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明天立秋,今夏还要热多久?

 历史子衿 2020-09-23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意虽多萧瑟,却不乏诗意。天高气爽,加之没了夏季湿热,好像从高压中突然解放出来,让人长吁一口闷气,尽是满足。

明日即是立秋,温度不见降低,但想来亦不远矣。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立秋”仅两字,但内涵丰富。其中就有“早秋、中秋、晚秋”一说,而“早秋、晚秋”又有两种说法。

俗话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明天立秋,今年炎热的天气还要持续多久?什么时候才能迎来凉爽的秋风?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明天立秋,今夏还要热多久?

早立秋凉飕飕

如今的立秋,起源于三百多年前的“定气法”,“定气法”,即是定立节气的方法。用地理学上的话来说,在一个360度圆周的黄道上,将其化作二十四等分,每一等份即是一个节气,立秋是第十三个等份。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月亮趋圆,但热意未减。立秋分为早秋、中秋、晚秋。

早秋一般在农历六月中旬到后旬,中秋则在农历七月上旬,晚秋则在七月中旬,显然今年是早秋。

老话说:“早秋丢,晚秋收”,丢,丢失。对于农业来说,早秋不是一个好征兆,会导致田地庄稼减产。

过早立秋,天气渐趋干热,雨热同期的天气特征逐渐减弱,导致农作物黄金成长阶段终止。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明天立秋,今夏还要热多久?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夏秋之交,古往今来都是极为重要的时刻。

古代,每逢立秋,皇帝便会率领文武百官前去“祭祀迎秋”,并下令武将开始操练士兵,保家卫国,因为秋末之后是丰收的时节,同时也是贼寇开始肆虐的时刻。

宋朝在立秋之前,要将要准备一盆梧桐,移入殿中,等到立秋时辰一到,由太史官高声向皇帝禀告:“秋来了”,此时,梧桐会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寓意“报秋”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明天立秋,今夏还要热多久?

立秋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仍处在高温之中,中稻开花结束,大豆开始结籽,玉米抽苞吐丝,棉花开始结果,甘薯迅速膨大。对于水分要求非常高,一旦立秋,就意味着湿季结束,旱季来临。

故而,又有农谚说:“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但若立秋无雨,且开始趋于干旱,庄稼减产就成了必然。

“早秋”还有另一个说法,即早上立秋。对此要根据立秋的时间点判定,倘若立秋的时间在上午,则为早秋,下午则为晚秋。

2020年的立秋具体时间点,为8月7日上午9:06:03,今年不仅是“早秋”,还是“早上立秋”,意味着夏季的炎热即将过去,“凉飕飕”的温度即将来临。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明天立秋,今夏还要热多久?

晚立秋热死牛

农历七月中旬立秋,则为晚秋。立秋越晚,那么夏季就会越长。高温肆虐之下,田地里杂草丛生,病虫灾祸一同来袭,潮湿的环境不仅会有益于庄稼,更有益于一些害草、害虫。

农民不得不到田地里去拔草除害,及时清理沟渠排水,温度过高,会导致田中水犹如开水,放之不管,会将庄稼根部煮坏。

立秋之后,太阳辐射开始减弱。但并不意味着温度会迅速下降。民间有“立秋三日凉风至”的说法,现代气象学研究表明,大部分地区依然处在晴热天气,日均气温与盛夏无异。

唯一的变化在于早晚之间的温差开始变大,一天之中的凉快时刻变长,并且更加的凉。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明天立秋,今夏还要热多久?

“秋老虎”,从气象上来说,是短期的回热现象。在此期间温度,可能比夏天的最高温还要高,加之农民朋友需要到田中干农活,于是便有了热死牛的说法。

晚秋的另一个解释,即下午立秋或晚上立秋,2017年的立秋时间便是8月7日15:39:58。

古人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立秋之后如何养生也很重要,秋季穿衣要“慢慢”的循序渐进,意思是随着天气渐渐变凉,人们不必立刻增加所穿衣物,要适当的“冻一冻”。

不仅是在为冬天做好准备,同时也能强健身体,增强身体免疫力,当然前提是“冻一冻”要适度。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明天立秋,今夏还要热多久?

结语

俗语:“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就介绍到这里。早秋亦或是晚秋,终归是秋天来了,没了古人的繁琐规矩,人们对于立秋也少了几分重视。

立秋很重要,不仅对于田地庄稼,对于人的日常生活也有极大改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