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月明春江|【周末品读】乡村图卷 ·七月

 文乡枞阳 2020-09-20

配乐诵读:唐吉谦

(枞阳电视台 主播)

忙完了早稻收割、晚稻插秧,人也轻松了,牛更是闲了下来。它们似乎整天都呆在水塘里,鼻子上的绳子拴在塘边的树根上,身子全都浸没在水中,只露出扁扁的嘴巴和嘴巴上面的鼻孔。好半天,那鼻孔里喷出一股气,吹得水面直泛水花。
太阳一升起来,地上就好像着了火。昨天的余热还没完全散尽,今天的热浪又再次来袭,地上的热量也在一点点地累积,增高。盛夏的火热,在七月初被太阳发挥到了极致,村庄所有树木的叶子,看上去都显得干蔫,虽然还是绿色,却已经疲惫憔悴,在炽热的空气里萎靡不振,少了精神气。南瓜的叶子像半拢起来的小伞,覆盖在草丛上面,叶面在悄悄地变黄,南瓜的花也在发烫的阳光下卷成一团团没精打采的黄色小球。
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包抄了村庄的一切,树叶的缝隙好像被热浪膨胀开来,花斑斑的树影里,村庄的狗趴在阴处伸着殷红的舌头急促地喘气,头跟着呼吸不停地上下摆动,舌头垂在嘴下也随之一抖一抖的。这个时候,即便是村庄来了陌生人,它们也懒得叫几声。草堆脚边的阴影很深,就连平时东跑跑、西转转四处用脚抓刨找食物的鸡们,也在身下刨一个浅坑,奓开翅膀伏在上面,一动也不想动。

树上的知了在不停地嘶鸣,此起彼伏,遥相呼应,声音很尖脆,更增添了夏日的烦躁。天空蓝得炫目,看不到一片云彩,整个天宇的帷幕上只悬浮着一个太阳,亮得让人不敢看这被晒得白花花炽眼的大地。走近池塘边,池塘里的水汽都热得熏人,一塘鹅鸭都紧贴在塘埂边的树影里,静静地漂在那稍微凉点的角落,一动不动,似乎全都在睡觉。
正午的乡村除了一些孩子在树下嬉闹,便很少看到其他人的影子。小孩子是不惧怕这样炎热的,只要能玩,他们无处不在,在草垛周围捉迷藏,在桐树林里做游戏,甚至一起脱了衣服跳到池塘里耍水,弄得水塘里水花四起,鹅鸭纷纷躲藏不迭。
大人们都在午睡,日长夜短,不睡一会是难有好精神做繁重农活的。照理说七月农活不是太忙的了,晚稻田的引水浇灌,晚稻禾苗满田时的除虫,子埂上黄豆的砍收,地里芝麻、红豆、绿豆都是该收获了。“摇铃割菜籽,叹气砍芝麻”,是说油菜籽要熟透了才可以收割,而芝麻就不同,在芝麻还很青的时候就必须收回家,摘下芝麻叶子,用稻草扎成一把一把的,排列在一起晒,若是像油菜那样黄了再割,荚角很容易炸开,芝麻就会散落得不可收拾。


所以在早晨天刚亮的时候,芝麻地里总有弓腰割芝麻的人,绿豆地里总有弯腰摘绿豆荚角的人,黄豆地里总有砍黄豆的人,早晨露水打湿了的豆荚,割了捆好挑回家也不会裂开散落出豆子。
七月在一年中暴雨算比较多的,看看刚吃过午饭,晴朗的天空中忽然不知怎么的就冒出一团乌云,这团乌云极其快速地向天空扩展,霎时间遮天蔽日,狂风大作,地上飞沙走石,树摇枝晃,鸡惊狗跳,人喊雷鸣,乱成一团,不一会就大雨倾盆。干渴的庄稼在雨中欢笑,雨水为村庄挂了一道纱帘,地上水流潺潺,周围一片混沌茫茫,唯有闪电和惊雷主宰一切,刹那间云飞涛卷,地暗天昏。
稍后云霁雨散,豁然敞亮,天空中时或出现七色彩虹,整个大地涌动着泥土的馨香,山川原野经过雨水一润,又见鲜丽翠碧,明亮耀眼。
热浪淘洗的日子里,看看又到了立秋。在乡下,立秋是有说道的,分为“睁眼秋”和“闭眼秋”,各指历法中白天、晚上时间的立秋。“睁眼秋,半半收。”就是说白天立秋,年成会歉收。还有“打鼓交秋,五谷歉收”,立秋这天打雷下雨,也主年成不利。“秋后北,田干裂,秋后南,雨团团。”说的是秋后北风,会有干旱;秋后南风,会是多雨。


十五是中元节,这是七月里独特的节日,人们用新米磨粉做粑,祭祖,祭神,对神灵的敬畏,对祖先的缅怀,对收获的感恩,都体现在这个节日里,因此这一天四处鞭炮声不绝,要比平时喧哗得多。
中稻成熟了,又是一轮收获的忙碌,不过中稻田不再插秧种稻子,而是作旱地种荞麦。“七月荞麦八月花,九月荞麦收到家。”种田人田地是不轻易放闲的,荞麦易种,好管理,收成不是很高,但比没有庄稼的空田要好多了,于是没过几天,一畈深绿的晚稻田周围,被一片红杆子绿叶镶上了好看的花边。
“七月半,种大蒜。”菜圃里冬瓜、南瓜堆堆累累,辣椒多已见红,过时的苋菜、蕹菜什么的,已经清除,地又被翻了过来,准备更新。“处暑萝卜白露菜”,种萝卜,种大蒜,打一些早白菜秧子,秋天的菜园也是丰富多彩的,一年的菜蔬,秋季的占大头呢。
处暑时节,天气渐凉,早晚和夜里毕竟比夏天气温要低。只是中午时分,还是热得很,秋老虎也是咬人的,这个时候田畈里很少看到劳作的身影,只有那一田田的晚稻在初秋的热浪中静静悄悄地拔节生长。


秋阳下,乡村农家屋顶上,晒着一排排扎成小把的芝麻,每到落日时分,梯子靠上房檐,地上放一把簸箕,将这些小捆芝麻逐一取下来扔在簸箕里,用小木棍在这小捆芝麻上轻敲,芝麻粒就会从菱柱形的荚角内被震落到簸箕里,簸去细屑,就得到了乌黑的芝麻,磨粉子,做汤圆,芝麻的香润无可替代,营养极其丰富,美味无法形容。
黄豆都是一行一行铺在门前的平地上,晒到自己将要干裂的时候,趁着午后的烈日高温,用连枷挨排地打,打一遍,用扬叉将豆秸翻过来,继续晒上一会,再用连枷捞一遍,黄豆就打下来了。叉走豆秸,地上密密麻麻的都是黄豆,扫在一起,农妇用小一些的竹子簸箕,称之为揽盘的,簸去灰尘和细叶,就净是黄豆了。过年打豆腐、平时炒点当菜,家里是要留下一部分的,余下的都是卖钱,补凑家庭一年的日常用度。

秋意渐浓,晚稻田里二遍草也早已除过,田畈里上午或午后,多是看到人们驮着喷雾器给晚稻打药除虫。周围的田埂上长满杂草,趁着傍晚时分,农人带着镰刀,将这些杂草砍得干干净净,远远望去,田埂上像刚刮过胡子的下巴,清清爽爽的。稻田前沿收了黄豆的子埂,又整齐地种上了萝卜,冒出了一溜的新绿,田园里的景象沉静而安宁。时序的更换,带来景象万千,就是身在乡村的人,也会感到目不暇接。
从火热的夏天走来,七月是一年之中的鼎盛时期。由春而秋,充满了收获的喜悦,承载着耕耘的艰辛。汗水浸透的田地,所有的庄稼都带着身体里的腥咸。
秋风又在轻摇乡村的每一棵树梢,当一片接一片的黄叶相继飘落的时候,村庄里就会显得格外内敛和安详。
这满地的黄叶,满地的庄稼,都是浑黄的汗水所染就的吗?

来源:文乡枞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