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法融丹青妙绘 和雅众生

 禅艺会 2020-09-22

“居善地,心善渊。一个心净的人,到哪里都是净土。”画家用自己的妙笔,努力画出心中的净土。与西方的教堂一样,东方的寺庙同样承载着传播文化与艺术的重任,宗教建筑中的壁画便是古今都认可的传播载体,因此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纯道题记

“湛然观心,了然见性。”是禅画大家苏法融对生命的体悟,也是他多年来创作禅画的初心;他期待有生之年,为十座寺庙自资创作十幅大型佛教壁画,弘扬佛法,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十分之二。

最近,他再赴什邡,为六年前在什邡罗汉寺创作的大型壁画《108罗汉图》进行免费补修,他的义举感动了什邡各界,在澳门与什邡间搭起了心的桥梁。

苏法融在四川什邡罗汉寺修画

春末初夏,惠风和畅,巴蜀大地,万物吐蕊。这是苏法融老师第二次赶赴什邡罗汉寺,这一次,他专为补修6年前创作的《108罗汉图》而来。

时隔六年,当他再次来到这片净土,依然心静如水。只要拿起画笔,就会贯注其中,让时光静流。在一笔一画之中,凝聚着他对生命的深刻领悟,蕴藏着佛学对世间的大爱。

苏法融与佛教的缘分,源自七、八岁的年纪。那时候,他家就在上海静安寺附近,小小年纪的他对佛学已有亲近之心,觉得寺庙是个亲切又宁静的天地,常独自去庙里朝拜。几十年后,机缘巧合下,终于在安徽黄山中的一个清静的寺庙里实现皈依。

他十一岁开始学画,1973年入读上海美术学校。先后师从曹雪薇、洪丕森、孟光、俞云阶、瞿谷量和孔柏基等名师,多幅绘画入选全国美展,26岁创作油画《方志敏在狱中》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苏法融所学为西画,与佛教结缘后,他把佛学理念融入艺术中,多次前往敦煌、西藏等地,遍访名川大山,名胜古刹,长年累月在各地采风,加上从造化与古人那儿悟来的灵性,使他的艺术创作水平日益提高。他越来越觉得自己应该以自己所长,为弘扬佛学出一份力,于是立下大愿,在有生之年能为十座不同的寺庙,画十幅壁画。

2009年,苏法融老师为澳门氹仔菩提禅院创作了大型壁画《十二圆觉》后,一直在寻找下一幅壁画的创作地点及创作灵感。在得知什邡罗汉寺受当年5.12强震影响拯救伤患、帮助产妇生产的感人事迹后,他感念于斯,加之因缘际会,于20097月,赶赴什邡,在取得方丈素全法师的赞同后,他决定再次自资,为罗汉寺创作一幅《108罗汉图》,这便是他创作的第二幅大型佛教壁画。

当年方丈素全法师把大雄宝殿最大的墙壁交给苏法融,从画草图、订运画具、做楠木底板至裱画布,虽然很繁琐、很累,但一切都进展顺利。而在创作的时间上,因为97日是纪念马祖诞辰1300年第二届马祖文化节,寺院方面希望可以赶在开幕前完成此壁画,此时距开幕只有一个多月时间,要完成画作,压力很大。

为了抓紧时间,苏法融老师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当时正值盛夏,天气炎热,大雄宝殿内没有空调,当地还在搞灾后重建,经常停水、停电,连洗澡、洗衣服都成为很困难、极奢侈的事。这一切在旁人看来都是苦,可画家把这当成修行,故而信念坚定,不以为苦,反而画得很快乐。

108罗汉图》壁画画在两个整块的油画画布上,每幅画长8.1米,宽4.2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佛教油画壁画。画上的罗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画家还将罗汉寺的开山祖师马祖道一画在了壁画上。

为了更好地展示这幅画,罗汉寺特意将宝殿内整个墙壁进行了修缮。从方丈到僧侣、居士,大家都给了画家很多的方便与帮助。当地政府十分重视这项“工程”,当地的一些艺术家都常来“观画”,当两幅壁画完成之时,大家都赞叹不已。

这两幅大型油画壁画终在第二届马祖文化节开幕前完成,为文化节增添了一份喜庆庄严的气氛。而罗汉寺也表示,将会认眞收藏这幅珍贵的画作,方丈素全法师称此画为“镇寺之宝”,《108罗汉图》成了澳门与内陆文化交流的永久见证。

苏法融得知《108罗汉图》粘画布土漆的褐色受潮湿天气影响渗透出画面,当即决定于年内必定要去什邡为壁画进行修补。一位与他同行的朋友在日记中写到:看苏老师在罗汉寺静静地修画,脑海中顿生“画由心生”之念。

苏老师的《108罗汉图》壁画中的罗汉细细端看,每位尊者仿佛都是慈祥的长者告诉日日来朝拜佛陀的众生:“居善地,心善渊:一个心净的人,他到哪里都是净土。”

在物质主宰一切的今天,亟需更多像画家苏法融一样的人,他们努力在物质的世界之上,建立一个通向光明的精神阶梯。这么多年的虔诚与修行,苏法融对于未来还怀有怎样的期冀?他什么都不愿说,只想专注于他梦想,行走在纯净而慈悲的禅画里!

苏法融:原名苏民,法号观水居士,苏东坡后裔。五十年代出生于上海,其祖父苏人权是清末民初著名画家。

1980年,苏法融移居澳门。他创作的宣纸油画禅艺画及陶瓷油画以佛像为主要题材,他以西方的“血肉”画东方“禅心”,线条流畅、色彩丰富,自创一派画风;他作画不羁不拘,筷子、木条、铁片、甚至信用卡,都可成为他手中之“笔”。

苏法融曾创作世界最大的“双面绘佛像瓷版画”,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近年来,苏法融的画得到了艺术界和佛教界的赞许,佛教文化研究权威金维诺教授高度评价其画作“既是敦煌,又非敦煌”;***题词赞许曰:“水色山光皆禅意,花香鸟语是道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