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盖茨:抢走人类工作的机器人应该纳税!于是美国网友们纷纷炸锅......

 物联网智库 2020-09-23


资料来源:Recode中文网、量子位、猎云网

作者:iot101君

物联网智库 整理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   【导读】   ------

针对机器人是否需要交税的问题,网友们纷纷表示:我家电饭锅需要交税吗?机器人交税了可以参加总统竞选吗?之前工业革命里为啥不让缝纫机交税呢?嗯,大家都想的太多了啊.....

作为世界上最富有的AI领域领军人物之一,比尔·盖茨在接受Quartz主编采访时语出惊人:应该向那些抢走人类工作的机器人征税!


视频:盖茨受访视频,量子位听译字幕

自动化当然应该有对应的税种。现在的情况是,比如一个工人在工厂做工,年薪5万美元,他就要交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税等。那如果让一个机器人来做同样的事,我们就该向机器人征收相似水平的税。全世界都想借此机会来解放生产力,用机器来提供所有物品和服务,然后我们就能更好地照顾老人,开展小班教学以及帮助特殊儿童。这些工作只有人类才能完成,而此类职业仍极缺人手。所以如果自动化后,一部分人被机器取代,他们就必须通过培训去做其它有意义的事情,但问题是如果没人交税,谁给这部分人发薪水呢?

——比尔·盖茨

这一下,美国网友们纷纷炸了(当然,不只是美国网友,知乎那边也是讨论的火热)......

大家纷纷表示:我们让机器人7×24辛苦工作,现在还得让它们交税?那未来是不是也可以选个机器人做总统啊?连总统名字就想好了,就叫Robama!

麦肯锡的最新报告显示,未来有50%的工作都有可能被机器人替代,这就意味着全球公司能省下15万亿美元的工资,而仅仅美国就占到了2.7万亿。所以,iot101君深以为这是个有趣的问题,所以针对网友们脑洞大开的提问,仅在这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问题1:现在连啥是机器人的问题都还没搞清呢,竟然要收税了?工厂里用了个机械臂算机器人吗?你家电饭锅、自动洗衣机、智能电冰箱算机器人吗?如果是有人工智能在里面了才算是机器人的话,那人工智能的智能程度又该如何被界定?

持这种观点的网友可能把问题想得有些复杂了......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纳税人并不是机器人本身啊。假设某一天,机器人真的拥有了人类想象的那种智能——即如果一个机器人是你的同事,你根本分辨不出他和人类有何差异的时候——机器人和你一样干活、和你一样领工资,这样的机器人交税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个时候界定机器人的智能程度才是有意义的,因为要以此界定他能否成为一个纳税人。

当然,这已经和目前讨论的问题完全不在一个时代也不在一个层级了。在盖茨提议的征税方案里,征税本质上与机器人的智能程度无关。

就像Quartz主编笑问盖茨的那样:“机器人可不领工资,我们向它们收什么税呢?

盖茨回答:“这部分税务可以向机器人的制造公司或使用公司收取,其基数是它们用机器人省下来的成本(给工人发的工资和各种福利)。

也就是说,纳税人是使用机器的制造公司,所以根本不用界定机器的智能程度。理论上来说,只要这个公司原来需要雇佣大量人力来完成生产,现在使用机器人之后,那部分人失业了,那这个公司就有义务缴纳所谓的“机器人税”。

其实,让机器人纳税也并不是盖茨的突发奇想,去年6月末的时候,欧洲议会就签署了一份希望机器人纳税的提案。

这项报告提供了一系列建议,旨在让欧洲为迎接机器人这个先进物种做好准备。提议包括:机器人必须到相关部门注册;出台机器人持有者应对机器人造成的破坏负责——比如说就业损失——的相关法律;机器人和人类之间的接触应该被监管。报告还建议,如果先进的机器人开始大规模取代人类劳动者,欧洲议会应该强迫拥有者为机器人购买社会保险或为其纳税。为保护人类免于失业,应创立基本收入或有保障的福利项目。

从欧洲议会的这项提案我们能更加明显的看出,机器人税是以就业损失为单位衡量的,机器人本身的智能程度在这个问题里没那么复杂,智能化程度高了替代需要复杂脑力的高收入劳动者,智能化程度低的替代不需要太复杂技能的普通劳动者,如是而已。

在这种前提下,那种如果机器人征税,我们是不是应该允许他们投票的问题也都不用再回答了。

于是,这个时候,一定会有人接着问第二个问题:机器造成人类失业的情况又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为什么之前的几次工业革命不向缝纫机、火车征税呢?

问题2:科技创新增强生产力从而造成旧工种被取代的事情又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在前面三次工业革命中,我们没向缝纫机征税,我们没向蒸汽机征税,我们也没向各种挖掘机、拖拉机征税,现在,为什么要向机器人征税?

这真是一个好问题,显而易见,机器人在取代一部分人力的时候,也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岗位。之前的几次工业革命中,由于科技创新,生产力不断增强,创造的新工种弥补了原本被替代的工种,使得整个社会的物质和财富都在增加,社会才能一如既往的保持安定。

但问题在于:新工作会如以往一样继续被创造出来吗?可能得在这里打个问号。毕竟有观点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从线性增长进入了指数级增长阶段。

什么叫指数级增长,拿信息爆炸来说,人类拥有的信息量以指数函数的速度急剧增加,倍增的时间周期越来越短。现代人一个星期接触到的信息可能比古代人一辈子能接触到的信息都多!

摩尔定律来说,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提出来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1958年英特尔有两个晶体管。而1971年,英特尔有2300个晶体管,每个成本是1美元。到2011年,有71亿个晶体管,每个成本是0.00001美元,性价比增加了几十亿倍。

图:摩尔定律

移动硬盘来说,1956年只有5MB的移动硬盘,硬盘体积特别大,进行空间移动要花20万美元;2005年硬盘出现128MB的,成本只有99美元;9年之后,硬盘出现128G的,存储能力增加了1000倍,但是价钱仍然是99美元;从1956年到2014年移动硬盘的性能增加了3000万倍。

所以,就有脑洞大开的人拿这种增长速度来类比智能:一个智能机器人从没有智能到拥有低级智能可能需要几百年,然后从低级智能到拥有高级智能可能只需要几十年,从高级智能到拥有超级智能可能只需要几小时;从超级智能到拥有神级智能可能只需要几秒钟....啧啧,听上去真是有些吓人。

现在世界变化之快,我们从未见过,所以用历史上的例子来佐证将要发生的事情,是大错特错,尤其是当技术进步以爆炸性的速度增长时,突然有非常大量的工作机会被机器人取代了,然而新的工种还没来得及出现,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

所以对那些使用了机器人的企业征税,可以作为暂时性减缓自动化蔓延速度以及为其它类型的就业提供资金的一种方式。技术的使用和大范围内取缔人类工作的商业模式可以同步进行,在替代过程中实现较好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换句话说,我们应该实现自动化的平稳过渡。

从这个角度来看,提出这种税种不是没有合理性。

而且解决额外劳动力其实存在很多方式,向机器人征税只是其中一种方式,毕竟节约劳动力带来了高额利润,所以盖茨认为使用机器人的公司不该因为可能要纳税而愤愤不平。

但是iot101君还得在这里插嘴一句,美国以所得税为主体,大批人失业会造成税收减少,但是对于中国这种以增值税为主体的国家,企业利润高了,交的税也就高了,相当于企业把工人的税交了.....但这种情况就另当别论了!

至于在上个问题中说起的欧洲议会提案在上周四投票之后,被驳回了。这项提案最后获得396票反对、123票赞成及85票弃权。大家别看反对票数占比较压倒性的优势,但是投反对票的可都是被西门子这一类的自动化公司主导的,他们怎么会自己砸自己的饭碗呢?刨除这种因素的话,票数多少还真的难说呢......

问题3:怎样才能在征税的同时不损害企业创新动力呢?这个问题市场本身不能解决,需要政府更多的插手吗?

这个问题可以直接援引比尔·盖茨在采访中的话:当人们对机器人时代表示恐慌,担心其取代了人类工作时,人们必须心甘情愿地提高税收水平,哪怕这会减缓自动化的发展速度,这样还稍微有时间来应对这种生产力的巨大变革。那些受到巨大冲击的群体怎么办,该采取什么过渡方案?这些方案又需要什么资金?我们不得不考虑到这些问题。

我们当然可以一次性就跨过自动化的变革门槛。仓管、司机、清洁工等工作都收到了自动化的冲击,另外一些有意义的工种也收到了波及,但是在未来自动化蓬勃发展的20年里,向这些工作提供人力是很有益的,当然,我们也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

大家应该好好想想,如果大家对如何创新充满恐惧而非热情,那情况真的会很糟糕。这意味着在人们对改革不会留下积极的印象。但是比起盲目下令禁止一切,毫无疑问征税这办法更好。

对于这个问题,市场本身可能做不到。如果你想为解决不公做些什么,你就需要更多的过剩劳动力来帮助那些低收入人群。这样我们就能扩大面向老人和残疾人的社会服务,也能在教育行业投入更多的人力资源。商界人士只会劝大家多多消费,在解决不公方面,毫无疑问,政府才是更积极的角色。征税最好的一点就是完美分离了拿钱和做事,给了你钱,给了你资源,现在你打算怎么有效利用手上资源呢?”

这样看来,盖茨还是亚当·斯密的忠实拥泵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