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熙青花几个鉴定要点,藏家吃透不怕看不懂!

 昵称535749 2020-09-19

2020-09-18 18:15 

华人号:老彬讲藏品

康熙皇帝在位61年执政时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永停圈地,出旗为民,加强皇权,平定三藩,驱逐沙俄,巩固一统,使清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康熙帝文武双全,既精通传统文化,又涉猎西方科学;既能上马左右开弓,御驾亲征击退噶尔丹,又能治国安邦善于管理。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收复台湾,显示了康熙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在位时人民安居乐业,国力繁荣昌盛,同时也为其后的乾隆皇帝的统治奠定了基础,使得清朝出现了历史上的“康乾盛世”的繁荣局面。 

  

大清王朝随着顺治时期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初步稳定,到达了康熙时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恢复与发展。康熙皇帝本人作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在潜心于汉文化的同时学习和引进了大量西方先进技术,各方面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人民安居乐业,瓷器也由此开启。

  

康熙时期的青花瓷器,在我国的陶瓷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它以胎釉精纯,发色青翠,造型多样,纹饰优美而久负盛名,这是清代历朝青花瓷器都无法与之相比的。

  

正是如此,自清朝末年便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崇尚康熙青花瓷的浪潮。熙年间烧造的瓷器,品类之盛,数量之多,流传之广,蜚声海内外,可谓空前。如十七世纪末的德国国王奥古斯特·斯,特别喜爱中国瓷器,他曾买过约两万余件中国瓷器,并且亲自为这批瓷器编号入库。这还不够,他立志要效仿中国烧制瓷器,因为烧制瓷器需要特殊的土,当时德国还没有这种土,他便下令四处寻找,并参与设计瓷器样本。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烧制成功了。现在非常有名的德国麦森瓷器就是这位喜爱中国瓷器的德国国土领导研制的。

  

在瓷器的生产烧制方面,清政府首先于顺治二年宣布,除辖直省匠籍,免征京班匠价。废除了明代以来的匠籍制度。而后又于康熙二年实行,班匠价银,改入条鞭内征收。这一系列制度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和工匠在封建人身依附关系上的束缚,促进了陶瓷业的长足发展。但由于瓷器的主要产地江西,一直处在南明抗清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再加之康熙十三年平三藩战争的影响,陶瓷生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直到康熙十九年景德镇首先恢复了御器厂,陶瓷生产也逐渐走向正轨,而后又实行了将一定量宫廷官窑瓷放置于民窑里最好的位置中烧制,即所谓官搭民烧。这种烧制方式的实行,使得民窑烧造技艺有所发展。另一方面,民窑瓷器也同样的发挥着重要作用。

  

康熙瓷器以青花瓷为主,与官窑瓷器相比,虽然总体质量逊于官窑,但在艺术表现上,它不受形式上的约束,且勇于探索,大胆创造将实用与观赏融为一体,绽放着旺盛的生命力。官窑瓷器的烧造,虽有种种限制,但由于宫廷的财力和威信,优秀的工匠常被聚集起来,在文人士大夫的参与指导下,表现出他们对美的理想,创造出美的作品。

  

熙时期青花瓷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康熙青花的发色也很有特点,世称“色有五彩”。由于康熙青花除了早期的浙料外,多使用云南的“珠明料”,这种青花色料提炼精纯,呈色鲜蓝青翠,明净艳丽,清朗不浑,艳而不俗,所以康熙青花有五个层次的色阶,即“头浓、正浓、二浓、正淡、影淡”之分,这也是康熙青花备受世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康熙青花瓷的工艺水平高,影响力较大,所以后仿的较多,一般有清仿和现代仿两种,清仿多为清晚期光绪时期的青花产品伪书康熙时期的年款,另一种则是当代为谋利而仿制的清康熙时期的瓷器。 

  

康熙青花瓷以胎釉精细、青花鲜丽明爽、造型古朴多样、精细粗犷并存、纹饰优美著称,生产和艺术水平都是清代其他朝所无法比拟的。因老彬我自身是一位业内资深古玩经纪人,经常穿梭于各大拍卖行和博物馆,曾亲自策划过许多大型拍卖活动。若你手上有珍品藏品困于出手,想找正规无费用平台参拍,有缘者可与笔者联络;壹捌捌,玖玖柒陆伍贰零贰,不成交无任何前期费用,特作此文,自己所要写的这些,主要是提高大家对康熙青花的认识,只有充分认识,才能鉴别真伪。下面老彬分享几点自身常用的一些鉴定技巧。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康熙青花的几个鉴定要点:  

一:胎釉 

 釉面肥润呈青白色,有缩釉和小棕眼,也有器身与器底釉色不一致,个别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层酱釉,底足处理不是很细腻,有火石红,露胎处能看到一圈细密的旋环痕迹。

  

二:青料

康熙早期青花使用浙料,呈色灰蓝,个别发色较灰暗,。中期青花使用云南省的“珠明料”,这种青花色料提炼精纯,呈色鲜蓝青翠,晚期青花,呈色趋于淡雅,有的泛晕散。景德镇制瓷艺人通过常年用心地积累经验,从而逐步的掌握了熟练运用多种品类、浓淡不同的青花色料,分染出了深浅有别的蓝色色阶变化,从一笔之中亦可窥其色泽分明的韵致,使所描绘的物象明澈清晰,历来就有“五色青花”之美誉。其独到之处还表现在成功地运用了分水技法,这种技法起源于我国传统水墨画之中的墨分五色效果,故可以将一种青料分出头浓、二浓等深浅浓淡相同的不同色调,从而可根据画面的不同需要来调配使用。

  

三:纹饰

康熙青花的人物画深受明末清初文人画影响。绘画题材方面更是包罗万象,最突出的是反映世俗生活,充满乡土气息,如携琴访友,渔家乐,农家乐等。康熙青花在绘画技法上多采用斧劈皴,披麻皴来表现山石,以分水法来进行阴阳向背和浓淡相宜的渲染。其间加绘以人物,置身山水之众,如数老对弈、秋山草庐、东坡赏古,观瀑泛舟等,闲逸安然。

 

四:器型

康熙青花瓷造型丰富多彩,分为琢器和圆器两大类。康熙青花琢器类造型整体风格古拙,凝重,线条刚劲,转折硬朗,重心偏低,相对于整个清代,器物造型多显得瘦高。康熙圆器类器物整体上讲究平稳,尤其是碗类,重心相对偏低,口径和碗高都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 

  

五:圈足 

康熙青花瓷的圈足,其造型也极具特色。由于康熙瓷器胎质细腻坚密,可塑性极强,因此康熙时期器物的圈足也是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平切足、斜切足、内直外斜足、二层台式足、双圈足、滚圆式足、沟槽式足等等,其中二层台式足和沟槽式足主要用在琢器类器物上,双圈足主要装饰在大盘上。

  

六:款识 

康熙早期,朝廷唯恐瓷器损坏后连同本朝年号同弃于废土之中,故有“不尚尊号”的习惯。故很少具本朝年款者。而堂名,斋名和花押款却广为流行,还可见到绘制图案于外底上的器物,但其中的祭器,于外壁上可偶见纪年款。书写最多的当属前朝年款。瓷器于器底署本朝年款当始于明代永乐年间,虽在一部分宋瓷中见有底署“大观”、“政和”年号者,当属其滥觞。康熙十九年,清代官窑始建,同时也进入了康熙青花瓷发展的中期。同时也开始大量书写本朝年款,为六字“大清康熙年制”。四字“康熙年制”的青花楷书款,均书于器底和内心,其中可见的有单圈,双圈;无圈,双方框、双长方框、凹雕、凸雕、楷书、草书、六字三行,六字两行、四字二行等,还见有闲章款、双圈无字款、堂名款、吉语款、绘有如秋叶、团鹤之类的花押图记款以及完全无款者。到了康熙晚期,青花瓷器中的款识可谓繁杂多样除了已有的具本朝年款者,另有干支纪年款,吉语款以及大量的堂名、斋名款出现在了器物的底部。著名的如“康熙辛亥中和堂制”等。图形花押者也可见到。  

  

康熙青花装饰题材广泛,图案布局巧妙合理,与造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尤其是民窑青花在纹饰方面,完全突破了历代官窑图案规格化的束缚,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充满生活气息。这种自然的民窑青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官窑青花则代表着当时工艺的最高水平。青花瓷集诸多优点于一身,更因其由内而外具有明亮素雅,安静和谐的特点,故也深得文人士大夫的欣赏与偏爱,倍受民众的喜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