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梗塞和腔隙性脑梗塞,一样吗?

 你到哪里去了呢 2020-09-23

以前我们常说的“脑梗塞”,现在改称“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指的是大脑内的微小动脉血管壁发生病变,管腔闭塞,导致其支配的较小范围的脑组织出现坏死,从而形成较小的梗死灶,一般直径不超过5mm。患者出现的症状和梗死的位置、大小相关,常见的症状主要有头晕头痛、四肢麻木、眩晕等,有些可以没有任何症状,而是在体检颅脑CT或核磁时发现。发生原因与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因素密切相关,老年人更为多见。

腔隙性脑梗死因为属于小动脉堵塞,绝大多数不会造成致命性后果,但却往往是大血管堵塞的前奏,因为发生了腔隙性脑梗死说明人体的大脑动脉已经出现的内皮的损伤,如果不及时干预,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

脑梗死(也成为缺血性脑卒中)泛指一切脑动脉狭窄闭塞性的疾病,导致大脑缺血、缺氧,从而出现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大血管闭塞可以导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会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甚至形成脑疝、昏迷,重者可以直接导致死亡。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非常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其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区别主要在于堵塞血管的大小,平时所说的脑梗死也是泛指颅脑的较大动脉的堵塞导致的脑组织软化坏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