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漳州东园埭美村 震撼闽南古厝群(1)

 问拍天下 2020-09-19

      

                        1“红砖大埕”(22米宽)
    
我是土生土长的漳州人,对我而言,闽南古厝司空见惯,年轻时上山下乡也住在古厝里,没想到在我66岁时来到漳州龙海的东园镇埭美村时,眼前的景致竟让我惊呆,令我震撼!

    埭美村位于九龙江南溪下游,为陈姓聚居地,这是漳州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民居建筑群,被誉为闽南第一村。由276座古厝组成,开漳圣王陈元光的第31世后裔陈仕进在此开基立业。其中49座是明清时期的建筑,距今有560年左右的历史。古厝群规划整齐、布局合理、工艺精湛,四周被水围绕,埭尾村古厝群是漳州市目前现有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可以说是闽南建筑装饰的一个缩影,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是研究闽南地区建筑风格嬗变及村落发展史的重要实例。

     二百多座古厝傍水而建,布局呈轴对称排列、多层次进深、排列整齐,埕巷笔直,前后左右有机衔接等特点,屋顶多为硬山式曲线燕尾脊,红瓦屋面,石砌墙体,装饰工艺极为精湛,六十多座古厝坐南朝北、形态、大小近乎一致,新厝坐北朝南,如果从村头新楼高处望去,宛如闽南古厝的“兵马俑”群。

     面对此情此景,我只能用“震撼”来表达我内心真实的感受,埭美村离漳州市区其实只有40多公里,而大部分漳州人却完全不知道埭美村有这么一座古厝群,足见我们对祖先留下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太不重视了,惭愧啊!这是民族性的缺憾,值得我们深思和反省!

     2014年端午节(62)中午,早有预谋的我心血来潮,搭上的士来到龙海市公交站,乘12路到东园路口,立刻叫了辆摩托车直抵埭美村的天后宫,因为回程没车,我要车夫等我,然后大步上路,马不停蹄开始我的拍摄。

     先来到村北的小河旁,这里有古榕树,河边是一排整齐的古厝,古厝前面是十多米宽的大埕,村里平常的农事、大型活动就在这里举行,中心位置是“前祠堂”。正逢龙舟赛刚结束,村民们聚集在此忙碌,一派节日喜庆的气象。往南就是第二条村道,有著名的“后祠堂”,祠堂前就是“红砖 大埕”有22之宽,我拍下了这一壮观的景致!

     美村最让我惊奇的美景就是这一条又一条的东西走向的村道,或者称为埕道更准确,从村北往南,一排古厝(每排有1020座)隔一条埕道,古厝在北,新厝在南,古厝前的埕道有10至20米,新厝前的埕道比较窄5米左右。走在埕道上一眼望去,无比壮观!其次是厝与厝之间的巷道,虽然宽度只有2米左右,却非常笔直,一眼望去,屋角燕尾脊鳞次梯比,好像有无数燕子凌空飞舞,这是埭美村最靓丽的风景线。

     这一集就先展示我在埭美村拍摄的埕道和巷道美景,以飨网友。

            2“红砖大埕”(22米宽)

           3“前祠堂”前的埕道

           4“前祠堂”前的埕道

             5“前祠堂”前的埕道

             6“闽南第一村”

            7古朴红砖埕道

         8古朴红砖埕道

                 9古厝埕道

10古厝埕道

           11古厝埕道

         12古厝埕道

           13古厝埕道

        14古厝埕道

              15古厝埕道

              16村道

          17村道

                              18悠悠巷道

                            19悠悠巷道

                        20悠悠巷道

                       21悠悠巷道

                         22悠悠巷道

                          23悠悠巷道

                             24悠悠巷道

                            25悠悠巷道

                         26悠悠巷道

                        27悠悠巷道

  

              28悠悠巷道

               29悠悠巷道

                        30悠悠古巷道

               31悠悠古巷道

            32村西美景

                 33村西美景

            34村东大道

                 35村东大道(右边就是载我进村的摩托车车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