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作为每一个民族的重要纪念日,时至今日已经流传了几千年。因地域、文化、意识、习惯、风俗不同,节日也独具民族性或地域性。 每一个节日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以及不一样的特色和文化内涵。就拿中秋节来说,作为古时的“祭月节”,就经历了从祭祀、崇拜再到赏月的过程。 笔者认为,这其实也体现出了古人对“月亮神”的原始信仰,以及在岁月变迁的过程中,古人赋予月亮的深层次内涵。 每当橱窗中摆满各式精美的月饼时,人们就会联想到中秋佳节,在这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里,除了吃月饼、饮桂花酒之外,最重要的一项习俗便是赏月。 实际上,在古人在这一天到来之际,还有祭月、拜月的习俗。中秋节历经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在现代社会中,早已成为了四海皆知的“团圆节”。 漂泊在外的游子,即使无法归家团圆,也会仰望天上的月亮寄托思乡之情。唐代诗人张九龄有诗云:“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表达的就是中秋节之夜,天下苍生寄情于中秋节的心声。 同一轮明月,同一种情怀现如今,中秋节早已成为了“节宠”,每当八月十五月圆之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月饼,或一边饮茶、喝桂花酒,一边望着天上那轮明月,此情此景不禁令人深有感触。 笔者认为,中秋节不仅是民俗文化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彰显华夏风俗的重要途径。绝大多数人在过中秋佳节时,主要内容就是吃喝玩乐,没有深入理解这个节日的内涵。 实际上从中秋节被确立的那一天起,祭月、赏月、点塔灯观看灯会等极具民俗魅力的文化习俗,就已经与中秋佳节融为一体。 中秋节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其发源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上古时代。 由于当时人们对自然现象理解有限,所以对风霜雨雪、太阳、月亮,以及天上的星星等都具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原始崇拜。 人们将太阳称作“太阳神”,而月亮则被称作“月神”。所以每年秋夕的时候,都会举行隆重的祭月典礼。 随着时间流逝,“祭月”形成了固定习俗,按照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来看,秋分这天便是古代传统的“祭月节”。 现代人都知道秋分是等分秋季、昼夜的重要节气,而古人则将其当做“祭月”节日。 一、中秋节起源历史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众多,除了上面提到的,由祭月节演变而来之外,实际上也是上古时期的一种天象崇拜。 笔者认为,由于当时先民比较愚昧,再加上根本不知道科学为何物。所以便将自己眼中看到的,却又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当做神明来敬畏。 古代先祖将天象崇拜发挥到了极致,才衍生出了“敬月”习俗。按照史料上的记载中秋节,就是由传统“祭月”习俗演化而来。 在上古时期,月亮和太阳交替出现的天体,变成了古代先民崇拜的对象。笔者认为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中秋节的前身实际上,应该是一种古老的祭祀月神的节日。 作为祭月习俗的遗存和衍生,在汉代之前,并未出现过中秋节的说法。随着朝代更迭与意识形态转变,习俗文化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汉代时,中秋节已经开始普及,并且正在从一种祭祀方式,转变为民间老百姓的庆典节日。 到了唐朝初年,中秋节已经定型,并且在宋朝以后开始大肆流行,这一点其实在很多诗词中可以得到验证。 唐代诗人殷文圭,曾作《八月十五夜》,诗云:“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从中便可以看出,八月十五已经与“团圆”挂钩。 虽然有一部分民俗学家们认为,中秋节在明朝时期,才开始具备“团圆”的节日内涵。但从殷文圭的诗句中不难看出,虽然唐朝时中秋还未正式成为一个节日。但“中秋”在唐朝人的心目中,已然有了“团圆”的象征。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等诗文,描绘的内容皆与月亮息息相关。 另据史料描述,“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中。根据古代历法规定,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中秋季的八月中旬,所以才有“中秋”的说法。 到了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正式成为固定的节日。笔者认为,中秋是以祭月为核心的节日,但当被人们赋予了团圆的内涵之后,便成为了华夏儿女内心中的“节宠”。 实际上中秋节时有很多习俗,较为流行的便是祭月、赏月,以及吃月饼、饮桂花酒等,时至今日这些习俗依然长盛不衰。 中秋“祭月”习俗“祭月”顾名思义,就是祭祀月亮,或许在现代人的眼中有点不可思议,但是作为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崇拜之情。 笔者认为,“祭月”作为一种,由祭祀演变而来的中秋习俗,不仅具有一种原始的文化魅力,同时也蕴含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时期,便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 而祭祀场所,则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可见古人对一年四季都抱有深深的敬畏之心。《礼记》也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 最开始的时候“夕月之夕”,即中秋夜祭祀月亮的习俗,仅限于上层贵族阶层,后来随着社会发展逐渐普及到民间。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秋节习俗,基本上都围绕着月亮展开,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也蕴含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情感。 在古代传说中,有很多关于月亮的故事,比如大家熟知的嫦娥奔月,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传说之一。 实际上嫦娥奔月,便是古人对星辰的崇拜,后来嫦娥被当做月亮女神祭祀。在民间传说中,也有很多类似于中秋祭月或拜月的故事。 比如,貂蝉拜月的典故便广为流传,《三国志平话》记载了这个故事。在古代社会每年中秋节的时候,都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而所谓“夕月,即拜祭月神”,在我国广东大部分地区,在中秋晚上都会拜祭月神,相对而言“拜月”的过程十分隆重。 首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等祭品,然后点燃又高又粗的红蜡烛,在月下依次拜祭月亮,目的就是为了祈求福佑。 笔者认为,祭月作为中秋节最为隆重的习俗之一,已经成为人们渴望团聚的重要精神寄托。 中秋“赏月”习俗与人文关怀“赏月”即在月下观赏月亮,实际上这个习俗来源于祭月。从原来严肃的祭祀礼仪,逐渐演变成了轻松的节庆活动。 关于赏月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于魏晋时期。当然,中秋赏月习俗起源时间尚未确定,但从先秦至唐代的赏月诗中,可以寻找到蛛丝马迹。 李白出蜀时,曾写过一首诗歌,其中有两句与赏月习俗息息相关:“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而杜甫也曾写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诗句;王维在隐居之时也曾对月兴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代诗人于良史的《春山夜月》,应该算是唐代赏月诗中的经典之作:
如此惬意的心情和美不胜收的夜景,尽在一轮明月的照射之下。 笔者认为,如果从科学角度去分析,中秋之所以是赏月的最佳时间,主要是因为在中秋月圆之夜,由于月球距地球最近,所以才最大、最圆、最亮。 “饮宴赏月”作为中秋佳节中,最具中国特色的节日习俗,时至今日依然还在不断流传着。 笔者认为中秋节赏月祭月习俗,可以总结为“祭月赏月,托月追思”,这两种与月亮有关的文化习俗,不仅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亲情的渴望。 正所谓古人祭月、今人赏月,都表达了人们渴望团聚的迫切心情。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中秋在每个中国人的心目中,其地位次于一年一度的春节。 中秋节之所以会成为“节宠”,总结其原因就是有诸多美好寓意,同时也可以寄托人们的多种情感。不仅可以寄托思念亲人和故乡的心情,同时也可以表达对恋人的深情思念。 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曾以《十五夜望月》为题,创作出了令人为之动容的“赏月诗”。 唐朝边塞诗人王建就曾写道:“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既是对亲人、友人、恋人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飘零在外的孤苦之情。看来中秋节不仅是喜庆的日子,同时也有淡淡的哀伤! 结 语司马迁曾在《史记》中写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但笔者认为这两句话,可以改成“百里皆同月,天下明月心”。 因为当人们仰望着同一轮月亮时,内心中所表达的情感也基本类似。当祭月、赏月等中秋习俗源远流长,华夏儿女内心中的中秋情怀,就永远不会淡化。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