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学|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稻读公社 2020-09-22

前些天看到朋友女儿写的文章——《除去标签我还剩什么》,心里颇为感慨。是啊,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的标签是什么?除去标签后我又剩些什么?作为老师的我们又给学生贴过多少标签?这些标签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吗?

《现代汉语词典》给“标签”的定义是:贴在或系在物品上,表明品名、用途、价格等的纸片。标签最早是以商品识别的符号出现的,早在1700年,欧洲印刷出了用在药品和布匹上作为商品识别的第一批标签。慢慢地,标签的概念越来越宽泛,在博客网站上,标签就是一篇文章的“关键词”,是一种灵活有趣的日志分类方式……不同领域对标签有着不同的理解。

而今天这里讲的“标签”指的是个人标签,它是个人介绍的精炼版,通过贴标签来定义个人。比如长得好看的叫“美女”,会读书的叫“学霸”等等,作为老师和家长的我们常常有意无意地给孩子们贴上了标签。一个朋友跟我聊起了这样一件事:她儿子(暂且称他为同学甲)和同学(暂且称他为同学乙)约好拿好报告单在她家玩一天,尽管知道同学乙很顽皮,但作为家长也不好意思拒绝。下午,同学乙如约来玩,手里竟然还带着手机。同学乙一边玩着手机,一边问她儿子:“你怎么不玩啊?”她儿子很干脆地答道:“我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当然不能玩手机,你反正经常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言外之意,你是坏学生,玩玩手机也是正常的。孩子是纯真的,一下子把他最真实的想法暴露了出来。“好学生”、“坏学生”不就是给孩子贴的标签吗?相信每一个老师都不会这样给孩子贴标签,但在平时的表扬和批评中,甚至是老师对孩子的态度中,孩子们自然而然地给自己和同学贴上了标签:“小书虫”、“馋猫”、“猪”、“坏学生”……贴上“好学生”标签的同学甲以好学生的标准要求自己,所以他在各方面的表现越来越好了,而贴上“坏学生”标签的同学乙,向着坏学生的道路越走越远。

心理学告诉我们,标签会产生一定的效应,贴上好标签的孩子会做得越来越好,那是因为当一个人被一个词语贴上标签时,公众就会形成对他固化的印象,同时不自觉的,他自己的行为也会与这个标签的描述相一致。

心理学家克劳特在1973年做了一个实验。他要求人们为慈善事业作出捐献,然后根据他们是否有捐献,给他们标上相应的“慈善的”或“不慈善的”。另一些被试则没有用标签法。后来再次要求他们做捐献时,标签就有了使他们以第一次的行为方式去行动的作用,即那些第一次捐了钱并被标签为“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标签过的人捐得要多,而那些第一次没有捐钱被标签为“不慈善的”人比没有标签的贡献更少。

很荣幸,2014年我家被评为书香家庭.自从女儿懂事起,我们就教唱《三字经》以及乡间民谣、歌谣。自小,那些质朴、简约的做人道理自然而然留在了女儿心中。

记得女儿读小学的时候,“徒弟”带回一些自家做的年糕,那年糕特别糯,特别好吃,我切成了几截放在锅里煮。开饭后,我因为什么事晚吃了一步。只听女儿对先生说:“爸爸,你不能吃了,这两块留给妈妈。”女儿的孝心很是让我感动,我也及时表扬了她,“孝心”更深地烙在女儿心里。女儿比别的孩子早一年开学,读初中的时候我们选择了走读。一天晚上,女儿从学校回来,一进门就从书包里拿出一块饼干递给我,她骄傲地宣称,这可是她同桌爸爸公司生产的,同桌给了她两块,自己吃了一块,一块藏回来要给我和她爸分享,我接过饼干,心里是满满的暖意。大学放假时,“小孝星”女儿会带上当地的特产天津大麻花礼盒分享给长辈、朋友。有孝心的女儿内心宽阔,心眼大,她懂得“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道理。现在女儿在大学里担任团支书一职,有较强的责任心与协调能力,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赞誉。

回想自己成长的经历,确实也贴了不少的标签。小学一入学的标签就是“大班长”,班主任在第一学期只给我一人加入了“少先队员”,她跟我妈妈说:“这孩子长大一定会有出息”;初中时的“学习委员”、“学霸”,班主任的一句:“别人喝喜酒请假我不同意,你就准许了” ,工作后的“名教师”、“名班主任”……这些正面的标签激励我向更好的自我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标签效应。而相反,当我们给孩子们贴上负面标签的时候,心理暗示告诉孩子你是那样的,这时,标签效应也走向了负面。所以,我们(包括老师、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从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积极引导,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不合适标签,特别是不要贴负面的标签,尽可能地给孩子贴上一些积极正向的标签。有时候因为你的一个善意的举动,可能会改变孩子的一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