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打开朋友圈,又被新世相的活动刷屏了。
嗯,就是之前搞「逃离北上广」的那个新世相。
这次他们又做了个活动,要在北、上、广的交通工具里面,丢下一万本书。如果你捡到了,就在一周内读完,然后继续丢,等待着被下一个人捡到。
不出意外,这个活动一出来,又收到了一大批嘲讽、质疑和否定:▶ 真爱书的人会愿意丢书吗?他们连借人都不愿意借。▶ 中国人连自己买的书都不愿意读,更别说是地铁上捡的书。▶ 这就是一场营销活动,背后都是曝光量和利益链条。会参加这种活动的,都是平时根本不看书的人。他们喜欢文艺,喜欢装逼,喜欢捡到书之后发个自拍晒朋友圈,展示自己是个爱书的人,然后就把书放到书架上积灰,永远不会去打开。
虽然我不喜欢新世相,但针对这个活动,还是得说一句:02
这个活动,大家应该知道,最开始是Emma Watson把它引爆的。(不知情的朋友,可以搜索《女神赫敏在地铁里丢了本书,结果整个伦敦读疯了》)这个活动,是Emma Watson联合Book On The Underground做的。其实Book On The Underground的创始人Hollie Belton,早在4年前就已经成立了这个组织,在地铁上漂流了2000本书。这一次只是借用Emma的名声,把整个活动放大而已。当然,这个创意也一点都不新颖,早在十年前,甚至90年代,这种民间的「图书漂流」活动,一直在小范围内活跃着。只是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罢了。很多人认为,这个活动能够在英国盛行,是因为英国人崇尚读书,有在地铁上阅读的风气。所以Emma这么一做,没有人质疑她在「作秀」「营销」,铺天盖地都是赞扬。但放在国内,很多人就开始觉得:中国人哪有阅读的习惯?玩这种活动只是为了跟风好玩而已;这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营销炒作;参加的人都是装逼的,根本不会有人真的喜欢读书……如果说,国人的阅读习惯远远不及英国,所以类似这样的活动,效果不会好,这很合理,也没有人会说什么。但是,因为这个活动在中国效果不会好,就将其批得一无是处,连带将参加活动的人、支持活动的人都嘲讽一番,扣上「装逼」「虚伪」「穷」的帽子——这除了显示自己见识卓绝、看透一切之外,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国人的阅读素质低,阅读习惯不健全,不是靠嘲讽能够解决的,而是靠实际行动。这个活动,起码走出了实际的一步。
03
如果真的要吐槽,我觉得这几点倒是可以说说:
▶ 在地铁上丢书会占位置;
▶ 会被清洁阿姨清掉;
▶ 人太多了根本不可能丢书;
……
诸如此类。看起来很美好,执行起来并不现实。这也罢了。
但很多人的吐槽,集中在这么一点:
国人根本不喜欢读书。对书的推崇和情结,都集中在不读书的人身上。读书只是他们用来装逼的方式。
我觉得,大多数的人,其实是喜欢阅读,愿意阅读,也推崇阅读的。之所以读书不多,是因为真的没时间。平时每天10-12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回到家八九点(甚至更晚),精力和时间都消耗殆尽。到了周末,更是有一大堆生活琐事需要处理。现在的人,已经越来越没有时间,「奢侈地」静静阅读一本书了。非常简单的道理:如果大家都不愿意读书,大家都觉得读书是一件无趣的事情,那为什么还要通过「标榜自己读书」来「装逼」?这不就意味着:「读书」这件事,在许多人眼中,是不容易的,是值得尊敬的?如果有人告诉我:他觉得读书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但自己没有时间读书。我不会鄙夷他,也不会说什么,这很坦诚。因为可能对他来说,生活的压力太大,太没有安全感,比起读书,解决当下的问题更为重要。但那些指点江山,动辄「国人没有阅读习惯」「说自己读书的,都是在装逼」的人,我想问:04
很多人说,真正爱书的人,不会愿意丢书,因为他们连借人都不舍得。
爱书的人确实不愿意把书借给人,因为他们知道,对方多半不会像自己一样,谨慎、小心、珍惜地对待自己的书,到时拿回来,多半会变皱、卷页、撞伤、留下折痕。把自己珍爱的书,分享给能够理解、接受它的美的人,这对于爱书的人来说,难道不是莫大的喜悦?对他们来说,喜欢同样的书,是一种同声相应,是鉴别彼此的密码。而将自己喜欢的书,分享给别人,让他从不认识,到上手,到被吸引,到理解,再到认同——想一想就很令人开心,不是吗?大学的时候,不少人热衷于玩这样的小游戏:在图书馆借的书里面夹一张小纸条,写上自己的感受,等待被下一个人读到,会心一笑,在后面续上。无需认识,也无需接触,本身就是一种心领神会。在浩淼的人群中,也许举手之劳,就为对方打开了另一个世界。或者,邂逅一个不会碰面、也永不认识,却有着奇妙的精神共鸣的同道中人。05
这些都很文艺,很缥缈,很理想主义,甚至很不真实。
但是,我想,这些是我们许多人,都曾经有过的幻想。
无论是书,还是阅读的情景,读书这个事情,总是很容易跟文艺和小资挂钩。
我相信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文艺心。而我们现在长大了,成熟了,知道现实的沉重,也知道曾经多么不切实际——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回过头去嘲笑这些曾经跟我们一样的人呢?愿意把读书当作一件去谈论、去幻想的事情,这并不是坏事,也没有什么好嘲讽的。值得反思的,是自己的生活和思维中,已经没有了读书的位置。文艺永远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它是在这个沉重而残酷的现实世界里,保留下来的一个温情角落。可怕的是,过了本应文艺的年纪,却反过来去苛责文艺。当阅读越来越小众、越来越被束之「文艺」高阁的时候,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嘲讽,而是尽自己的力量,让它更大众一点,更普遍一点,更生活化一点。所以,我觉得,不应该苛责任何一个丢书的人,更不应该苛责任何一个对阅读充满文艺幻想的人——起码他们是真真切切地在读书,也付出了实际行动。06
在我念中学的时候,网络还不发达,也没有当当、卓越(后来被亚马逊买了)这些图书网站。那时想要买书,只能直接去书店。而充斥在书店里的,永远是辅导书、成功学、古典名著,你很难见到其他的身影。
那个时候,有一种形式,叫做书友会。比较出名的有贝塔斯曼,以及后来的99读书人。你入会之后,他们会定期寄给你一张宣传单,上面密密麻麻印了上百本书,包括封面、作者、书名和一句话介绍。看中哪本,去邮局汇款,他们会打包寄过来。在上网还需要56kbps猫的时候,这些书友会和DM,成了那个时代的孩子了解世界的窗口。当然,后来面临当当和卓越的崛起和直接竞争,已经消失在市场的洪流中了。我想说的是,营销炒作,商业活动,这些并不是坏事。如果它们光明正大,没有损害任何人的利益,没有欺骗,甚至能够切实起到一点点作用,能够在国人已经极其匮乏的阅读生态上再稍微推动一点——哪怕只有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也是一件好事。所以,对于这个活动,我是保持着敬意的。就算丢出去的一万本书里面,只有一百本会被人打开、阅读,那也是切切实实的一百个人。
而如果这一百个人里面,有些没有读书习惯的人,能借由这个活动关注到某本书,发现读书的价值,从而开始读书——这简直就是功德无量。至于活动本身的初衷,是为了阅读,还是为了营销,其实并不重要。这就是一次简简单单的商业活动而已。
看到Emma的事情之后,我觉得很有趣,也想过要做,几个在广告公司的朋友也一样,只不过新世相动作更快,抢先了一步。
顺便说一句,在新世相的推文里,有提到,他们跟Emma一方的对接人联系过,获得了他们的许可和认同。这在版权意识薄弱的国内来说,实属不易。
07
当然,我不是给他们打广告的,也无意推荐你去参加这活动。
这么多年来,我做过设计,做过文案,做过创意,做过运营,也写过文章告诉你「读书学不来行动的能力」,但在内心深处,我还是愿意把自己定位成一个「读书人」,一个「终身学习者」。
这也算是一种情结吧。
对于身在象牙塔中的学生来说,仅仅读书是不够的,你必须去体验生活。因为生活能够给予你的很多东西,是读书永远学不到的。但对于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读的书,都还差得远。多读一本书,多推荐别人读书,多让社会、舆论关注到「读书」——也许,什么时候,图书的满减活动能够万人空巷;4.23世界读书日,能够成为像双十一一样的购物盛典、狂欢盛典。也许,什么时候,「读书」能够成为每个人再普通不过的日常活动,能够被写入每个人的待办事项,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不经意地聊起,能够在游戏、打球、追剧、看电影之间,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我期待这样的时候。
不要问潮水的方向是什么,它就是你,我,每个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