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翻译上的小失误,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大白兔ai胡萝卜 2020-09-18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再英语还没普及时,不同国家的人想要互相交流,是很困难的。而这时,就该是翻译登场的时候了。虽然翻译这份工作很简单,只要把一种语言,用另一种语言说出来就行。但是这份工作也很重要,一旦出现错误,就会导致不可预计的后果。有些是意外之喜,而有些则是让人追悔莫及。

一个翻译上的小失误,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我国展开各方面的积极建设。由于我国工业、科技实力薄弱,我国不得不请求苏联派遣援华建设队伍前来支援。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时期,苏联重点以“156项”作为援华基础设施,其中这些项目的机器设备主要以货物贸易的形式购买,苏联方面提供免费技术。后来,苏联的援华项目还未全部建立,中苏关系就因各种问题走向恶化,苏联当时答应援助我国的项目遭到停止,所有援华专家和技术人员全部被撤回苏联,我国再次陷入艰难境地。

一个翻译上的小失误,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1960年,也就是苏联援华项目被终止之后,我国遭遇了罕见的自然灾害。国内面临物资、粮食短缺的严重问题。由于苏联与美国长时间的冷战,给苏联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苏联迫切希望能够得到中国的支持。所以,苏联希望看到中苏关系得到缓和,打破这一僵局。1961年,苏联领导人主动提出将恢复与中国各方面的部分合作,并提供必要的设备。后来,苏联针对中国当时所面临的实际困难,苏联领导人专门写了一封信由当时的苏联大使带至中国,信中提到苏联愿意借给中国100万吨粮食和50万吨蔗糖,以此来缓解中国面临的国内压力。

一个翻译上的小失误,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中国领导人考虑之后,却委婉地拒绝了苏联的好意。同时做出回复称,我国正在积极利用当前的国际条件,从国际市场进口粮食。如果遇到困难,然后再考虑苏联的帮助。至于以贷款的方式提供50万吨蔗糖的具体事宜,我国派遣当时的外贸部副部长前去莫斯科进行详细商谈。

但是到了莫斯科,外贸部副部长才发现问题所在。原来是翻译人员在检查信件的时候,把信里字母“B”,从“借”翻译成了“贷款”。这才导致了中国领导人的拒绝。因为在五十年代末,为了偿还苏联的援助。对国家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甚至是进入了停滞。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看到是贷款,领导人才连忙拒绝。

一个翻译上的小失误,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在后来,那位翻译员才发现自己的纰漏,导致了这么大的问题。但是怎么后悔,事情都已经发生了。由于拒绝了苏联的援助,国家只能从国际市场获取粮食。而被拒绝的苏联,认为中国看不上自己的粮食,导致了中苏两方的关系,非但没有缓和,还向着更糟的方向发展。虽然从当年的中苏关系发展来看,基本上是大势所趋。但是谁都没想到,一个小字母,就能影响到两个国家的关系。

在1964年,翻译再次闹出了大问题。中苏两方在边境谈判的时候,中方的代表使用了“作茧自缚”这个成语。但是苏联的翻译人员,那时对中国文化了解不深。对于这种成语,他们下意识地就从字面上理解了。由于有“茧”这个字,他们就把“作茧自缚”翻译成了“虫子”。苏方听了后,就认为中方是在侮辱自己。原本比较顺利的谈判,局面突然变得危险了起来。

一个翻译上的小失误,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细节决定成败,现实中的很多失败,有时不是因为我们能力不足,而是因为粗心大意,才导致的。有时候,在我们看来无关紧要的小细节,却能在适当的时期给我们造成重创。因此越是小的细节,我们越不能掉以轻心,要严谨对待才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