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电影 | 《萨利机长》:看完中国机长,再让我们看一下萨利机长吧

 西少聊影视 2020-09-24

《萨利机长》是由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传记剧情片,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汤姆·汉克斯、艾伦·艾克哈特领衔主演。

影片根据2009年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迫降事件航班机长切斯利·萨利·萨伦伯格的真实英雄事迹改编。讲述了萨利机长在发动机失效的情况下,成功迫降拯救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故事。

在航空史上,曾经有过这么一段震惊世人的故事:2009年1月15日下午,美国合众国航空公司一架载有155人的A320飞机从纽约拉瓜迪亚机场起飞,前往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

可是,飞机刚起飞就遭遇密集鸟群撞击,两台引擎由于吸入飞鸟而停止运作,使得飞机瞬间失去了飞行动力,随时都有坠落危险,乘客们危在旦夕。

然而,凭借着机长过硬的操作技术和强大的心理素质,飞机最终有惊无险的迫降于哈德逊河面,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机上155人全部得以生还。纽约市长帕德森称这起事件为 “哈德逊奇迹” 。

《萨利机长》延续了导演伊斯特伍德一贯简单,细致却有力的风格,用沉稳的运镜和冷静的叙述展现了舆论、制度与人性的冲突,重新探讨了英雄的定义。

电影闪回,交叉叙事等手法的运用自如老练,使影片整体叙述显得逻辑清晰,又张弛有度。影片放弃了传统空难片将坠机作为高潮情节的套路,将叙述重点放在了NTSB与萨利的争锋相对上。

着重刻画了事件发生后各方对萨利机长造成的精神困扰和压力,影片最后通过闪回手法,在听证会双方交锋对垒的情节中将全片推向高潮。

影片最核心的议题:萨利机长选择在哈德逊河降落的方式是否违规操作?因为电脑模拟证明,返回机场是更好、更安全、更合乎理性的策略。

在这里,人性、人情、人伦与工业化生产、工具理性、程序正义这些人类启蒙时代以来产生的最经典的理性主义价值观产生了剧烈的冲突。

当然影片并非简单的反理性主义,而是强化经典人文主义精神在当今这个时代依然具有的拯救能力。

伊斯特伍德将此种冲突设置为影片最核心的冲突,而萨利机长的形象塑造成为展现这种冲突的关键。当观众越是认同萨利的英雄形象,便越是认同伊斯特伍德所要坚守的价值观。

伊斯特伍德塑造英雄形象向来得心应手。汤姆汉克斯罕见的以白发、白须的形象出场,虽然苍老但是沉稳又不失矫健,估计老牛仔要再年轻十岁这角色就他亲自上马出演了。

老规矩,公众号内发送片名【萨利机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