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今年以来,全球多地遭遇蝗灾,这让人类立身之本的粮食安全问题,直接受到威胁。面对蝗灾的肆虐,人们始终没能找到其具体形成的原因。然而,近日中国科学家却宣布了一则重大好消息,致使蝗灾形成的罪魁祸首终于找到了。 据中国青年报8月18日报道,稍早前,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发表了一项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康乐带领团队历时16年追踪研究,针对蝗虫聚群成灾原因的研究成果。一时间,全球目光聚焦东方。 据了解,蝗虫之所以能成灾是因为蝗虫可以从低密度的散居型,转变为高密度的群居型。简而言之,散居型的蝗虫,因密度较低不发生迁飞,可以认为是无害的,而群居型蝗虫一旦形成,很可能导致蝗灾发生。因此想要避免蝗灾的发生,就要防止蝗虫出现高密度的聚集。而在这之前必须要弄清楚散居的蝗虫是如何形成蝗群的? 对于这一问题,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经过16年的艰苦研究,通过分析群居型飞蝗和散居型飞蝗的体表和粪便挥发物,在35种化合物中终于找到了一种诱惑蝗虫破坏性集群的关键化学物质4-乙烯基苯甲醚。 据相关研究显示,这种化学物质无论是对群居型飞蝗和散居型飞蝗,雌性飞蝗和雄性飞蝗,还是飞蝗幼虫和飞蝗成虫,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能够响应蝗虫种群密度的变化,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仅需4-5只散居飞蝗聚集,这种群聚信息素便可产生和释放,继而促进形成巨大的蝗虫群。正因为4-乙烯基苯甲醚这一特性,中国科研团队判断,致使蝗虫成群的“真凶”之一就是该化学物质。 中国研究团队这项研究成果的出现,意味着以后人们可以利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实时监测蝗虫种群动态,为预测预报服务;此外,还可以设计诱集带诱集蝗虫,并在诱集带集中使用化学农药或生物制剂将蝗虫消灭;还可以根据4VA的结构设计拮抗剂,阻止蝗虫的聚集,继而避免蝗灾的出现。 对于中国科研团队的研究成果,3位《自然》杂志审稿人对文章分别给予了高度评价,其中一位审稿人在审稿意见中明确表示,这项杰出工作应不受任何拖延地在《自然》杂志上发表。可见,这是中国科学家对世界的又一个重大科学贡献。 |
|
来自: bulaolindtsg > 《探索/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