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禅艺三团的雅道之行

 禅艺会 2020-09-22

人生的阅历与价值,包括了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读万卷书”或“行万里路”;第二层面是“读万卷书”并“行万里路”;第三层面是在第二层面基础之更能”写万言文“。这是一个从积累,到体验,再到创作的过程,使自己从文化的消费者变为创新者。——纯道题记


第三回中国禅艺文化赴日本交流团一行35人,于201511日至19日到访日本九州地区,亲身感觉日本的禅艺文化,学习日本雅道,包括了花道、茶道与香道等多方面的内容。这是日本禅艺一团与二团成功出访日本后,由《禅艺会》发起,在中外旅游机构全程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出访的第七个禅艺文化交流团,也是到访日本的第三团。日本禅艺三团团员来自北京、上海、重庆、江苏、浙江、安徽、湖北、云南、广东、甘肃等十个省市,以及来自日本、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的报名者,表明《禅艺会》的活动受到了全国各地禅艺爱好者的普遍关注与热情支持。

第一站:太宰府天满宫

菅原道真,在日本被誉为“学问之神”与“书法之神”,他在日本历史上地位极高,人们为了纪念他而建立了天满宫。天满宫在日本有上万个之多,有点类似中国的孔庙,也有点像中国的关公庙与禹王庙,因一个真实的人物而建立起一座庙,受人敬拜。菅原道真是一位文化官员,生于公元九世纪,被流放至九州太宰府三年;这与中国的文官苏东坡经历相似,生于十一世纪的苏东坡也曾被流放到海南三年,好在没有客死他乡。最终,菅原道真与苏东坡一样,都成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坐标。

第二站:光明禅寺

坐落在太宰府天满宫旁边的光明禅寺,是一座临济宗禅寺,体现出小而美的日本寺院禅宗风格。建筑前的枯山水并不很大,被称为“一滴海之庭”,但在红叶的映衬之下,呈现出霞光中特有的暖色调,在象征大海波涛的细石波痕中散落着一片片枫叶,意味着夏去冬来,一个旧的轮回即将结束,一个新的轮回等待开启。人们伫立在这样的风景之中,不由地回想起人生的变迁与轮回,在静寂的时空中产生这般的联想,这不正是在传递禅宗的某种美学思想吗?

第三站:池坊花道体验课

池坊花道,可以说就是日本花道的发源地,553年前正式形成池坊花道之后,在其插花理念之上又形成了立花流、生花流与自由流等日本的花道流派。日本禅艺三团全体成员在一位获得池坊花道教授资格的花道师及其助理的指导下,在听讲了基本要求之后,马上动手体验日本花道,共分成十三个组,要求在一小时内完成创作任务。基本完成之后,由教授一一点评与修改,使各位成员收益很大,整个学习与体验过程气氛融洽,在两个多小时后,大家还是意犹未尽,纷纷表示要多加练习,一定要把这个源自中国,发达于日本的花道重新带回到自己的生活与工作中,让优雅生活方式可以影响更多周边的人。

第四站:博多传统工艺馆

这是一个记录日本历史的传统小型博物馆,九州作为与外界通航的枢纽,从这里引进了大型外国的技术与文化,特别是从宋朝学得许多技术,包括织造技术,由改造之后的织机设备生产的产品,从此被冠上了“博多织”的地方名称,并形成地方特色。在一段时期中,为了表示对佛教的尊重,最好的“博多织”都用来供佛,因此与佛教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第五站:镇国寺

镇国寺是日本弘法大师空海从中国的长安学法之后,回到日本建造的第一座寺院,其在后山的一座茅庐中打坐修行,因此,对于这位真言宗祖师在日本留下的第一圣迹,日本人对其极为恭敬。与日本的四国地区有真言宗88所一样,九州地区也有真言宗88所,镇国寺当然就是九州88所中的第一所了。

第六站:三味弦演奏与日本舞

在玄海皇家温泉宾馆观赏日本三味弦演奏与日本舞,这是流传于九州地区的一种民间演奏与舞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但因年轻人不愿意学习与继承,几乎处于失传状态。五位日本女艺人特意赶到日本禅艺三团贵宾所在地,与大家共进日本料理,并热情表演。全体宾客在日本女艺人的领舞之下,还一同参与舞蹈,将晚会推向高潮。在送走日本艺人之后,禅艺团成员即兴表演节日,发现人才济济,各有绝活,原来热爱禅艺文化的人士个个身手不凡,只是这些散落的珍珠需要有一根线把发光发亮的珠子重新串联起来,《禅艺会》与禅艺交流团愿意承担这根线的使命,把大家聚合在一起,重新找回各自应有的价值。

第七站:崇福寺

长崎有着四大唐寺,完全按照中国寺院的格局建造,崇福寺是其中之一。1629年,中国福建的超然和尚,受居住在长崎的福建人邀请,到这里开辟新道场,并尊福建的崇福寺为祖庭。长崎崇福寺按照福建人的信仰习惯,同时设立了观音殿、妈祖殿和关公殿,是一座中国特色鲜明的寺院,目前由一个日本的僧人家庭继承与管理。崇福寺的大雄宝殿与第一峰门被认定为日本国宝,山门上的“圣寿山”三个字由1654年从中国厦门到日本长崎的隐元禅师题写。

第八站:裏千家茶道体验

日本的茶道自茶祖荣西禅师将中国茶带到日本之后而逐渐流行起来,自茶圣千利休将日本元素切入日本茶事活动而优雅起来。日本禅艺三团成员分成两批,在熊本的一家茶道会馆体验到了日本茶道最大流派裏千家的抹茶过程与敬茶礼仪,长谷川大师在日本茶道界获得过无数次大奖,并曾带队到北京人民大会堂作茶道表演,今天则带来十位女性茶道师一起为大家表演。团员们品尝了用两种方式制作出来的茶汤与茶点,特别是对规范的茶道仪式有了亲身的感受,对于日本老太太优雅的举止与谦恭的态度表示赞叹,显示出一种人生的快乐与圆满不因年龄的增长而消退的积极心态。

第九站:日本志野流香道体验

在鹿儿岛文化活动中心,日本香道界志野流家元在两位身穿日本传统服装的女助理协助下,向日本禅艺三团全体成员展示了闻香方式,并简要介绍了自古传承下来的香事活动内容。通过香道雅集,一是传播解读历史,增加文学修养;二是磨练心境,提高修行,达到禅境。在这一面向市民举办的"第30届国民文化展"上,各种茶道、香道、服饰、绘画、手艺用品竞相展示,让大家十分的欢喜,都在为不能有充足时间观赏而感到惋惜。


第十站:鹿儿岛矶庭园

矶庭院倚靠矶山而得名,又名仙岩园,是极具代表性的日式庭院。矶庭院建于1658年,是当时萨摩藩主岛津齐彬的宅邸。园内现存的别墅是1884(明治17)年,由当时的藩主岛津忠义所建。书院式建筑外观,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设计,游览客人可以在此一窥昔日城主的居家面貌,以及一水之隔的樱岛火山。园内不仅可以欣赏四季鲜花,还经常举办各种活动,日本禅艺三团到访之时,这里正在举办菊花展。

第十一站:绫照叶大吊桥

“照叶大吊桥”位于九州宫崎县绫町,是日本最大级照叶林带的著名观光景点。日本文科省推荐该地区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环保公园”,以推进自然保护和利用,提升守护这片森林的价值。这是一座连接人与自然的桥梁,吊桥距水面高度为142米,长约250米。始建于1984年,为行人专用,每年接待游客约14万人。吊桥中间有一段铁丝网做的桥面,十分惊险刺激。过桥之后有一条林间散步小道,可供人们尽享森林浴的乐趣。


第十二站:日南太阳花园

日南太阳花园位于日南海岸稍高的山岗上,包括有MOAI岬广场、太阳之丘、天空塔、地球感谢钟、瞭望台等,全园的焦点是七尊MOAI巨石雕像上,高5.5米的MOAI像是获得复活岛正式授权复刻的MOAI像,整个景观非常雄伟壮观。在天地望蝶中心部有两座向着未来点燃着的灯塔,灯火来自于多个灯源,其中包括来自于比叡山根本中堂的千年不灭法灯,代表着每一个人要从身边做起,照亮四周;以及来自于太秦广隆寺的灯火,这灯火代表着圣德太子的“以和为贵”。


第十三站:别府地狱温泉

别府地狱温泉位于九州大分县中部,其中别府八大地狱温泉是最著名的:海地狱、鬼石坊主地狱、山地狱、灶地狱、鬼山地狱、白池地狱、血池地狱、龙卷地狱。《丰后风土记》里记载铁轮、龟川的周围地带在很久以前就不断喷出热气、热泥、热水等。经过火山喷发后的地带,硫磺漫山,烟雾腾腾,高温气体把岩石都化成了粘土,方圆数公里都寸草不生,成为不毛之地。日本人看到这种荒凉的景色,不由产生恐惧之心,不敢轻易靠近。联想起佛教中描绘的地狱场景,就把这些地方叫做“ 地狱地带”,而形成的一个个“热水池子”,便叫做“地狱”了。


海地狱是八大温泉中最大的一个,因属硫酸铁质,在阳光折射下,池水呈现出湛蓝而清澈的色泽,给人望之有海的感觉,温度高达 98℃。血池温,泉水温度78度,其壮观的景象使得慕名前来的人们驻足欣赏,它富含酸化铁,好似一池翻滚的血浆,夹杂着巨大的轰鸣声,被日本佛教徒认为是来自幽冥地狱中的激流。日本僧侣,作家今东光在《地狱赞》中写道:“人生在世,见到一次地狱,某种意义上讲可以从零开始反省自我,重新思考人生之路,也堪称别府地狱的千姿百态给予我们的启示吧。”

第十四站:功山寺

在本州最西端山口县下关市,有一座著名的曹洞宗寺院功山寺,其佛殿被指定为日本国宝。1865年著名武士高杉晋作在这里举兵,史称功山寺举兵。院内除了高杉晋作的雕像以外,还有诸侯的坟墓等。晚秋初冬,正是功山寺红叶景象之时,现已变成了著名景点。沿着一条小溪,在雨中漫步走向功山寺,两边的民居精致而富有禅意,想必这里居民的祖先选择在此购地筑房,都是些虔诚的佛教徒,以及认同禅宗美学思想的一些学问之家,以至可以让他们子孙得到如此福报。

第十五站:早稻田大学表千家茶道体验

早稻田大学是日本的顶尖大学,其设在九州的分校设置了众多学科,茶道培训是这里面向师生的一项常设课程。在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日本禅艺三团全体成员再次感受日本茶道精髓,在熊本体验裏千家茶道体验之后,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提供的是表千家茶道体验,在早稻田大学学习的中日两国大学生以表千家茶道的礼仪展示日本茶道的形象。千利休过世后,继承傍系少庵(后妻之子)之后的宗旦在京都构筑宅邸,让三男宗左继承千家家督,成为本家的表千家,次男宗守和四男宗室自立为武者小路千家裏千家,此为三千家之始。各家以利休为初代家元,表千家的传统是家元承袭四代江岑之讳“宗左”。

第十六站:大鼓

演奏表演专场太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常在祭祀活动中演奏。在日本文化中,用太鼓来驱邪避魔或迎神接仙之用,古戏剧、歌舞、佛乐中也用击打太鼓这种行为,伴随着强烈的精神意义,在日本人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太鼓艺术以形状尺寸音色高低各异的传统鼓的组合为主奏乐器,辅以尺八、三味弦、笛子等东方民族器乐,并结合了现代音乐(如爵士音乐等),将精气神合一的东方文化,通过鼓乐和肢体艺术的完美结合而呈現出来。

日本禅艺三团圆满结束为期九天的日本九州雅道之游,一路参访,一路研修,一路欢笑,九天前才初期见面的团友们已经建立起友爱情谊,怀着难舍难分的将各到自己生活与工作的城市中。在告别晚会上,大家共同发起成立了“禅艺花会”,决定将发轫于中国、发达于日本的茶道、花道、香道带到自己的生活之中,让自己及其周边人的生活优雅起来。“禅艺花会”将努力成为一个开放式的公益项目,欢迎每一个人的参与,具体活动内容与方式将在近期发布,敬请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