则有关林则徐的小故事,一次,他到姑父家做客,姑父家的客人都想看看这位小神童。一位客人指着塘里游水的鸭子出了一个上联:“母鸭无鞋空洗脚,”林则徐马上答道:“公鸡有髻不梳头。” 客人们连声夸奖,有位麻脸客人不服气,他看林则徐长得瘦弱,就出上联嘲讽:“小孩子两腿木棍。” 林则徐马上反唇相讥:“老大人一脸花椒。”众人听了,笑得前仰后合,那位麻脸客人羞得面红耳赤。野史轶事之中类似这样的小故事数不胜数,难道是古时候的孩子聪明,而现在的孩子语言能力下降。其实不然,我们不能不承认那些古人的聪慧,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也是当时语言教育的必然结果。试想,能背诵八千余言的音韵歌诀,内容上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式上具备了各种对联的方式,而尤其重要的是经语言而转化为思维,形成了特殊的语言表达能力,现场对这么一副对联,也就不是多么困难的事。具有这样的语言能力不正是我们语文学习的核心目的吗?而今的高考也在考对对联,可是全国几百万的考生又有几个能对出工整的对联来呢?这不是我们的学生智力的问题,而是语文学习的方式问题,因而,我强烈呼吁,同学们,学习语文,向我们的老祖宗学一学吧,坚持不懈地,天长日久地背诵《声律启蒙》,用语言的养分滋养你贫瘠的语言土地,你会慢慢地体会到语文的滋味的。语文,只有在语言的实践中才有生命力。

上学期,我专门就成语作过测试,让同学们解释一些常见成语的含义,结果一些平常而又平常的成语的意思都不懂。我们缺少成语词典,不缺少,不仅有,还有非常高级的电子词典。可是,我敢保证,我们现在同学们掌握的成语量了了无几。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样学习的。

为此,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幼学琼林》这本书。《幼学琼林》原名《幼学求源》, 明代程登吉(允升)所著。清代邹圣脉为之增补,易名为《幼学故事琼林》,简称《幼学琼林》, 曾风行于世。凡四卷, 三十三项内容,依次是:天文、地舆、岁时、朝廷、文臣、武职(卷一);祖孙父子、兄弟、夫妇、叔侄、师生、朋友宾主、婚姻、女子、外戚、老幼寿诞、身体、衣服、(卷二);人事、饮食、宫室、器用、珍宝、贫富、疾病死丧(卷三);文事、科第、制作、技艺、讼狱、释道鬼神、鸟兽、花木(卷四)。它相当于一部百科知识词典,用生动形象的对偶句,宣讲各种典故、知识和成语等。抑或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部成语词典,里面的奇词妙语,比比皆是,不愧为“琼林”。随手引用一些文字,让我们来体会古人是怎样来积累成语知识的。

沧海桑田,谓世事之多变;河清海晏,兆天下之升平。

水神曰冯夷,又曰阳侯,火神曰祝融,又曰回禄。海神曰海若,海眼日尾闾。

望人包容,日海涵;谢人思泽,田河润。

无系累者,曰江湖散人;负豪气者,曰湖海之士。

问舍求田,原无大志;掀天揭地,方是奇才。

凭空起事,谓之平地风波;独立不移,谓之中流砥柱。

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以上寥寥数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古人的聪明智慧。这是一本成语词典吗?好像与我们现在的成语词典差别太大,现在有几人有兴趣去背诵成语词典呢?而面对这样朗朗上口的成语集锦,很多人会不由自主地吟唱熟诵。现在的成语词典编得越来越精美,可是全体国民掌握的成语知识量却越来越少了,每年的高考成语题也是大部分同学感到头痛的题目上,因为许多成语都没见过,根本不懂成语的意思,你让他怎么做题。我们的阅读量应该比古人多得多,可为什么我们的词汇量并没有得以提升呢?因为,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没有把词语学习当一回事,充其量只是把它当作阅读过程中的拦路虎给解决掉,甚至,很多时候是纵虎归山,眼睁睁地看着它逃掉。我们的祖先却不是这样,而是把这些知识编成教材,直接来学习它,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些可都是凝缩的精华,自然学习的效率就会很高。因而,当我们站在二十一世纪的高地上展望美好未来,思考如何更好地掌握我们的母语的时候,我想,我们不应该痴迷于什么所谓的火星文、网络流行语,而应该好好的回望我们的历史,把先辈的智慧传承下来,把汉语的语言文化传承下来,用语文的方式学语文,才能真正发展好我们的民族语言。

曹雪芹把自己学诗的体会运用讲故事的形式讲给我们,香菱学诗这则故事现在已渐渐被人们当作语文教学的材料来分析运用,我再一次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读这则故事,感触颇多。

首先,香菱拜黛玉为师,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付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都不对,都使得的。”黛玉的话不免有些傲气,但傲气之下却透着睿智的见识,诗是不“值得去学”的,我们不妨模仿一句:“语文也值得去学,不过是会说话,能写点实用文字而已。”其实,语文就这么简单,没上学前我们已很会说话了,可是上了学之后,反而觉得不会说话了;小学时写的文字还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可是到了高中却再也写不出生活的本来样子了,虚假套话充斥整个作文内容,我们的语文学习确实是把本来简单的事做得“不简单”了。这也正是我们的学习误区。

其次,我们再看香菱是怎样学的。“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来的意思,想去却是必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香菱的这个学习心得如果按现在的考试标准去打分,恐怕靠不上边,没有情景交融、虚实结合、衬托、拟人等术语,可是从读诗的角度来看,这却是真真切切的收获,这是在背诵了一百首王摩诘的诗的基础上慢慢体味出来的,现在有好多同学面对诗歌鉴赏题束手无策,勉强敷衍上几句,也不过是些套话,作些概念术语的文字游戏,其实,这不怪同学们,因为,在学习诗歌之初,我们就没有真正像香菱那样依靠自己去品味琢磨过这些诗歌,没有体悟的过程享受,只想快速地得到一个可以得分的答案,照这种方式学习诗歌,终生难得有所收获。语文学习必须用语文的方式。

再次,让我们来看香菱在学习中得到的最大帮助是什么。香菱让黛玉教她学诗,黛玉这个老师是怎样教的呢?黛玉不过是让她读哪些诗,当香菱拿来了第一篇习作让黛玉评价的时候,黛玉说:“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诗丢开,再做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做。”你看,黛玉仍然没有具体告诉香菱哪一句该怎么写,而是鼓励她写“放胆文”。当香菱拿来了第二首诗的时候,黛玉道:“自然算难为他了,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做。”两次习作,都被黛玉给否定了,并明确地指出了诗的不足之处,但黛玉并没有给她提供任何思路、结构、手法的帮助,而是让香菱自己去领悟。香菱得到的最大帮助便是从黛玉那里知道什么是不好的,这大概就是今天所推崇的点拔与老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的意思吧。但是,现实中许多同学的学习却与此正相反,有很多的同学与很多的老师喜欢各种套路:解答各种题型的套路,作文结构套路等等。有一次听北京一个专家作报告,是指导作文写作的经验介绍,他们怎样指导学生写作呢?把文章分为几类,每类文章都规定好有哪几种开头,那几个过渡段,那几种结尾。每个开头要用几段,每段要写几句等,只要按着既定框架套上去,就OK了,据说,这样教的成绩还不错。我想,也许只有在这个时代,在这种的语文学习背景下会出现如此蹩脚的指导经验。如果学生们都这样写作,中国再过多少世纪能取得诺贝尔文学奖呢?令人可怕的是这种所谓的经验竟被很多地方作为法宝而灌输给学生。学习变成了背诵套路与模式的行为,这样的语文学习又怎能像香菱那样天天进步呢?

从以上这一些简单的分析可以看出,古人学语文看似简单,实则有境界,遵循了汉语的语言规律,注重在语言实践中学语言,注重学习者个人的体验与感悟,注重积累,这也许是现在我们学会学语文首先应该清楚的。

                                   2010.08.2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