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帝,宦官与士大夫

 今日字条 2020-09-23
01

当听到皇帝敕令三府官员举报民情传言的诏书时,大伙先是错愕了老半响,然后舆论就沸腾了,人人思变,蠢蠢欲动。

此时当位的天子乃是刘志,东汉王朝的第10任皇帝。刘志能当上皇帝,全因自己年幼无知。

公元144年,年仅30岁的汉顺帝刘保去世了,他是东汉王朝的第七任皇帝,他去世后,皇位传给了年仅一岁的儿子刘炳,从此,刘保的大舅子梁冀把持朝政,飞扬跋扈。

刘炳才当了一年皇帝就病死了,年仅两岁,谥号孝冲皇帝,也就是汉冲帝,他是东汉的第八任皇帝。

两岁的刘炳自然没有儿子,那时候的人们缺乏想象力,“我爷爷九岁的时候就被鬼子残忍地杀害了”这样的奇葩剧情还没有上演,总之,刘炳就是没有留下儿子。

大将军梁冀又拥立了一个小皇帝,年仅7岁的刘缵[zuǎn],他是汉章帝刘炟[dá]的玄孙。小孩子不懂得韬光养晦,他对梁冀十分不满,在一次朝会中,当着群臣的面说粱冀“此跋扈将军也”,结果就被梁冀毒死了,距他登上皇位只有一年的时间。

刘缵死后谥号孝质皇帝,即汉质帝,这是东汉王朝的第九任皇帝。

为了便于控制朝政,梁冀当然希望继续拥立一个幼儿做皇帝,但是看来看去,已经没有更小的了,只好盯上了汉章帝刘炟的曾孙刘志,此时刘志已经14岁了。

说起来,曾孙刘志还是玄孙刘缵的叔叔,刘志登基,是叔叔接了侄子的班。不过,礼崩乐坏很多年了,反对的人都被解雇了。

14岁的孩子已经懂事了,刘志首先学会的就是夹着尾巴做人。

忍辱负重8年之后,机会来了,第七任皇帝刘保的皇后梁妠去世了,刘志决定向梁妠的哥哥梁冀出刀了。

还记得《鹿鼎记》吗?康熙计划除掉鳌拜时,依靠的是宦官的力量,刘志也是。金庸老爷子的灵感或许来源于此。

刘志有一次上厕所的时候,单独叫来宦官唐衡陪同,问他宦官中有谁和梁冀不和。唐衡回答有单超、左倌、徐璜和具瑗。刘志便与这五人密谋,还用牙齿咬破了单超的手臂歃血为盟。

这年八月,刘志布置妥当,便宣告要惩办梁冀,多路小分队各个出击,梁冀当日自杀,整个家族全部弃市,其他公卿大臣因牵连而死的有数十人,故吏宾客被罢免的有300多人,朝廷几乎一空。

这是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东汉王朝积弊数十年,寰宇终于一扫而清。

金色的光辉照耀在草原上,刘志就是那永不落的太阳。

此时,一代伟人刘志下达敕令要求三府官员举报民情传言,众人焉能不振奋鼓舞?

02

范滂立即上书检举刺史、二千石等权贵豪门人物共二十多人。

这实在是石破天惊之壮举。

范滂是谁?

他是个名士,与郭林宗、宗慈、巴肃、夏馥、尹勋、蔡衍、羊陟并称为“八顾”,又与刘表、陈翔、孔昱、范康、檀敷、张俭、岑晊并称为“江夏八俊”。

但是从公务员序列来说,他只能算是个“临时工”,后汉书称他被太尉黄琼所“辟”,但是辟了个什么官职,没有说,更多的时候,他是以“游士”的身份出现在史书中的。

就是这么一个小人物,竟然弹劾了20多人!

他实在太信任伟大的皇帝刘志了。

尚书责备他弹劾的人太多,怀疑他有私心,范滂振振有词,回答说:“臣子举报的假如不是污秽奸邪残暴,深深祸害人民的人,难道会让他们的姓名涂写到简札上吗?最近赶上时间仓促,所以先举报急需惩办的,那些没有调查清楚的,还要进一步考察核实。臣子听说农夫除掉杂草,庄家一定茂盛;忠臣铲除奸人,仁义正道才能清平。要是臣子说的有不合事实的,甘愿接受严刑处死。”

我们史书最大的问题就是,善于记人,不善于记事。纪传体史书,只要一言一行塑造出人物性格就行了,至于后续发展,往往不能兼顾。

比如,被范滂举报的20多人到底是谁,受到了什么惩处?我们不知道。

公卿大夫、太学学生、文人雅士都前来附和范滂,以为“文学将兴,处士复用”,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

名士申屠蟠却不愿参与这盛世迷梦,他说:“从前战国时代,处士横议,列国的君主甚至替他们拥彗先驱,最后有焚书坑儒之祸,今天这情形差不多一样。”然后在树林子里盖了间房子,隐居了起来。

那时候,估计没人把他的话当回事,然后继续批评朝政,渐渐的,人们不再满足于批评宦官集团,矛头指向卖官鬻爵。

乖乖不得了,卖官鬻爵这事,不是宦官干的,正是当今天子刘志干的呀!

刘志卖官鬻爵是从161年开始的,这一年,少数民族起义,为了减轻国库的财政支出,他下诏减发公卿百官的俸禄,借贷王、侯的一半租税,同时下令以不同价钱卖关内侯、虎贲郎、羽林郎、缇骑营士和五大夫等官爵。

此时,言论一开,大伙立即批评卖官鬻爵之举影响极坏,不仅贪污成了合法行为,直接破坏了吏治,而且由于贪官污吏的搜刮,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听到这种声音,刘志觉得很窝囊,他心想,我都是为了朝廷,为了天下啊,卖官鬻爵的钱又不是到了我自己口袋里。

你们为什么不理解呢?

刘志思来想去,认为在批评的声音里,一定潜伏着境外敌对势力,必须揪出来,严加惩处。

就在这时候,张让来找他诉苦了。

03

张让是东汉末年的大宦官,他的弟弟张朔担任野王县长,贪婪残暴,竟然杀害孕妇。

他本来无法无天惯了,他的口头禅是“我哥是张让”,可是这天,他听到了一个坏消息,一位新的司隶校尉上任了。

司隶校尉是监督京师和京城周边地方的秘密监察官,野王县正在其管辖范围之内。

这位新上任的司隶校尉名叫李膺[yīng],绝对也是一个猛人,他任河南尹时,就因打击阉党而被下狱,后来被赦免,这才调任司隶校尉。

李膺一上任,张朔就跑了,跑到首都哥哥家里,躲在夹壁墙中。

他以为万事大吉,避避风头就没事了,却没想到,李膺竟然率领吏卒,拆破了夹壁墙,将他捉走了,而且立即交付洛阳县监狱,录完口供后,随即正法,绝不给皇帝下诏赦免的机会。

自己的弟弟被杀了,张让自然不会忍气吞声,他立即向皇帝刘志诉冤。

刘志此时已经准备向多嘴多舌的士大夫阶层下刀了,而李膺又是这一波所谓“清议”运动的领袖人物,张让的投诉,给了刘志一个下手的理由。

刘志下诏李膺入殿,责问他为什么先斩后奏。

李膺很是从容,回答说:“从前晋文公捉拿卫成公回到京城,《春秋》肯定他是对的。《礼记》上说:‘官宦子弟犯了罪,国君即使说宽赦他,官吏也严守法律不听从。’从前孔子做鲁国的司寇七天就杀掉了少正卯。如今我到职已满十天,私心害怕因办事迟滞而造成过失,没有想到却获了办案过速的罪。臣的确知道自己的罪责,死期就要到了。特请求宽留我五天,限期灭尽大恶,回来受烹煮之刑,这是我生的本愿啊!”

听了李膺的话,刘志只能把手中的刀先放下了,回过头来对张让说:“这是你弟弟的罪过,李膺有什么过失?”

从此,宦官们都屈身敛迹不敢出声气,休假时也不敢再出宫门。刘志诧异地问是什么原因,他们都叩头流泪说:“怕李校尉。”

但是,除掉批评朝政的声音,这依然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刘志缺的是一个完美的借口。公元166年,借口来了,或者,这可能就是皇帝本人安排的。

这一年,宦官集团派人诬告李膺等人结交太学生、都国生“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刘志一听,比以往任何一次事件都感到震怒,命令天下各郡各国,逮捕党人,并公告天下,好让天下人都憎恶他们,又逮捕了李膺、范滂等人,由此牵连约有二百余人,即使有人逃亡没有被捉到,也都被悬赏通缉。

而在树林里隐居的申屠蟠得以免祸,后人称赞他有先见之明,懂得明哲保身。

04

党锢之祸477年后,大唐宰相魏征去世了,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从此流传下来。

申屠蟠的教诲永远都不过时,可是如果时至今日,我们还是以2000年前的历史为借鉴,那是不是说明我们这两千年来一直在原地踏步?

知识分子就是这样,总是喜欢问天问地问苍生,好了伤疤忘了疼,自古皆然。

李膺入狱1791年后,知识分子又迎来一次批评朝政的机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